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安 《新闻大学》2007,(4):108-115
【访谈实录】真相不足,需要通过报告文学来弥补张志安(以下简称"张"):记者和作家两个身份,您会把哪一个放在前面?为什么?卢跃刚[1](以下简称"卢"):记者。就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而言,当然是记者在前,虽然记者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当作家和我的经历有关。80年代,虚构和非虚构的东西我都写,写了很多报告文学和非新闻类作品。1986年,我以小说家的身份进入报社后,还在写先锋小说,但一年以后,我就转型了。因为见证了大量中国的现实,但不能都通过新闻的形式报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1,(1):121-121
民国初年写言情小说的一帮文人被后来的新文学家称为“鸳鸯蝴蝶派”,因为他们写的小说几乎都是按“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这个模式写的。这两句话出自清魏秀心的长篇小说《花月痕》。这部小说写名士落魄,美女堕落(沦为妓女),实开民初这类小说的先河。但是首先把这两句话概括  相似文献   

3.
万鹏 《传媒》2006,(1):60-61
写诗需要激情,写散文需要温情,写小说需要深刻、需要体验生活.那么,写新闻这几个方面需要同时具备,只不过要严格把握真实的生命线而已.真正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其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对事物的认知,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现,都存在于生活和工作的罅隙里.  相似文献   

4.
《文心》是我的父亲和岳父一同编写的。单行本在1934年6月由开明出版,到如今将七十年,还有出版社在印行。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个副标题《读写的故事》,记不得哪一年取消了,可能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本用小说体裁讲阅读和写作的书。文学作品自古以形式分为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四大类。为什么以小说为形式写的《文心》,从没人说  相似文献   

5.
我是播音员,因为工作需要,自一九五六年开始,陆续接受了短篇和长篇小说的播讲任务。从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在广大听众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对于如何提高小说播讲质量,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有些问题与大家商榷,有些东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玩偶青春》 记:你这本《玩偶青春》写了多久才出来的? 丁:我这本书写了差不多十年吧。 记:为什么写了这么久? 丁:因为我写小说特慢,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写了,一点儿一点儿的那么写,那时候就挺爱写东西的,可是写了也出版不了,主要是写得比较幼稚。后来就改行  相似文献   

7.
短评     
没有阅读快感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尘埃落定》我看了一遍,写得不好。给我什么感觉?整个感觉就是没感觉。阿来想学《红楼梦》,写整个大家族的衰落。小说整体的叙述非常沉闷。精彩的地方不多,看下来让人觉得木头木脑的,没多少阅读、审美上的快感。 它以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大概因为小说有一种异域色彩,传奇色彩,让那些评委们觉得很新颖吧。当然啦,得茅盾文学奖的那些作品,我都没有读出多大的好来。  相似文献   

8.
“成为一个高产作者”,写出更多高质量的稿件,这是每一个作者和通讯员企求的。然而,并不是不停地去思考去写作便可成为一个高产作者,因为不被认可的稿件就无所谓产。咋样才能达到“高产”呢?关键的就是需要我们很好地掌握“采写高效”的基本方法。 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写什么的问题。这是采写工作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 1、什么都能写。作为一个没有成名的作者要具有采写多种文体的本领。记者、通讯员本该就是一个杂家。我们不仅应该学会写消息、言论、通讯、调查报告,还要学会写小说,论文以至散文等。这样,不仅可使采访所掌握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当代小说读得很少,二十年来没有读上十部,小说现象真是陌生之至。这回读了赵玫的《高阳公主》,因为久已不接触小说而有新鲜感。这之前赵玫已写了小说《武则天》,我没有读过,但自然会让我得结论:一、她喜欢从历史里去找话题;二、她喜欢选女性作主角。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有一个从60年代开始就专门以写作爱情小说为职业的女作家,至今她虽已近80岁高龄,但仍白发红颜,青春犹在,具有旺盛的创作活力,一年能写一二十部同一类型的小说。 这位女作家名叫卡特兰,已经写了几百本小说。她写的爱情故事基本上是一样的类型: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和一个年纪较大而有名望(一般是公爵或贵族)的男子在异国邂逅而相恋,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写的小说都是正派的,没有婚前性行为的情节,她说她只写“纯罗曼史”。一些出版商为了扩大销售,曾建议她在作品中加入一些当代流行的婚变和婚前的性爱描写,都被她拒绝了。她写的小说虽然模式化,但却很畅销,目前总销数已近2亿册,还有十几国文字的译本。 卡特兰写小说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按部就班。每天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红青年作家兴安说,国内小说市场低迷,无法达到足够的发行量,缺乏真正“类型小说”作家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国外,每个“类型小说”作家后面都跟着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而我们的作家好像永远搞不清楚在为谁写,给谁看。我看作家最需要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分流。不要看不起“类型小说”,因地制宜,脱胎换骨,因材“写作”,搞好了照样能成为大师。丁  相似文献   

12.
一部作品将要结束,该写的大多都写了,该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尾巴”,还有什么需要费心思的文章可作么? 有! 因为结尾往往鲜明地体现着整个作品的思想倾向,常常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整个作品的“灵魂”。写文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就艺术作品而言,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音乐、美术,都是比较强调含蓄这一表现手法的。新闻与艺术作品有所区别,它强调用事实说话,凭借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来吸引人。这种写法好像与含蓄没有什么关联,其实略加思考,觉得并不矛盾。因为,写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从动物自身的角度来写动物小说,如何更加真实地理解动物,《鬼狗》在这些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为当下动物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越来越多,成功的系数也比较大。一些优秀电视连续剧,从早期的《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到1985年前后的《四世同堂》、《寻找回来的世界》、《新星》、《诸葛亮》,到近期的《西游记》、《红楼梦》、《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几乎都是小说改编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因为长篇小说是作家倾其全部学识和生活积累写成的,写的是他最熟悉的生活,最深刻的感受,所以,一般地说,人物写得厚实,思想反映得深刻,为改编提供的条件扎实。那么,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据最近来华访问的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电视剧作家布雷德伯里介绍,电视剧的创作目前在英国已成为一种十分时髦的新职业。英国各电视台,都约请小说家来写电视剧本。英国现在已有一大批经过特殊训练的电视剧作家和演员,其中职业电视剧作家就有三四千人之多。他们大部分是由写小说转而写电视剧的。作家的电视剧本写成后,稿酬远比小说从丰,不象小说出版后面临一个销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勇无谋” 刘半农的天下.最初是在上海滩打出来的。他在当时被称为鸳鸯蝴蝶一派的文学刊物上.写了各式各样的小说.这些小说被冠名为“滑稽小说”、“侦探小说”、“醒世小说”、“衷情小说”、“言情小说”。写着写着,便深刻起来.又写“历史小说”和“哲理小说”。  相似文献   

19.
名著一直是出版业的一大亮点,因为名著出版具有高额的利润、不需要与作者联系以及不需要支付版税等等让出版社无法视而不见的优势。迄今为止,名著一直是出版业的一大亮点,因为名著出版具有高额的利润、不需要与作者联系以及不需要支付版税等等让出版社无法视而不见的优势。如果人们对2003年欧美名著的出版销售状况存在疑问的话,那么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52年写的小说《伊甸园之东》(East of Eden)(企鹅出版社)的出版将使人们打消这种顾虑。自从2003年1月18日奥普拉把它作为自己名著俱乐部的第一批候选书起,其销量已经达到了160万册。事实上还在奥普拉想  相似文献   

20.
人们认为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素,而活泼语言应归属于散文、小说、戏剧,写新闻报道、写文章不需要活泼语言。笔者以为新闻报道或散文、小说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现实本身就是千姿百态,丰富生动的,新闻语言当然也应该新鲜活泼。只有新鲜活泼的语言才能使新闻生动、形象,受众才能欢迎。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