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 NAEP科学评价框架依据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发展,构建了清晰明确的4、8、12年级评价内容,结合认知诊断评价学生四类科学能力,并增添组合题、计算机交互式任务、概念图等新的评价项目,深入有效地评价学生科学素养。框架还着眼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步,使NAEP科学评价为美国科学课程实施反馈更科学、更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科一直是美国教育进展评估的主要学科之一,属于主评价中的全美NAEP评价。美国NAEP地理评价围绕一个设计严密的评价框架进行,具有组织实施严密、联系教学实际、题型设计多样、评价内容规范、认知维度标准、成绩报告清晰等特征。美国通过重视对国民的地理素养评价来重视地理教育,值得我国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NAEP阅读能力评价框架之评价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美教育进展评价是美国唯一一项全国性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它依据课程标准建构各个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框架,对全美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以监控教育教学发展的进程.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NAEP阅读能力评价体系,包括阅读能力评价的内容、工具和评价结果的呈现,对NAEP阅读能力评价体系可借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阅读能力评价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美国教育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令世人瞩目。本文考察美国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并结合其以往的教育状况对此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改革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首先,在联邦政府与地方的教育行政体系方面,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的影响力增强,地方支持并参与了联邦政府所倡导的教育改革。从历史上看,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采取了地方控制教育的体制。美国教育行政基本上分联邦政府、州、地方学区三级。按照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美国教育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令世人瞩目。本文考察美国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并结合其以往的教育状况对此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改革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在联邦政府与地方的教育行政关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即国家教育报告卡,是美国一个全国性的教育进展评价项目,旨在测量全美中小学生在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社会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表现及发展趋势。NAEP是美国目前唯一定期在各个学科领域持续测评学生学业的全国性评价项目,它提供了大量有关美国中小学生学业表现的基础数据。NAEP在编制、抽样、组织、报告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研制中小学各科学业评价标准及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59-64
美国教育进展评估是持续进行并不断发展的全国性基础教育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在分析 NAEP2009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丈着重研究了该评估体系试题编制技术的一般框架和具体细则,旨在为国内的试题编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又称为国家教育报告卡(Nation's Report Card),是目前美国国内唯一的、最具代表性的、对中小学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连续评价的测量体系。从1969年至今,NAEP已经在阅读、数学、科学、写作、美国历史、公民、地理、艺术等学科进行了连续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它亦已成为了解美国各州基础教育状况的重要依据。其中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自1990年以来已进行了6次(1990、1992、1996、2000、2003、2005)。本文对NAEP2005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运行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是目前美国国内最权威的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NAEP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支持系统、专业化评价系统、公开透明的报告系统等特点的分析,可为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NAEP是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简称,本文主要从科学知识维度评价、科学能力维度评价、科学教育评价项目等方面探讨了NAEP科学教育评价的趋向,对我国科学教育评价及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姚霞 《考试研究》2013,(2):53-63
本文在分析PISA、TIMSS和NEAP三项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科学素养测评的启示:1.明确测评目标和测试框架,在深入研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试题;2.根据测评目标,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和工具;3.多维度收集学生学业成绩信息,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论公民媒介素养测评框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其宗旨在于培养理性的媒介公民。科学的媒介素养测评是界定、评估、推进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文章聚焦公民媒介素养测评框架建构问题,运用综合性文献研究法,批判性地分析了国内外媒介素养测评框架研究现状,包括讨论了国外媒介素养测评框架建构的“能力、过程、目标”三大研究导向,归整了国内媒介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类型和群体媒介素养测评研究态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公民媒介素养测评框架建构应注重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理论建模和实证研究:认识媒介素养范式变迁的要义;理解元框架设计的意义内涵;回应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诉求;超越方法单一的研究偏向;凸显本土考量的文化适应性,从而构建“契合时代,立足本土,融通世界,表达中国”的公民媒介素养测评框架。这种测评框架是“元框架”意义的框架,能从根本上体现框架建构的学科性、时代性、本土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NAEP美国公民教育进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组织(NAEP)是美国测试学生学业的权威机构。1998年和2006年NAEP美国公民教育进步评估发现,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公民课程成绩不理想,经过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支持不够、课程要求不充分、评价项目不够、师资准备不足、教学缺乏等。  相似文献   

14.
阅读素养是21世纪的关键能力,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PISA、PIRLS和NAEP 3个国际阅读素养测评项目在阅读素养内涵、测评基本框架和测评工具3个维度的异同,对我国开展阅读素养测评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职院校工作实际,制定科研工作的考核标准与方法,对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实现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并对管理应用平台进行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实现科研管理平台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The science education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that scientific literacy is generally valued and acknowledged among educators as a desirabl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 However, what scientific literacy really means in terms of classroom practice and student learning is debatable due to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the term and varying expectations of what it means for learning outcomes. To date the teacher voice has been noticeably absent from this debate even though the very nature of teacher expertise lies at the heart of the processes which shap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aps into the expertise of (participating) primary teachers by analyzing the insights and thinking that emerged as they attempted to unravel some of the pedagogical complexities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ng an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ir own classrooms.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within one primary school that were created to provide conditions to allow teachers to explore and build on the range of ideas that presently inform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debate. The research reports these teachers' views and practices that shaped their actions in teaching for scientific literacy.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影响了人们交流和表达意义的方式,这就要求重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读写能力和实践。新读写能力研究理论认为读写能力不仅仅是中性的、技术性的认知技巧,更应该是个体参与社会过程中表达和交流的各种符号资源、知识类型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基于新读写能力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养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课题的核心内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我国要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以学科教学为实践出发点.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维度拓展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建构多元发展的教学评价机制等措施,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以促进科学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获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以科学探究精神为核心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基础科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需要通过基础理论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引导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提高实践能力。本文就以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基础性内容,进一步探讨培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作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区域性认证机构实现的.认证机构制订的认证标准,是衡量高等院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近几年来,各区域认证机构先后对原有的认证标准进行了修订.通过对各区域新修订版本认证标准的通读和总结,笔者认为:认证标准的修订周期缩短,认证程序简化;形成性评价向总结性评价渗透;进一步肯定并鼓励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三个新趋势.这些趋势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理念和质量观上的变化和发展,为各国高等教育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