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家庞加莱说:"正因为简单是美的,……因此我们宁可寻求简单的事实."相当一部分解 析几何问题在解答时尽力去挖掘几何性质的真正目的就是追求简单美.数学中最简单的表示, 最简单的解法,才是最优美的.契诃夫说,何谓优美?就是那种花费运动费最少的.解析几何是 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把几何问题化归为数式的演算,在这化归过程中,需要形数结合,并 且可以直接应用一切平面几何知识.本文通过几个题来具体探讨一下如何适当应用平面几何知 识来简化解题演算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美无处不在,解析几何是数学美的完美体现。解析几何教学中教师必须揭示数学之美,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眭、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5.
罗素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  相似文献   

6.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几乎应用于任何门类.在自然界中,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无论天空还是大地,处处闪耀着数学的美妙之光;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处处体现着数学的灵动与美轮美奂.用心去感受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 :“美 ,本质中就是简单性 .”他还认为 ,只有借助数学 ,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WilliamofOccam ,1 30 0 - 1 350年 )崇尚简单美 ,他说 :“自然界运动总是遵循最简单的途径 ,诸多理论中最简单的理论 ,是比较美的理论 .”哲学家奥卡姆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 ,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当然 ,朴素、简单仅仅是其外在形式 ,要达到“朴素而天下美莫能与之争美”(《庄子 ·天道》)的境界 ,还必须有深厚的底蕴 .只有既朴实清秀 ,又底蕴深厚 ,才称得上至美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8.
很多老师说,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可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数学的美,怎么会觉得数学苦燥无味呢?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9.
学习数学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作为获取数学知识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智慧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智慧课堂的操作模式:智慧导入,感受数学发展之美;智慧探究,驱动知识生成之美;智慧反思,发展学生素养之美。  相似文献   

10.
只有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才能手受其中的乐趣,也才能引领学生从心底对数学产生热爱.教师要挖掘数学的丰富内蕴,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异美;沟通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学生一起领略数学的和谐美;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共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美,本质中就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1300-1350年)崇尚简单美,他说:"自然界运动总是遵循最简单的途径,诸多理论中最简单的理论,是比较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即“数学课程应当反映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美是以数学符号呈现出来的形式美,真正体会数学的人都会由衷感叹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苏雷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文寒冬 《教师》2012,(31):115-116
提到学科之美,很多学生都会想到音乐的动人旋律,优美意境:绘画的瑰丽色彩,生动气韵;语文的诗词歌赋,佳作名篇。而对数学,一些学生则认为数学很抽象,认为数学的公理、公式、定理仅仅是数学家头脑思维的产物,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因而视数学如畏途,兴趣淡漠。  相似文献   

16.
<正>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便味同嚼蜡;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  相似文献   

17.
罗素说过:"数学中有至高的美."在初中数学中随处都存在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可不少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不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常感叹数学的无味与枯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
王云  卢修芬 《贵州教育》2009,(21):30-30
“美”是想象力的源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能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20.
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正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的,“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这种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只有被挖掘、渲染、感受,才会体现出它美的价值。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步入这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