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让习作教学的"教"真正发生,教师就要在习作教学中种下一棵"知识树":通过文体与年段坐标系的校准,让习作知识拥有生长的土壤;通过课程的开发与重构、资源的发掘和创生,让习作知识汲取到丰足的养料,获得不断生成的能量;通过充满智慧的表达与呈现,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面貌走进学生的习作实践,生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写作知识教学"的提出为深化习作教学改革,增添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然而习作知识本体内容与特性还处在初步认识与初级阶段的探索中,当下迫切需要提供习作知识生成的土壤与本质特征的相关知识,比如: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互生性,习作知识依附于文本而生存,习作知识扎根于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3.
走向"精准知识"的习作教学,通过面向文体类型的习作知识开发,使习作课堂"一课一教",让儿童"一课一得",让教师不仅做习作教学的"组织者",更真正担当起习作教学的"指导者"的角色,从而有力提升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长假习作是语文教师在课余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了让学生从"惧怕"习作中走出来,给长假习作"保鲜",在三、四年级的长假习作布置中,可以从课文知识"巧"迁移、习作训练"巧"观察、口语交际"巧"表达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中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知识,这是目前大多数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写作指导课《学写新闻报道》,对"精准知识"为什么教、该从哪儿来、怎样走向儿童、往哪儿去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诠释,使习作指导课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使教师从中感受到习作教学课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肖雪琴 《福建教育》2022,(14):34-3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习作想象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册教材中,教师要依托教材,盘活想象知识,激发学生想象,探索表达路径,优化全程指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其习作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课程实施离不开知识。知识学习的方式与过程影响着学生素养的形成。“用中学”是基于生活情境指向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习作知识走向习作素养的教学实施路径为:明晰习作素养体系,找准单元教学目标;创设真实写作情境,诱发知识学习内驱;分析把握习作学情,创新精准习作知识;寻求“项目问题”解决,唤醒深度言语学习;催生知识“聚合反应”,走向综合表达实践;基于语境“对标寻差”,进行言语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8.
写作知识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将其熟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才能使自身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写作知识,结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从描写方法视角、续写知识视角、写景知识视角、叙事知识视角等方面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中,只呈现范文结果是不够的。教师要在呈现范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本次习作知识的生产过程,聚焦本次习作的重点,实现教评一致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发挥范文的最大作用。只有这样的范文,才是好范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本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学习结果。知识分类理论认为,写作能力由写作内容知识(属写作陈述性知识)、写作技能(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等三类知识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这三类知识学习和迁移的结果。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习作教学,可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的建构需要紧扣语言运用这一核心,充分吸收并积极重组语文知识。习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适宜的语文知识伴随写作的整个过程,成为学生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的支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借助范例、创设语境、拓展视角、对比情境、转化重构等途径,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淀,释放语文知识的读写活力,丰富语文知识的价值内涵,发挥语文知识的活用价值。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快乐习作"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习作教学新理念,它提倡作文教学游戏化,主张学生是快乐习作的主体,在课堂上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评价,积极主动地写作,使快乐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习作的一切外部条件,设计游戏情境,引发一个又一个兴奋点,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游戏,尽情地参与游戏,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实时之激情做实时之文章,  相似文献   

13.
精准习作知识教学,是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倡导精准习作知识教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具有开发精准习作知识的素养。只有了解精准习作知识属性与特征,充分尊重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逻辑,辩证理解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功用,习作教学才会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一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写"作为学习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听、说、读"效果的集中呈现,是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难度。写好作文对于提升学生思维敏捷度、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为习作教学增添新处方,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完成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五位一体"的编排体例,要想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就要注重从阅读中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习作知识要领,并能够在层级实践运用中帮助学生把习作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16.
习作语境的创设、习作知识教学以及习作过程的依序展开已成了习作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采用叠加式整体推进,有利于习作过程的充分呈现和把控。叠加式整体推进的教学策略:习作教学认知的叠加式推进、习作教学预设的叠加式推进和呈现习作过程的叠加式推进。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够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把它用到习作教学中,同样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笔者就近几年来在习作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摸索出的一些方法。一、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知识树"是指将各个作文知识点的序列归整在一起,通过"树形图"的方式来呈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树"来将与某个作文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汇总在一起,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有利于让小学生建立宏观的作文感官,为灵活应用各个作文知识点打好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从帮助学习建立宏观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三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将知识树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健 《教师》2013,(33):72-72
习作兴趣是学生习作过程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感知外界事物并将其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强大动力。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习作知识,不断地挖掘生活内涵,坚持不懈地进行习作练习。  相似文献   

20.
三重构图是指意义构图、方法构图和信息构图.意义构图是指学生在图中绘制出自己写文章的目的,为习作选材确定范围.方法构图是让学生了解各类习作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具体的习作方法,学会自主构图、据图作文.信息构图是以简洁、明了的关键词、图组、符号等表现头脑中出现的写作内容,从而直观地呈现习作的表层信息.这三个方面在绘制时螺旋交叉、互相联系,重视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展现、习作目标的整合、习作策略的掌握,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达成习作任务,促进习作教学的"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