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伟 《东南传播》2014,(5):69-70
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在城市化建设趋同的今天,城市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可辨识度,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成为保持城市异质和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当前盛行的微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微电影的传播特性,进而探索基于微电影的城市文化传播策略,同时解读其传播优势,规避其不利因素,以期将微电影这一新型媒介形态打造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一柄利器。  相似文献   

2.
刘茜茜 《今传媒》2016,(6):85-86
相较于其他形式的视觉宣传,城市微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和传播方式给中原城市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以微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叙事、视听等层面分析微电影对中原城市文化的传播和表达,进而探索中原城市文化微电影传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微电影看城市形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电影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城市营销观念的提升,城市微电影发展为城市形象构建的新模式。如何利用微电影特性更好地打造城市形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信息碎片化时代,微电影作为时代语境的产物,因其把传播信息诉诸于快节奏的情节片断中,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传播信息符号的具象需求。本文在归纳中原城市文化传播现状和微电影在其传播中的优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原城市文化的特点,解读中原城市文化的微电影传播。  相似文献   

5.
微电影——城市形象营销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赟 《现代视听》2012,(5):45-4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硬件指标,城市形象等软实力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微时长、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门话题,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营销模式风生水起。当城市形象营销遇上微电影,必将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微电影对城市形象营销的正面能量,规避其不利因素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志伟  郑琨 《今传媒》2013,(5):63-64
在"微时代",城市文化传播应依据微传播的种种特征,依托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介,探索符合"美丽中国"发展方向的微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的城市微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已经进入到以"微"著称的新阶段,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网络应用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城市文化传播要应时而上,见微知著,利用新事物,把握发展机遇。城市微传播的概念及典型代表1.城市微传播城市微传播指城市文化在微传播时代的传播。城市文化的概念比较复杂,学术探讨往往会把它具化到一些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本文采用《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的定义,认为城市文化包括物  相似文献   

8.
王坤 《青年记者》2015,(8):73-74
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城市意象"这一概念,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易为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不同的城市意象,每个城市都有其代表性意义的意象,它是一个城市身份的象征。微电影可以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运用影像呈现、传播。本文试图以城市电影为本体,在微电影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和情感认知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两个核心概念,而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等影像化传播方式能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构建起不同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如何通过影像化传播构建城市品牌的文化认同并提升情感认知,是本文探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宋朝丽 《出版广角》2019,(12):14-17
新文创概念出现以来,一些城市将其运用到城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出现了“抖音之城”西安、“互联网之都”杭州、“电竞之都”成都等一批网红城市。新文创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主要是运用“文化+科技”的方式,精心打造城市文化符号,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城市文化,实现城市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赋能,营造城市整体文化生态。目前,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产业引领发展模式、品牌形象驱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公共文化联动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模式和业态在未来实践中都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金晶 《东南传播》2013,(7):88-89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影是"微文化"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艺术形式,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开创了全新的营销模式。本文就微电影营销中出现的新特点、营销模式和传播内容等进行分析。在肯定微电影自身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微电影营销即营销微电影,把微电影本身作为营销对象,而并非指把微电影作为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信息的商业营销手段;微电影营销表现为微制作、微平台、微时放映和移动化传播等特征;脱离了院线局限和票房压力,打破了电视广告时段的局限,优势便是营销方式上的自由度,且比传统电影更看重商业利益、市场价值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科 《传媒》2016,(24):72-74
商业微电影以较高艺术水准和软植入的商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换,成为广告营销的重要手段.商业微电影发展至今,还处于已小成气候但产业化方向尚不明确,有一定影响力但生命力不足,艺术水准高而商业价值存疑的状况.其应在内容上继续遵循高品位的电影艺术生产逻辑,推广上遵循跨界商业化营销逻辑,帮助企业实现商业和社会传播效果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霍峰岭 《新闻世界》2009,(7):116-117
本文从影视与城市宣传、城市旅游、城市文化等三个方面并利用国内外的丰富案例探讨城市与影视联姻是如何潜移默化地深度营销城市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媒体多样化、信息出口多样化、信息直播化、受众分散化的新特征.一个城市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借助传播的力量塑造和营销自身的文化形象.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历史上和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避免同质化的城市建设模式,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精华,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更好地发展,成为沈阳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今微电影已是越来越盛行,而其中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也是现今微电影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根据对微电影的实际研究,探析其中与现代文化的关联,找出微电影力求体现的文化和其中蕴含的文化理论,旨在更好的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更好的利用微电影来向人们传播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微媒体的发展。微电影是微媒体中发展较快的一员,广告营销借助微电影这一载体进行品牌和形象的宣传,同时微电影广告营销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微电影广告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微电影广告营销中的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周子又 《新闻世界》2014,(5):181-182
2010年,吴彦祖出演的90秒凯迪拉克广告《一触即发》标志着中国微电影的诞生,也意味着品牌整合营销进入了新领域。如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品牌营销更偏重于软性的、灵活的、易接受的方式。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国家政策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微电影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来探讨微电影的品牌营销策略,为微电影进入营销新阵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营销理论的创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碎片阅读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图书馆微电影的勃兴。图书馆微电影营销具有社会化、软渗透、病毒传播和直复性等特点。图书馆微电影营销处于不成熟的初创阶段,应采取提高微电影创作水平、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构建立体营销模式、丰富营销实践等措施促进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微电影在向受众展示城市风情时,融入更多的电影艺术元素,城市的人文风情与精彩故事情节完美融合,广大受众可以更深入地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本文主要以城市微电影《南京201314》为例,详细分析作品的故事结构、画面、声音等表现手法,探讨中国城市微电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