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在其校园网上就该校30亿元贷款偿还引发的财务困难向广大师生征集解决之道。作为中国在校生规模最大同时也是贷款额最多的高校,吉林大学的“自暴家丑”之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我国高校贷款问题推向社会各界关注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校贷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07年3月,吉林大学自曝学校每年利息支出1.5-1.7亿元,已经无能力支付贷款。高校贷款数额巨大已经呈现出普遍性,全国高校债务平均达1亿元。从总体上看,高校凭借自身的力量基本不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高校贷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07年3月,吉林大学自曝学校每年利息支出1.5-1.7亿元,已经无能力支付贷款。高校贷款数额巨大已经呈现出普遍性,全国高校债务平均达1亿元。从总体上看,高校凭借自身的力量基本不可能在期限内偿还本金。针对高校贷款问题的现状,本文希望从财务风险出发,对高校贷款的计划与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校贷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07年3月,吉林大学自曝学校每年利息支出1.5-1.7亿元,已经无能力支付贷款。高校贷款数额巨大已经呈现出普遍性,全国高校债务平均达1亿元,一份报告显示,高校债务总额在2500亿左右。从总体上看,高校凭借自身的力量基本不可能在期限内偿还本金。针对高校贷款问题的现状,本文希望从财务风险出发,对高校贷款的计划与管理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的主导者,负起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高校要积极地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宣传,主动联系经办银行,确保贷款"贷得出";其次,高校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要做到对银行和学生双方负责,确保贷款"用得好";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确保贷款"收得回".  相似文献   

6.
通过贷款方式负债发展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高校也利用贷款方式来筹措部分办学经费,并经历了"贷款规模膨胀-还贷危机治理-贷款融资稳定"的发展过程。现在,日本高校贷款无论是贷款规模还是贷款资金来源都趋向稳定,我国高校正在经历由"贷款规模膨胀"到"还贷危机治理"的过渡阶段。本文对中日两国高校贷款融资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贷款制度提供借鉴性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解析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机构担保-政府再担保"机制和印度尼西亚助学贷款"高校管理-混合担保"机制,试图为构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河南乃至全国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可谓家喻户晓,因为它不但开创了高校助学贷款的"新纪元",解决了原有助学贷款模式面临的停滞问题,而且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批示。教育部曾就该模式召开专题会议,向全国推广。如今,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良性运行已经整整十年,到底是什么秘诀让该模式的生命力如此强大?为大家所熟知的答案自然是该模式的核心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法宝在为该模式保驾护航,那就是大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助学贷款新机制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效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学生、银行、高校、国家"这贷款四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困境予以剖析,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实施以来,对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保持高校稳定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如学生诚信信息非对称性、银行贷款高风险性、高校低积极性、政府弱激励性等制度缺陷.针对这些缺陷,一方面应该继续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建立"特别津贴"制度,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银行和高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近30年的高校贷款相关政策来看,高校贷款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近30年来,我国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支持学校发展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外资贷款为主的时期;校办产业贷款为主和少量基建贷款时期;校园建设贷款为主的时期。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贷款之所以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是高校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政策鼓励而高校贷款制度设计缺失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果高校的融资渠道不能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仍将是我国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12.
地方举措     
《教育》2006,(2):9-10
北京:打工子弟义务教育也将享受免费;广东鼓励“富区”中职招收“贫区“学生;贵州:大学生下基层助学贷款由政府偿还;海南高校首次为印尼培训华文教师;吉林大学今年实行三学期制;江苏将把大学生纳入社会化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3.
《河南教育》2014,(11):84-91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后,在教育部、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河南进行了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试点。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密切合作,探索建立了"强化高校管理,激励约束并重,各方共担风险"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国内一些主要媒体称作"河南模式"。值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新机制实施十周年之际,本刊特摘编了2005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主要媒体的重要报道,以见证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探索发展的历程,对以后的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贷款中的主体失范问题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银校合作"三大主体在高校贷款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为研究视角,解释了我国内地高校贷款困境产生的根源:高校因教育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投资饥渴症";银行由于高校有"国家信用",敢于放贷;政府规制实效滞后、成本过高并产生寻租行为.应该"追根溯源",切实规范"银校合作"主体的行为,从而解决高校贷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本月提示     
高校禁因助学贷款扣毕业证"一些高校为了方便追踪毕业生并督促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扣留毕业证或学位证。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全国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崔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已进入了"90后"群体时代。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助学贷款落实中表现出贷前不贫装贫、贷中挪作他用、贷后违约不还等诚信缺失现象。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在于"90后"大学生思想受到的冲击、贷款机制的先天缺陷、高校教育管理的乏力、学生诚信意识偏颇及偿还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原因。解决"90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层面一要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守信基础;三要完善个人信用机制,增大学生失信成本。银行层面一要畅通联系渠道,区分对待学生;二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提升还款概率。关于社会层面,国家要利用法律强制力,媒体要客观公正,营造诚信氛围。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贷款偿还能力的测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高校贷款实际,利用还款资金来源的比例及贷款的货币时间价值,对高校贷款偿还能力(包括还款数额和偿还期)进行了测算,为高校贷款评估论证提出了一种科学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几年来取得了重要成效,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实际现状,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必须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机构参与助学贷款业务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张宝强 《河南教育》2014,(11):50-51
<正>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模式"的首批参与高校,自2005年第一批助学贷款开办以来,共有13354名学生受惠于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学校为实现河南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奖、贷、助、补、勤、减免"的学生资助体系,并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上下足功夫,抓住贷款宣传教育、贷后管理和资助育人这三个关口,使贷款放得出、收得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我国高校贷款的现状和风险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后,对如何控制高校贷款风险进行了重点论述,一方面,通过构建高校贷款规模预测模型来控制高校贷款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强化高校贷款的内外监管、降低贷款成本、降低贷款项目建设成本和提高高校偿还能力等措施来控制和化解高校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