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羹"、"汤"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羹”与“汤”现在多据王力说,释“羹”为浓汁食物;凭一个“羹汤”例,定唐代“羹”变为菜汤义,“汤”引申出菜汤义,也有以为一物异名、同词假借,至今混乱不清。考察羹的性质和特征可知,羹是熬煮的调味浓汤或薄糊状主菜,“羹”从未产生菜场义,只是至元代浓汤类划出羹。而菜汤姗姗来迟。唐宋时文献中的“羹汤”实指汤(热水)制的羹,不可误为菜场义的同义连用。“汤”经药剂、保健汤、茶汤等义到元代才引申出菜汤义,但所指实是浓汤类羹;至明代“汤”才成为菜场通称;至清代逐渐有取代羹成为餐食主菜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阚景忠 《现代语文》2003,(11):46-46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的《鱼我所欲也》一课,是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中有这样几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其中的“一豆羹”,教材只注“豆”没注“羹”。许多教辅材料将“一豆羹”释为“一碗汤”,这一解释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解释应为一碗菜,更准确些说,应当是一豆菜肴。理据如次:其一,“羹”上古的含义不是汤,而是煮制的带汁的菜肴。“羹”的本义是调和五味煮制的有汁的肉食,《说文》:“羹,五味(调和)羹也。”有时也在其中加些蔬菜,煮制成肉与蔬菜相混合的羹。…  相似文献   

3.
曾钢城同志《古汉语新论集稿》( 1989年河南教育出版社)第36页说:“至于‘羹’的词义由带汁的肉转移为汤,这是中古之后的事了。如唐人王建的诗《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可见他把“羹汤”之“羹”释为“汤”。我对此说法不敢苟同,理由如下:(一)如果“羹”作“汤”解,那么“羹汤”就是由两个同义词组成的复合语,是并列关系。但是《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5月新1版)第2 0 84页“羹”注释(一)云:“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汤,亦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如:菜羹、肉羹、豆腐羹、橙子羹。”可见“羹”作“浓汤”、“浓液的食品”解时,…  相似文献   

4.
蓝越 《现代语文》2009,(11):55-57
“喫(吃)”,是继“食”和“饭”之后“食用”类词的又一成员,它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基本活跃于口语之中;五代时在口语中完成了与“食”的义位替换;到了宋朝,“喫(吃)”字大体上确立了在“食用”类词中的统治地位;在现代汉语中它已发展成为“食用”类词的核心。本文拟从词义演变的角度,通过统计的方法观察“吃”在“食用”语义场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五蠹》篇,其中有这样一段:“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课本对“藜藿之羹”作了如下解释:“野菜汤。藜,藿,皆草名。”编者把“羹”解释为“汤”,这是不准确的。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羹”字条:“羹,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汁的食物。”可见,羹在上古是一种带汁的肉食,不同于唐宋以后的羹汤。《尔雅·释器》中这样说:“肉谓之羹。”再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赐之 (指颍考叔 )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相似文献   

6.
益阳方言中有一个词“把得”,它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在句子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时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本文就“把得”—词在益阳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现代研究表明,全世界可食昆虫有3000种之多,而我国古代记载的就有百余种。我国古代文献《周礼》中的“蚳醢”,即是用蚂蚁卵加工成的蚁卵酱。《礼记》中也有以蝉、蜂等昆虫为宴会菜肴的记载。古人还把臭虫、蜻蜒、天牛、蛴螬、蚕蛹等作为高级食品食用。南朝齐梁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蛴螬“杂猪蹄作羹与母乳不能别之”。在唐代,人们将蝗虫也列入食品之中。我国现代食用的昆虫比古代又有所开拓、发展。如广东人将土鳖虫的卵鞘从虫体中取出油炸后吃;将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的"第二课堂"--试析大学生社团的德育载体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社团 (简称“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众性团体 ,是校园文化的一支奇葩。它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升华其思想境界 ,锻炼其强健体魄 ,促进其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了德育的载体功能 ,在大学生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被称为高校德育的“第二课堂”。一、社团在德育中的优势1.社团数量多 ,种类全。各高校的社团数量逐年增长 ,如目前北京大学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等四大门类 10 3个社团 ;清华大学有体育类、人文社科类、公益类、科技类、社科类等五大门类 75个社团 ;人民大学和首师大各有 6 5个 ;北师大有 5 0多个。众多的社团…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到”是个语法功能发达的常用词,它的各种用法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成熟的:“到”在先秦已出现,东汉时期语法功能开始逐渐增强,在连动结构中语义逐渐虚化,至唐代介词和补语功能基本形成,直至现代“到”的所有用法才全部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乐记》中这样阐述:“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各个艺术门类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节奏,产生了对节奏看似不同,但本质相同的理解。音乐家将“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乐符现象”叫节奏;美术家认为节奏体现在形象的排列组合的动势上;建筑师则将鳞次栉比、曲直方圆的排列称为节奏感。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了”,“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快”正是节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