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打造职业化团队。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强企。以文化融合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我认为应重点坚持“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内容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制度文化来约束人。用精神文化来凝聚人,用物质文化来塑造人,推进文化“落地”。  相似文献   

2.
王长海 《职业圈》2012,(23):21-21
工会作为医院的群众组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作用。近年来,禹城市人民医院工会充分发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物质文化陶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精神文化引领人.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医院文化,为医院步入“和谐、节约、规范、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玉德 《生态文化》2003,(1):6-7,16
在21世纪,“生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然而,人们往往把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正视听,并就教于专家通人。 一、什么是生态文化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生态。所谓生态,它与“地理”这个概念有所不同。地理是个一般的概念,生态侧重于环境的多元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消长性、综合性。生态是环境的网络与链结。 再说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与生态密切联系的知识系统。文化是体现人的思想与实践的现象,涉及自然、社会、思维三个方面。从这个界定可见文化包含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定了生态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又可以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人和熊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熊被视为森林的守护者和力量的象征。俄罗斯人相信,熊能够给人们带来勇气和力量,同时也有一些关于熊的神话和传说流传至今。因此,俄罗斯人对熊有非常特殊的感情,甚至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受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熊”的形象在中俄两个民族中产生的文化伴随意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该文以语言文化学为视角,探讨词汇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伴随意义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整理法、文化阐释法及语料库等大量搜集“熊”的相关语料,对汉语和俄语中“熊”的文化伴随意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据说有一二百种之多,概括起来,较有影响的是被称为狭义的“精神文化”说,和被称为广义的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文化”说,而后一种又以“四层次”说引用较多。对此两说.笔者向有不同看法,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其兴衰成败的根本决定因素是“人”!文化培养人、文化塑造人、文化也能成就人。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源自于企业文化。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就难以焕发生机。多年来,长庆采油四厂在人本文化建设上,致力于打造领导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7.
正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外国人眼里,也有一千个中国。"我曾经想象过未来我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中国旅行。像大多数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一样坐在大巴车上到处观光?或者是几年后来中国出差?事实上,我对这些旅游方式一点都不感兴趣,因为这样我无法学到任何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约瑟琳来自德国迪恩,她的纠结  相似文献   

8.
水知道答案     
党向阳 《职业圈》2008,(25):80-80
笔者非常认同被企业文化界广泛认知的“文化如水”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就像人—阵,有其思想和灵魂,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就像流水一样—这个论点形象地诠释了企业文化功能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肖坦 《职业圈》2014,(2):6-7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被解释为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始终处以领先地位的“核心专长”。这种核心专长,我以为不是“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能够担当的,历史证明,是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软实力只有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才有根,才给力。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把企业文化视为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从而误导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粉色春天     
沈阔 《文化交流》2012,(4):70-74
桃花情结粉色桃花最有中国文人情结。《诗·周南》“桃之天天”,描写其娇艳繁茂态貌。春秋息国国君夫人息妫容颜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在中国文化中,有桃花色一说。唐诗中“1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名句,以女子相比于桃花。粉红桃色也便象征女性。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黄河 《职业圈》2008,(4):51-5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12.
崔小苏 《职业圈》2008,(17):27-27
文章从“仁德、诚信、求实、创新”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建立企业文化的思路,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对人的“灵性管理”,又通过“忠义、精艺、璞熠、睿毅”,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全体职工中弘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建立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崔狄生 《文化学刊》2009,(2):164-167
文化聚集了“文”与“化”的规定性,文化的本性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生成。文化为人与外在的自然、内在的自然和他人划分了边界,所谓制度正是源于人的边界的划分。文化形成自身的系统,在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无法拯救其畸形发展导致的人的痛苦,因此,只有依赖于作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才能让人的边界如其所是地显现。只有对文化进行无原则的批判,人的还乡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鲁士新 《职业圈》2013,(30):133-134
当前,企业面对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参与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一系列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需要说明的是,并非“一个人”的的竞争,而是“一群人”的竞争。这“一群人”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文化的竞争。因此,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提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狄丽君 《职业圈》2008,(1):42-45
1993年,靠200元人民币起家的“华旗资讯”,现在已经发展成年销售额20亿元,员工1800多人的大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增长,1993年至2003年间持续60%的年增长率,在大浪淘沙的中关村IT界,“华旗”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很多人会问,“华旗”今天的成功到底靠的是什么?总结起来,“华旗”能有今天,独特的“爱国者象棋”文化可以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是“文化”,而这一“文化”不可能专属儒学、国学,或者新儒学意义上的文化,而只能是三者之上的文化.当代的“文化”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与精神的分裂、精英与通俗的对抗范畴,已经广泛渗透到物质-日常生活深处,导致其存在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重大差别,形成了物质文化、日常生活文化等范畴;“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7.
“恨”字是中韩两国都使用的汉字,却有不同的涵义。韩国人将“恨”看作其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文化情结,认为自己是“恨人”“多恨”的民族。受汉语中“恨”意义的影响,中国人容易将韩国人的“恨”理解为“仇恨”,产生误解。该文探究中韩“恨”涵义的异同,并结合朝鲜半岛的社会制度、民族心理特征和近现代历史变迁等因素,分析“恨”作为韩国特有文化情结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而更好地促进中韩文化理解。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是最难做的就是如何实现核心价值理念“落地”。近年来,中原油田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建设,自觉开展有追求、有机制、有活动、有故事、有典型、有品牌的企业文化“六有”实践活动,核心价值理念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明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立德树人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高度重视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雅树人”是新时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新途径。该文通过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实例,探索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出“雅”文化,并将其融入高职教育,构建“五雅并举”育人体系,旨在营造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文化环境,拓展育人时空维度,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经添 《职业圈》2013,(15):85-86
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的文化干部常说:“办好一次群众文化活动并不难。难的是年年持之以恒办下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在困难面前.应如何应对,我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五个坚持”。遵循“五个坚持”,迎难而进,使全区群众文化工作能持之以恒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