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花间词新解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等.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花间词和花间词派在人门的心目中一直印象不好,这是因为人门在看待花间词时,多是以词发展的高峰苏、辛词为标杆来评判的.<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兼具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我们重新解读花间词,是从文学的动态视野来观察花间词,给予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林徽音的散文《一片阳光》的结构艺术,认为全文是以"情绪的旅行"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中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词学艺术发展的视角,重新考察了花间词派在词史上的地位。花间词虽然柔婉纤丽,却极少浅薄轻浮之作,而更多的是在柔婉中寓悲郁的。虽然长于描绘人物情态与渲染外在环境,却不是为了满足官感的刺激,而是指向人物的内心世界。花间词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象敦煌词那样质实具体,进一步虚灵化,往往是以物象来渲染某种情感。与诗相比,词的意象性大大增强了。花间词使词更富有意象性,词中往往略去许多叙述环节,而以意象的转换来创造词境。花间词具有明显的“装饰化”倾向,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五个效应角度:"遗忘曲线"、"U型记忆"、"情境匹配"、"情绪记忆"、"材料性质"出发,通过五个案例对积极心理学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巧妙运用心理效应来实现快乐记忆的具体主张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任何文学的兴起,都是多种条件合力作用的结果。花间词出现于晚唐五代,离不开当时特定时代、地域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晚唐动荡的社会环境,促成了文人"曲子词"的成熟,也是花间词香软绮靡词风形成的根本社会原因;城市经济的畸形繁荣,导致了市民意识的空前高涨,舞榭歌台、贵府酒筵成了词的流播之地,使得镂金错彩、偏重闺情的花间词大行其道;巴蜀城市经济的繁荣是花间词写闺情、抒愁怨,委婉言情文体特征形成的物质基础;巴蜀城市文化的兴盛是花间词香软绮靡词风成型的文化基础;由于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导致的追求世俗享乐的时代氛围,成就了花间词"镂玉雕琼"、"裁花剪叶"(《花间集序》)的独特品格;巴蜀独特的自然环境熏染了花间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色彩是表现情感的手段,情感是色彩表现的指归。花间词色彩缤纷,情感丰富。花间词人采用色彩对比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色彩与情感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花间词中,色彩已不是简单的只具有视觉效果的色彩,而是承载着词人的情感内涵;情感也不再是直白地表现情感,而是相应地通过色彩隐约含蓄地表现出来。论文通过研究花间词的色彩艺术,发现花间词具有冷暖、浓淡及明暗三种对比方式,所蕴含的情感则有冷清孤寂和离愁别绪两种。  相似文献   

7.
情绪对心理倾向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心理学者做了许多关于情绪和心理倾向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反映了在不同情绪下注意、记忆与判断偏好所受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情绪下人们倾向注意与情绪一致的事物;在记忆的研究中提出心境一致性记忆及其解释理论;在判断偏好研究中发现与情绪性质一致的偏向性。但是,也有部分研究结果呈现心境不一致效应。这些分歧让情绪对心理倾向的影响研究将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生理机制的探讨上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心理学目前已经涉及到情绪与各种认知过程、尤其是情绪与记忆关系问题的探讨。对于记忆和情绪的双向关系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内隐记忆中诸情绪的记忆效应问题。其中,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或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中的情绪的记忆效应构成了两个研究方向。前者集中探讨了心境与记忆的关系,发现记忆的心境依赖效应、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和资源分配效应,主张内隐记忆可能会负载某种心境的变化,进而可以通过某种先验情绪体验或情绪活动的变量集合来揭示内隐记忆的一些特征。后者从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机能性遗忘症、遗忘症与催眠情绪诱发、内隐知觉中的“纯粹接触效应”以及分离与去同步化等五个领域出发,系统界定了情绪记忆的内隐机能,认为与情绪反应相连的广泛的精神病症候变量均可反映内隐记忆。沿循上述思路与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必将获得一种整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与手段,进一步探究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乃至身心交互作用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81名大学生分别完成"词语回忆"和"生活事件--词语回忆"的单任务、双任务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情绪与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长时记忆中,情绪性事件比非情绪性事件保持时间更长久,细节回忆更准确.在情绪性事件中,负性情绪词语比正性情绪词语更容易被唤醒;2.情绪性词语的加工比非情绪性词语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所以在工作记忆中,非情绪性词语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情绪词语的成绩;3.在要求被试完成识记任务的实验中,"期望效应"或者是"心境一致性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花间词和柳词在文学史上都被看作是艳情文学,但二者本质上实有不同。柳永的艳情词注入了对男女私情的个体化的真切体验,带着较为鲜明的平等意识和新爱情观,从而替花间词赎了"好色"之罪,而且柳词直率的情感表现、"骫骳从俗"的创作取向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审美精神走向言情化、世俗化有着潜在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比赛中兴奋剂使用与禁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 ,违反体育道德 ,破坏“公平竞争”的准则 ,危害运动员的生命与健康 .简述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历史和现状 ,兴奋剂对竞技运动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危害 .阐述了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的鲜明态度 ,以及我国政府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决立场和不懈努力 .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排除兴奋剂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对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权力失范,腐败现象呈蔓延的趋势。权力制约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