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说文》“六书”中的指事、象形、形声和会意揭示了汉字形体结构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对于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层次的汉字课上,合理运用“六书”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外国学生理解汉字结构,建立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能够培养其汉字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民族文化的典型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字形才是汉字的本体,是汉字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字形研究入手,以《说文》为对象,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汉字造字,力求对汉字造字有一个新的认识角度。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武侠小说、武侠影视作品中,武林高手在探讨武术的真谛时,往往会说“武”字由“止”字和“戈”字组成,意思是“停止干戈相向”:因此中国武术的修炼目的和最高境界都是消弭搏杀与争斗,达到人际的和谐相处。这样的说法历史悠久。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就采用了春秋以后流行的“止戈为武”的说法为“武”字释义,认为“武”的字意是使战争停止。  相似文献   

4.
说“行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提到了“行李”一词,这个词值得品味。 先说一说“行吏”。吏,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相似文献   

5.
根据徐中舒先生《甲骨文字典》,以“口”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为56字,如:问,《说文》:[问,讯也,从口门声。];唯,《说文》:[唯,诺也,从口隹声。]咸,从口从戌,《说文》:[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以“目”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较多,如:目,  相似文献   

6.
《说解字》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高析其中有关的汉字信息,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渔猎业、畜牧业的发展脉络,描绘一幅华夏先民的原始生产图。  相似文献   

7.
简要解析《说文》中"又"及与"又"有关的部分汉字的含义,通过汉字的形体,探求每个字的本义,并结合经典文献中的用例,可以清楚分析汉字的构造,从而为从其本义找寻其引申义、比喻义提供一定的线索,为更好地梳理词义从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另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充分利用文字作为载体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同源字论》一指出:“《说》‘左,手相左助也。’‘右,手口相助也。’段注:‘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曰右。’这样讲‘左’‘右’的本义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说汉字“一”的丰富多彩的词义和词性的灵活运用,以它的丰富文化底蕴表明汉字是中华民族璀璨悠久文化的根,证明汉字是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字族的研究,是汉字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依据汉字字族理论,分析考释了《说文解字》中20个以"夋"为声符的形声字与"夋"的声义关系,从而分析得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上相同或相近,并且所记录的词义都同出一源,即是一组以"夋"为母文的同族字。本文在证实"母文表义"的同时,为汉字字族理论提供一组例证。  相似文献   

11.
这就是木字古时候的样子。我们的祖先造这个字的时候真聪明。你看,它多像一棵挺拔的树呀,上面是树头,长着树叶,下边的两点表示树根。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4,(10):48-48
1.饱:一生好吃懒做,只是一个能装“食”物的饭“包”。 2.皎: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白”“交”了那么多的学费。 3.敏:善于精打细算,“每”一“文”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4.堡:“保”卫国“土”不受外人侵犯,是每一位军人应尽的职责。 5.吵:两人在对骂中,总是“少”不了出“口”伤人。 6.恩:“因”为人生观不同,所以大家的“心”老是想不到一块儿。 7.炎:别去顶撞正在发脾气的人,那样只会让他“火”上加“火”。 8.战:总想“占”有他人的财物,而大动干“戈”。 9.认:一个多“言”多语的“人”,总是好管他人的闲事。 10.娜:“那”是哪家的“女”孩子?长得真漂亮!  相似文献   

13.
华子 《学语文》2009,(3):8-9
包字是由“勹”和“巳”组成的,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它们古时候的样子吧。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简析 《石灰吟》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自比,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来表现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进而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通篇洋溢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虽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石灰吟》这首诗正是诗人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说“春风”     
经常见到有人引用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春天来临、一夜之间梨花盛开的景象,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两句诗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西北边塞一夜大雪之后大地银妆素裹的景象,看那远远近近的树林,雪花凝结在上面,就像是千万棵梨树一夜之间都绽放出了白色的梨花。  相似文献   

16.
尽管在语言实践中早已把“○”(ling、零)作为一个汉字经常使用,但迄今还未被语言学界所接受。它显然不同于阿拉伯数码中的“0”,因为“0”的印刷体是个长形的圆圈,仅占同号汉字一半的位置,而汉文中的“○”却是一个正圆,占一个同号汉字的位置。汉字“○”最早出现在宋金时期的古籍中,如《测圆海镜》将1024写作“一千○二十四”。它是由表示脱文的“□”演化而来的,其四角号码应同“□”一样而定为6000,笔画应按它的实际写法定为一画,部首应编定为“(……)”部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  相似文献   

18.
也说"互文"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属于汉字字序法的早期,这个时期汉字排序呈多样性,其性质是根据意义排序.<说文>部首法将秦汉时期的表义字序法推向顶峰.<说文>关于部首的论述和单字的归部皆根据汉字结构分解汉字,在此基础上得出表义偏旁,进而组成表义部类,建立部首.这个表义的部首系统是用来为汉字排序,而非用来检索的.  相似文献   

20.
意符是指汉字中有表意作用的部分。汉字中部分会意字和形声字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意符,根据意符的特点与数量,对《说解字》中的多意符会意字和形声字进行分类、统计,并指出意符在汉字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对汉字简化和规范化的潜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