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振立 《成才之路》2009,(16):82-82
“学而优则壮”的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正是基于此,低分的学生往往被默认为“差生”,他们在学校和家庭被批评包围着,失去自尊,失去自信。而“差生”一旦失去自信,他们的创造性、进取心,也会随之消失,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差生”的心里,帮他们找回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递     
教育字典里不应有“差生”二字刘菁林艳兴“差生”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以升学率、考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优劣的根本指标,就无法不产生“差生”。  相似文献   

3.
所谓差生,是特指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智力水平偏低的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是不可雕琢的“朽木”;在班主任的心目中,他们是沉重的“包袱”;在同学的心目中,他们是“害群之马”。因此,平时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关心和温暖,更多得到的只是冷落、鄙视,甚至是嘲讽和指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造成了妄自菲薄,自觉低人一等的畸形发展心理,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摧残。 造成“差生”的罪魁祸首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排斥学生个体差异性,用唯一的标准──分数来衡量数以亿计的学生,并以此将学生无情地划分为“优…  相似文献   

4.
我们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差生,要使差生转差为优是教师们常谈的话题和头痛的问题。我认为差生并不是天生就笨,他们只是暂时的.他们往往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只是被“差”掩盖。每个学生有差异,但那是个性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学校教育为啥给学生扣上“差生”这顶沉重的帽子?  相似文献   

5.
一、差生的界定及反思“差生”泛指学业不良者。一般而言,学业不良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于班里平均水平或是位居末端。有关文章称,如果按这一标准衡量,我国中小学中差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达五千万。数字的确触目惊心,但“差生”的处境更令人担心。一旦被冠以“差生”的名称,他们将面对教师或同学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尽管这种歧视有时表现在行为上,有时只隐  相似文献   

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篇高一学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一些话: “我诚恳地希望老师们想一想:难道你们那冷峻得怕人的面孔,就可以使差生们赶上来吗?”“你们对优生满面春风,对差生冷若冰霜,就会使差生对你产生一种对立感,使他们自暴自弃,甚至感觉不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日记还介绍了差生和歧视差生的老师之间的争论: 老师:“我不可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7.
“差生”学校成功的秘诀《解放日报》记者徐蓓·每·月·聚·焦·走进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常人眼里,似乎都是无可救药的差生。他们顽皮好动,不讲礼貌,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然而,当他们走出这所学校时,他们似换成了另一个人:能按时完成作业,能安静地看书,甚至懂得了...  相似文献   

8.
时文选萃     
教育词典里无“差生”“差生”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以升学率、考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优劣的根本指标,就无法不产生“差生”。社会力量办“择差教育”的现象对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警示:教育就该有教无类,教育词典里不应有“差生”二字。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教育》2007,(5):24-25
何为“差生”?片面的理解,所谓的“差生”,也就是那些“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不学好”的学生吧。但在教育部门一再规定不能给差生定义、不能在班中排名次,甚至考试成绩保密的情况下,何来那么多差生?这说明,教育部门的规定是“有令不行”的,这样的规定根本就无法被执行,因为社会的高考、中考指挥棒没变,在升学率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这个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那些使你费尽心血、绞尽脑汁去教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功课非常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所谓的“差生”。而且,差生又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学校规章制度,成了众矢之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差生还为数不少。我国有关部门甚至曾经作过“差生”数量的统计。如何转化这些差生,成了教学实践中令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在理论上,也不乏对“差生”、“问题学生”的研究,但也未见得何种理论实施下来,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课程设计既然是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差生的学习基础都较差,学习成绩孬,遵守纪律的情况也不好。因此,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歧视。对差生进行心理“治疗”,实施心理补偿,可以帮助差生树立自强、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2.
倘若你是一位中学教师,倘若有人问你:“在你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你最伤脑筋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班上的差生,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的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就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教师私下里在谈论或抱怨:说某某学生如何如何地难教;某某学生以如何如何的“笨”;某某人又如何如何的“屡教不改”等等。言谈话语之中,饱含了对教育转化差生之难、之苦与无奈,同时,也暴露出教师们在教育和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诚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教育转化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影响班上的成绩和纪律,影响班风班貌,还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否正常进行。因此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关注和着手解决的大问题。长时期以来,由于教育教学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学校、教师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给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教训是深刻的。由于差生在思想品德上、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的不足与缺陷,在教师、同学的心目中不被看好、不受欢迎,甚至常常遭到排挤和打击,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被“边缘化”、“另类化”,饱受了冷眼与指责。今天,这种现象在一些学校和一些地区还相当普遍,歧视、指责、辱骂、体罚差生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班级中的差生?又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转化?  相似文献   

13.
周宗茂 《成才之路》2010,(14):I0008-I0009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后20%学生。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差生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这部分学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去关注后20%的学生,去关爱他们。我们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学生,尊重、关爱这部分学生,抓住机会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同时。认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相似文献   

14.
学校每个班级里均有一定数量的差生。如何转化差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优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差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 偏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如果差生不差,那么,教师的劳动成果也就大了。因此,教师对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尤其是中小学,许多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厌学情绪强烈,甚至有过多次逃学的经历。学校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多于乐,用他们流行的话说,就是“我是学生,倒霉的学生,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有很多智力正常甚至“聪明”的学生存在学习方面的种种问题(占10%~20%),他们现实的学业成绩远远低于他们应该取得的成就,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各种原因使他们成为学校中的“差生”。  相似文献   

17.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具备了接受知识的生理条件与智能而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目前,差生现象在不少地方仍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差生形成的原因,从学校,家庭方面来说,一是有的学校搞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有望的“尖子”而忽视大面积的一般学生,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渐渐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 ,在学习和其他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学生。如 :那些学习成绩与学习纪律都表现好的学生被称为“优生” ;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被称为“差生”。目前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 ,每一个学校 ,每一个班级的管理 ;对每个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班主任如何抓好“差生”工作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 ,“优生”的优点常常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学习、思想、劳动、文体等方面 ,都有突出的表现 ,容易被发现。同时 ,作为教师也往往处于自觉不自觉之中偏爱他们 ,这无疑激发了“优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通常把学习成绩差或不守纪律或品德不好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差生只是相对于优生而言,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差生的存在。切实做好转变差生的工作,尽量使每一个差生进步,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出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转变差生的丰富经验,使很多“智力迟钝”的或者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都转变了过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公民,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是,也要看到,至今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转变差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待差生采取的依然是陈旧甚至错  相似文献   

20.
李绍飞 《考试周刊》2013,(77):134-135
人的差异性决定学校中“差生”普遍存在,于是转化“差生”教师责无旁贷.所谓“差生”,就是指某方面表现差,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做教师的决不能弃之不理,而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给他们加倍的关心与爱护,耐心教育诱导,促使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