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兰州大学为研究案例,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对大学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的择业意向表现出“创业或国企—党政机关—考研—事业单位或中小企业”的变化规律,生源地、专业、成绩和家庭月收入对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有显著影响.生源地影响择业意向地域,专业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择业意向有明显影响,成绩对于大学三年级学生的择业意向有明显影响,成绩和家庭月收入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择业意向有显著影响.文章对当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建议,力求寻找COVID-19背景下兰州市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在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市两所高校的500名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应激源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厦门市大学生择业心理应激源主要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同伴因素等三个方面;厦门市大学生在择业心理应激源上出现性别差异、专业差异、院校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指导时,应注意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根据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得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环节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在用人双方的市场化选择过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对大学生能否顺利择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日益多元,这其中既有积极的择业观,能够促成大学生顺利择业,同时也存在着对择业认知的误区,阻碍着大学生的择业进程。本文通过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4.
同质型人力资本条件下的择业心理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库柳特金个人决策风格原理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归类描述,从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四个维度分析其成因,并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提出建议,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从容应对择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攀高心理、盲目依赖心理、焦虑和恐惧心理、自卑与自负心理以及利己心理等。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滞后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四个因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开展择业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的关注与引导是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因此,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调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择业的表现通常有:焦虑、悲观失望、嫉妒等,这些表现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的择业观不正确,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用人单位、学校及家庭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了解求职单位,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减小用人单位、学校及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减少大学生择业受挫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下,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容易产生择业焦虑情绪.研究者们对择业焦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对择业焦虑的概念界定、现状分析和原因探索等等,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建议,主要涉及个人、家庭和学校等方面,以期为改善大学生择业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既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家庭、地区、生活环境、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本文运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通过分析家庭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影响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途径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并受到社会、家庭及个人自身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呈现出的困惑是其择业困惑。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深入探讨大学生择业困惑,并疏解其困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毕业生都产生了如自卑、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出身,以上情况则表现得更为严重。本文总结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并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关心和指导来帮助他们克服择业期的心理障碍的应对方针,以期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顺利地进行择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6,(2):14-14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34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集体踏上了开往北京的1364次列车。作为四川首个“大学生保姆团”,她们将在北京从事高级家政服务。这一事件引发争议。有人称这是“人才的贬值”,“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高校培养的人才理应在更需要他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女大学生进入家庭做保姆,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13.
郝焕霞 《林区教学》2020,(3):102-104
当前市场经济对社会、家庭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作为生活在其中的高校大学生,其择业心理深受影响。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也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当前市场经济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以此找到解决其存在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优化大学生择业教育现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拥有正确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4.
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565名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考察主动性人格、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一是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能负向预测大学生择业焦虑;二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三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独立中介作用不成立。  相似文献   

15.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在择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和谐,产生了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步入了择业的心理误区。这样既不利于择业,也利不于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人生的发展。可见,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是十分必要的。一、择业心态1.择业自卑感。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面对市场的改革、人才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  相似文献   

16.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对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择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社会、家庭诸多外因的限制,而且受择业者自身心理、生理因素的限制,其心理往往也是复杂的。由于受自身心理素质的局限,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择业是十分不利的。面临毕业的年轻学子,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良好心态,不仅可使毕业生在择业期间,适时调整择业观念和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毕业生在就业后更好地适应环境,尽快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18.
李清 《中学教育》2006,(10):21-22
近日,来自四川部分高校的15名大学生,正式进入成都家庭开始家政服务。在这15名高学历保姆中,有一名叫黄艳的生物系女研究生,因进入家政行业引起了较大争议。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加入到家政队伍是社会的进步。劳动部门的有关人士也表示,“高端保姆”未来很有“钱途”。(6月18日《成都晚报》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同辈群体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调查邯郸学院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择业心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关注的一个课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在学习、生活、经济、择业等诸多方面。针对这一现状,从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学校小环境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合力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走出失信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