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借鉴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术,既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可以借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快速相识、减少孤独感,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采用班级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融入个别咨询的技术,与学生单独谈心,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学校心理辅导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但在学校工作中,心理辅导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又要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美发展的人,因此在实践中就会产生心理辅导和德育界限不清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统一、明确的规范,且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前是德育教师或身兼心理辅导和德育二职,还有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由政治教育处来负责,心理辅导的德育化倾向日益突出。要防止…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用心理辅导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或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辅导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的教育思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重视心理辅导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始渗透了人文关怀.通过心理辅导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将产生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为学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于‘育’。所谓‘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音乐课中,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保证。那么,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首先老师要经常强调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摒弃一些不良的习惯。其次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的抓。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我院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于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应深入分析其产生行为问题的心理成因,并灵活运用心理学辅导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心理辅导师资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水平心理辅导师资是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 ,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师资专业化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应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以及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培训三方面促进中小学心理辅导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辅导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条新路径。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和高职学生特点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等内容。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的目标应聚焦于"发展"和"学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的改革正在进行并逐渐深化,高校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辅导难以解决的,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也应当适时的做出改革,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不断拓宽思想政治辅导的途径,加快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笔者在本文中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中开展心理辅导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各大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中心理辅导的地位,加强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为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走向社会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上好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可以调动学生对心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联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心理课堂、追求教学有效性等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积极的"首因效应",设计四个教学环节:适切的导入活动,迅速建立师生联结;参观心理辅导阵地,解密心理辅导工作;师生平等共建契约,追求有效课堂辅导;三分钟分享不可少,聚焦感受、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心理辅导方面,新加坡倡导“全方位教育工作体系”,也就是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学生辅导工作中来。不同职位的人在学生辅导工作中职责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杨静平  芦芳 《福建教育》2023,(17):10-13
<正>在心理辅导中,我们会听到很多家长感叹,当代育儿焦虑大于乐趣。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期待,这就给心理辅导工作带来了新的使命,也给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开辟了思路。杨静平德育(心育)名师工作室研发的“21天在线入户双陪伴”是面向家有抑郁症孩子的家庭心理辅导模式,意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胜任力。孩子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很复杂。当孩子得了抑郁症时,家长容易跟着慌,进而达成家庭中“危机”四伏。“21天在线入户双陪伴”指陪伴师(心理咨询师)陪伴好家长,  相似文献   

16.
章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和家长心育学校等方法,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是实现有效辅导的基础,可以促进心理辅导的成功。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对象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促进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小学中良好的辅导关系养成指的是辅助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友好关系。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良好辅导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形势下,受社会、影视作品、网络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受家长尤其是隔代家长的娇宠,学生当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学校教育新的难题,这就要求教育者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当前的新课改密切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循序渐进,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增强当事人自我责任感的必要性心理辅导的根本出发点为“助人自助”,即让当事人通过他助达到自认、自助、自救。因此,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否增强当事人的自我责任感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优点与不足、现实与未来。这样,他们才能更理性、更自觉地确定其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心理辅导工作者只有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以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儿童学习不良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在系统分析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社会行为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归因训练和心理辅导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