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的大国成长历程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其始终如一的大国战略取向。数百年来,俄罗斯始终保持着永不放弃、永不更改的做世界大国的决心和与之相适应的必备的活力及独特的自我改造能力,始终保持着世界性大国地位。领土的开拓与开发,拓展了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为俄罗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大国建设为目标的众多改革,适时地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俄罗斯的大国迈进步伐;保护关税、扶植工商业、引进资金和技术等举措,提升了俄罗斯大国建设的能力与速度。大国战略取向,是俄罗斯争取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大动力和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能源政治版图和政治现实中,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亚国家能源出口的需要、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中哈的成功合作为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提供了有利务件.中国要充分发挥"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双赢"的投资环境,并搞好与其它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和中亚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现有安全合作框架中起着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安全合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未来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安全合作的推进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安全合作的前景受到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应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积极推动建立地区成员广泛认同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亚形势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亚形势风云变幻。政治、经济领域凸显新的特点,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式有喜有优。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究竟会对中亚所谓高度集权的国家带来哪些冲击,中亚的毒品交易目前现状如何,大国之间博弈攻守转换有没有改观。文章在中亚建交20周年之际,试图用前瞻性的视野,在梳理目前中亚形式的基础上,对未来中亚发展前景进行大胆预测。可以预见未来中亚形势仍不容乐观,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前景仍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作者结合中亚地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阐述了对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理解及预测。还着重从地缘政治角度论述了俄罗斯、美国及中国对中亚安全所发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2日,俄罗斯凄然退出了其苦心经营23年之久的海外最大军事基地金兰湾,此举引起了世界各地战略家的种种猜测和极大关注.俄罗斯提前撤出金兰湾有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的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能源资源,世界主要力量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该地区的能源。对中亚能源的追逐,隐藏着不同“玩家”的地缘政治目标。中亚国家也积极利用“能源”作为一种工具,奉行“大国平衡”的战略,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中亚国家继续奉行实用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推动不同出口方向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中国新疆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经初步建成通气,这是2009年中亚能源领域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除中国外,在中亚能源竞争中其它各方有进有退。但各方目前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只是暂时的,世界主要力量在中亚的能源竞争将长期持续下去,竞争态势的变化会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的是2008—2009年中亚地缘政治情势。其中既有关俄的“大博弈”,欧洲、印度、日本不同程度的参与,还有地区国家间在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小博弈”,以及大小“博弈”的相互交织,呈现出扑朔迷离、缤纷多彩的景观: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在2009年有突破,土库曼斯坦经新疆进入中国的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将改变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地缘政治作为一种理论,深刻影响着美国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其实质在于以此为理论导向,打压和遏止俄的崛起,防止亚欧大陆出现又一个苏联,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继续和发展。纵观未来美国对俄政策,其遏止俄的既定目标不会改变,但鉴于俄的政治影响等原因,两国关系不会回到冷战,"冷和平"状态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一方面在中亚各国的俄罗斯人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感,造成的失落与反差,并且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在不同领域开始显露,如语言、干部任用上都以本地区主体民族优先原则。另一方面,大量俄罗斯人回国给中亚各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有劳动技能的人、高度熟练的工人、工程师、学者、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其他知识界人士。他们的迁出给中亚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2.
独立之初的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持续下滑,把中亚国家视为其发展的累赘而“丢包袱”,一厢情愿地要加入西方阵营。但是,俄罗斯很快发现,它的亲西方政策并没有得到回报。随着中亚战略地位的提升,俄罗斯重返中亚。加紧发展同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到九一一事件前,在中亚地区形成了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多元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纵观俄罗斯的外交历史与传统,空间因素下的自然地理状况、国土疆域、资源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均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周边文明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俄罗斯人特有的安全观和发展观,对俄罗斯的外交理念、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政策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空间因素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形成的依托和土壤。政治文化孕育了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外交思想又制约着其外交政策的决策。空间因素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潜在地指导并推动着俄罗斯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外交进程,隐性地融入俄罗斯外交历史的传统和脉络,成为分析研究俄罗斯外交领域中极其重要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为实现国际影响力及维护自身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中亚五国独立后,将中亚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对象。教育外交是美国对中亚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对中亚国家的教育外交行动,经历起步展开阶段、调整加强阶段、持续发展阶段和变局调整阶段,以期运用“促进民主”的对外政策,使中亚政治转型向“美式”发展。在教育外交行动中,美国主要采取创办海外分校、设立资助项目、开放教育资源、培训在职教师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式,推动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在此过程中形成以战略规划为引领、项目合作为载体、资金扶持为保障、语言推广为纽带和质量评估为反馈的教育外交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能源因素一直在俄罗斯大国兴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亚能源在俄罗斯能源战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俄罗斯大国复兴的一个外部战略支点。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大国进军中亚,对俄罗斯的中亚能源战略形成巨大挑战。为了维护中亚的能源战略利益,近年来俄罗斯不断采取相关措施以恢复甚至是加强俄罗斯在中亚的能源存在。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争夺并控制中亚成为美国推行1世纪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中亚政策的嬗变,打破了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力量平衡,进而给整个中亚地缘政治带来新的变局。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有俄罗斯因素,影响中俄关系的有中亚因素,俄罗斯在这两个因素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是影响中亚事务和相关国家关系的重要力量。两个因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须辩证看待,特别应正确评价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与影响。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与20年前相比也发生很大变化,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有影响,为使中、俄、中亚国家关系和谐发展,必须扩大两个因素的积极面,缩小消极面,通过增强互信,相互支持,互利共赢,达到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处战略要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历来成为各种力量角逐的焦点,历史上的波斯、阿拉伯、蒙古、土耳其、俄罗斯帝国的势力都曾到达过该地区。帝国的控制和影响给中亚打上了伊斯兰化、突厥化和俄罗斯化的烙印,这对中亚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卫国战争前,斯大林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考虑,对一些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采取强制迁移措施,主要迁移到中亚地区,远东地区朝鲜人就是其中之一。迁移过程中,朝鲜移民遭受很大损失,最终在中亚地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