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几乎每个田径教练员都有自己的间歇训练计划,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美国一些大学的田径训练中,利用几人之间的交替跑来改进和提高间歇训练效果,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交替跑的时间、每个人轮换的次数和距离都可以变化,它可用于短跑、中长跑和长跑运动员甚至还可以用于田赛运动员跑的训练。这种跑可以增强自信心。在整个训练周期,每周最多可进行两次交替跑训练。  相似文献   

2.
1.力量训练的方法 1.1沙地跑训练 沙地跑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益处很多,不少世界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都曾将沙地跑做为力量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沙地跑的训练中,运动员以较慢的速度就能使心血管系统和股肉系统同时承受力竭负荷,这也是其他训练不可能具有的功能。因此运动员只要做较少的练习便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运动员谨慎地对待沙地跑训练,那他们还能在受伤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以多种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沙地跑训练能使运动员的身体更加强,从而有利于运动员掌握一种能使跑步动作产生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的跑步技术。而且,在草地、沙地和泥土地上进行跑步训练具有力量训练的功能。中长跑运动员都应在训练和比赛后,赤脚在松软的地面上进行一些慢跑练习,  相似文献   

3.
在田径运动中,长跑训练方案比其它任何项目的方案提出的都多。通过所提出的种种训练课计划,有一些原则应认为是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基本原则。一、数量原则从格里·林德格林是六十年代初期的“青少年奇才”赛跑运动员和认为长跑训练的关键是每周跑100英里以来,教练员和赛跑运动员就已经关心起了数量问题。哩数是由长跑训练中的耐力成份所决定的。耐力是其它任何训练形式的基础。这种具有多种意义的“每周100英里”跑,并不是基本的准则,而只是更一般的数量概念。在计算跑的距离时,教练员和运  相似文献   

4.
刘壮 《新体育》2023,(16):44-46
本研究收集了多个文献和案例分析了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特点和训练需求。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身体发育和能量代谢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耐力训练。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需要注重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技术和策略方面的训练。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合理的休息安排对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每个赛跑运动员的首要问题是不断提高跑的成绩。有各种不同的途径能使他们不断提高,但人们一致认为运动员必须打好跑长距离的耐力基础。跑的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更大的效果。可惜的是,对所有的赛跑运动员来说并不是多劳就能多得,或者说他们只能在一定的水平上承受负荷,超过这个水平增加跑的里程不会提高跑的效果。事实上,增加跑的里程过多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出现各种损伤等。每日两次训练:保持跑的里程而不引起损伤是长跑训练的关键。长跑运动员可以利用每天两次训练课的方法达到适宜的训练强度和避免训练受伤。两次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承受更大负的荷量,还可以使运  相似文献   

6.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7.
郭玉江 《精武》2012,(16):11-11,13
通过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新疆师范大学两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进行跟踪检测与分析,以此对其进行运动疲劳监控。目的: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期不同负荷下尿成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来测评运动员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使教练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最佳的运动效果及成绩。  相似文献   

8.
肯尼亚长跑运动员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因素、生活条件、传统习惯、高原训练及政府资助等。制定的训练方法除与之相适应外,重点强调运动员自身的“感觉”如何。训练方法要点如下: 1.进行长距离的耐力跑(20—25公里),以发展有氧耐力。少年运动员的长跑训练计划也通常每周达到100公里。 2。根据传统的负荷变量原则,进行5—10公里的法特莱克跑。  相似文献   

9.
许多田径书中都有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提出的每个项目的训练课安排计划。在讲习班上,有成就的教练员、运动员也向人们讲解他们自己的训练计划安排。通常这些作者、教练员、运动员叙述自己的训练计划都很详细。然而对初级水平的教练员来说,要照搬他人的先进经验来解决自己训练中的特殊情况就会经常发生矛盾。但懂得了下面的基本概念,就能去掉表面的细节,理解实质,而迈出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的第一步。长跑训练课计划安排的内容比田径其他任何项目都要丰富,尽管种类很多,但仍有  相似文献   

10.
长跑概话     
长跑的任务就是“能够用较快的速度去跑”。为了这一目的,就必须运用合理的战术-比赛中具有适应于对手战术变化的能力,或者用战术的变化迫使对手就范于自己战术的能力。基本原理基本上说来,运动员训练的安排必须合理,富有趣味。“要保持训练中的兴趣”,这包括教练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有创新精神和训练手段安排的多样化。体育运动为运动员了解自己和发展体力、脑力以及调剂生活积累了经验。这对有成就的运动员的一生将起到很大帮助。好的  相似文献   

11.
长跑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长跑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应当如何安排,常住在平原地区的长跑选  相似文献   

12.
对兰州理工大学中长跑运动员张宝强,徐夫才,那旭昇等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参加第2届全国大学生越野锦标赛校中长跑运动员的准备期训练,强化期训练,比赛期训练进行跟踪,为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更合理地安排训练量与强度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要想成为优秀的长跑运动员,那他或她就必须跑,不断的跑。当然这种看法对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讲是符合的。但运动员所能完成的长跑距离和重复次数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种限度又因人而异,因此我坚信补充训练不会取代和妨碍正常的长跑训练,相反地会增强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关于伸展活动的文章已见过不少,本文不再赘述,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伸展活动必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周期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中长跑运动采用赛前小周期训练模式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特征既呈现一定的专业性又显示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依据现代训练周期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普通高校赛前小周期训练的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安排、训练内容安排以及训练时间节奏安排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当今的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都是到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见分晓,可见速度的快慢决定着运动员最后冲刺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对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应该注重速度问题。教练员们之间各抒己见。笔者对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和重视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对中长跑速度训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作用、中长跑运动员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和建议.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跑的效率、呼吸肌能力,以及维持良好身体姿势和预防损伤;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基本的腰椎-骨盆稳定性训练、高级腰椎-骨盆稳定性训练、动觉训练、功能运动训练几个阶段;训练中须区分动力性肌肉训练与稳定性肌肉训练,并保证躯干对侧肌力平衡、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17.
许多田径书籍,大都提出了各类运动项目的训练手段,有成就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经常在讲习班里讲解他们的训练计划。这些作者、教练员和运动员通常很详细地讲解自己的先进经验。初级教练员也经常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这些计划。因此,了解这些计划的基本观念(而不是表面现象),是采纳别人计划中的第一步。中距离跑的训练计划比其他田径项目训练计划改进更大。通过各种训练手段的变化,应当承认有些原则是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基础。一、掌握运动量被称为“少年奇才”的竞赛运动员格里·琳达格伦早在六十年代就建议:每星期的一  相似文献   

18.
郑瑜 《中华武术》2014,(7):39-40
在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常常发现,训练较单一,除了跑还是跑,缺乏全面发展各项运动素质,因此受伤事故时而发生,运动成绩提高较慢。一个中长跑运动员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这就需要在少年基础阶段打下良好的全面素质训练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伏吉尼亚军事学院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主教练怀特·威廉姆和助理教练道迈施·伏尔格施改革了训练方法。他们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对运动员进行大量工作,然后把教练的意图和训练计划与运动员共同商议,使每个运动员明却主攻方向,建立起信心。训练计划渊源于多种渠道,包括许多著名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经验,如“超级明星”英国的赛巴施蒂安·科。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研究中长跑运动员的跑速和步频步幅与摄氧量、肺通气量和心率等心肺功能的关系,以及心肺功能和身体状况探讨长跑运动员跑步中生理特点与运动规律,为改进运动员的长跑运动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科学有效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的战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