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语文"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语文教育理念之一。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语文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科目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对祖国优秀语文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教师必须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教学"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生活的实际有差距,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蔓延,有些语文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当下传统式的语文教学产生质疑:语文是否可以不教?在笔者看来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多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教育问题,所以语文不可不教。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语文教师应该秉承"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落实具体的教学实施方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幼师生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古诗词教材中蕴藏的美,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功能不仅仅是语言工具,还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读写教育,还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认识到"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缪建民 《成才之路》2012,(26):42-42
正小学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着学生的总体素质教育,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小学语文的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运用协商—选择性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助能力,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一、"协商—选择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王夏莲 《甘肃教育》2014,(11):64-64
正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语文教学究竟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这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认为,语文课程是人文性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生命教育;还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读会写,能听会说,所以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教育。凡此种种,都反应了当前大家对语文教育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张爱玉 《学周刊C版》2019,(19):106-106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和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语文代表着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但是部分学生却对语文不够重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则是语文实践。"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生活化的,一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起作用。"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架起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一、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过于强调学习功能,忽视了营造温馨乐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充分挖掘课堂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来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新课改赋予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应当承担起的使命。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2.
正古今中外的教育著作及教育家,都强调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的熏陶和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语文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人文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载体,不仅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同时更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审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实施全面的新课改以后,语文教育不再像过去一样,语文课程缺乏语文元素,固定的教学模板和模式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非语文化的状态。样的情况引起了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不少语文老师存在一定的担心和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焦虑。因此,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非语文化的问题,"语文味"的提出开始流行起来。"语文味"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的语文教育课堂。"语文味"也是一种评价和判断教学的方法,虽然这样的说法显得不够正式,但是其说法简单易懂,总的来说"语文味"的提出,对教学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之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其内涵是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文教育更离不开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基于这些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感受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因为和学生的时空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偏差;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开展对中职语文学科和学生性别差异的研究意义重大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承载着语言文字教育、情感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情怀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等。所以,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要重视语文这门学科。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进而完善自我构建。但实际情形是:由于学生男女性别的差异,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语言的表达和应用、审美角度、探究释疑上都有所不同。如果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忽视掉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进行"无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中职语文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文化基础较弱,语文总课程时间偏少,所以诗词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笔者认为,针对这一教学难题,可以尝试从"诗词教学生活化"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对于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蔓延,有些语文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当下传统式的语文教学产生质疑:语文是否可以不教?在笔者看来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多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教育问题,所以语文不可不教。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语文教师应该秉承"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落实具体的教学实施方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前行,因而个体经济的发展更要依赖于健全的人格发展,所以在社会发展中要求有着健全的人格。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人格教育对语文教学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并且人格教育也是开展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学的意义1.人格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学科,语文学科主要讲解人伦文化道德核心,通过传统教学中的礼乐诗书,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养成学生性格中的温文尔雅、  相似文献   

19.
刘江 《中小学电教》2009,(11):110-110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关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并且在小学生受教育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进行了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