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今年是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出版75周年。75年过去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色彩,它的主题和思想反而日久弥新,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贝尔纳(John Desmond Bernal,1901-1971)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曾任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他在36  相似文献   

2.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20,38(4):586-587
<正>2016年,当我见到贝尔纳(J.D. Bernal,1901-1971)的这篇英文原著时,不仅引起我们对贝尔纳科学学思想起源的思考,而且重新激发我们如何对待恩格斯(1820-1895)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辩证法》(Naturdialektik)的态度。2017年我们将《恩格斯与科学》译为中文后,一直搁置起来未能发表。在进入2020年之际,我们借鼠年新春期间将此文略加整理,献给伟大的恩格斯诞辰200周年。1931年伦敦世界科学史大会上,  相似文献   

3.
贝尔纳从社会和历史的视角,特别强调了现代科学的社会建制化特征,构造了一个现代建制化科学在社会系统中的三角结构体系,即:科学家、恩主(政治主体)、群众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体系。这一结构符合历史的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为科学的公众参与和民主调控奠定了基础,堪称“科学民主调控”的先驱。贝尔纳从调节科学的利益分配、规范政治主体和科学主体的行为等方面,对科学的公众参与和民主控制进行了论述。同时特别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出了公众参与和民主调控的教育实践途径。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科学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科技政策的制定主体正朝着公众为主体的方向演化,确保科学服务人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贝尔纳与默顿被同时尊称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者,他们开创了科学社会研究的两种进路。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发现,贝尔纳开创广义的科学社会研究传统,宏观多维透视科学与社会,涉及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关乎与科学相联系的其他领域,贝尔纳眼中的科学是具有时间整体感和空间整体感的动态发展过程。默顿则引领微观的科学体制社会学发展潮流,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法聚焦科学体制,对科学的社会研究侧重于科学家共同体内部规范的相对静态的描述。可以说,贝尔纳与默顿科学的社会研究进路彼此对立而又互补,从而形成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5.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有品质。20世纪30—40年代,英国左派科学家卓有成效地将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有品质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贝尔纳主义。贝尔纳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创新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成为科学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等一些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影响至今。因此,对贝尔纳主义的研究,不仅能够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旺盛生命力,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7.
正《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符合学术诚信规范。论坛:该版块为我国科技界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自由讨论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园区,着力突出文章内容的思想性,提倡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鸣。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  相似文献   

9.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1,1(2):F0003-F0003
《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符合学术诚信规范。论坛:该版块为我国科技界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自由讨论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园区,着力突出文章内容的思想性,提倡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鸣。着重讨论与科技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宋珮珮 《科学学研究》2000,18(2):108-109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墨顿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探索了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将社会互动作为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因素之一剖析之后认为高度的社会互动涉及到许多过程,这些过程一般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对这一观点作了评述,并认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更需要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之间广泛的社会互动与交流,同时,需要为科学家、知识分子提供有利互动的文化环境,这便是科学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竺可桢初步了解贝尔纳著作的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直至双方生命的终结,前后约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彼此联系受到政治干扰颇多。在科学院工作之后,竺可桢对科学计划与组织、科学与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的认识,很多地方都是从贝尔纳的思想中演化而来。20世纪60年代以后,贝尔纳和平主义成为典型"修正主义"被竺可桢批评,两人渐行渐远。1971年,贝尔纳不幸去世,竺可桢没有在日记中记载这位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科学圣徒的离去,或许自有其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好进行,从而保证和谐文化乃至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好进行,从而保证和谐文化乃至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6):391-391
本刊讯为更好地配合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用邓小平科技思想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党组汇编的《邓小平论科学技术》和组织编写的《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科技界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的内容全部选自《邓小平文选》1-3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科技工作的论述,按科学体系以11章汇集成册,有利于读者学习运用。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统一采用了江泽民同志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  相似文献   

19.
在本书出版近30年后再来为它写书评,有点像在"重温经典",当然它也确实成了经典.该书早在出版时就受到较广泛的关注,来自多个领域的期刊都评论了它;[1-6]国内学者郏斌祥也介绍了它.而随着社会学中建构论取向的问题日益暴露,该书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当代社会学》又邀人写了一篇评论.[7]国内学者赵万里、薛晓斌、刘小玲和曾国屏等也围绕该书进行了评论和研究,迄今在该书思想基础上的拓展性研究已难以全面统计.  相似文献   

20.
科学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是两面性的,既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会危害社会的发展.然而,社会对科学进步也存在或促进或阻碍的两种相反作用.科学革命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建立它们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的目的应该一是遏制科学的有害影响,二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