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10月初,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当选后不到两周就首先出访了中国,受到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此后,中日关系开始回到正常发展轨道:高层交往增多,各领域合作与交流加强。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改善中日关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访问,最简练的概括是“融冰之旅”。此行目的最简练的表述是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中所言:“为了友谊与合作”;对访问成果最简练的评价,则可说是增进了政治互信,深化了互利合作,扩大了友好交流,谱写了中日关系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是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实践中,周恩来总理创造性地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带动和促进官方关系的建立,并随着世界潮流和日本政局的变化,紧紧把握历史机遇,采取一系列明智之举,强有力地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是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实践中,周恩来总理创造性地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带动和促进官方关系的建立,并随着世界潮流和日本政局的变化,紧紧把握历史机遇,采取一系列明智之举,强有力地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渠长根 《红领巾》2005,(4):34-37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清理日本侵华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是一个深层次的方面.日本侵华思想导致了残暴的日本侵华战争,并把1945年之前的中日两国关系写实为日本的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而且日本侵华思想也并未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销声匿迹.相反,直到战后,它还潜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使现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态势.清理清除潜伏暗藏的日本侵华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内容,更是健康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本文是胡主席5月8日应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演讲的部分内容。客观阐述了中日关系,同时也勾画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只有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才能切实维护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本文是胡主席席5月8日应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演讲的部分内容.客观阐述了中日关系,同时也勾画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是近代以来非常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中日关系事关中日两国的发展、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002年又是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 ,因此 ,对中日关系史的复习应引起重视。那么 ,应如何复习中日关系史呢?我认为 ,复习中日关系史不只是把从古至今涉及中日关系的史实归纳记忆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史实的基础上 ,进行概括、分析、比较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复习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突出重点。中日关系时间跨度大、史实多 ,应该重点掌握古代、近代、现代中日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 ;日本对中国的两次…  相似文献   

11.
元明时代是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国人的日本观发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中日外交模式的承上启下期。忽必烈多次遣使招谕甚至付诸于武力,都未能促使日本臣服,元代中日之间不交而终。有明一代,因“倭寇”和“勘合贸易”的交织始终,使得中日之间的交涉艰难而复杂;明末因丰臣秀吉的两次侵略朝鲜,中日关系趋于恶化。元明时期这种复杂多变的中日关系与日本“神国思想”存在内在联系。“神国思想”理论内涵的演变,直接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就日本而言,由初期的“外交辞令式”逐渐演变成为后来侵略之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2.
胡冰 《文教资料》2007,(3):76-77
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受美国因素影响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在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日本缺乏自主的外交政策所致。21世纪初,世界格局和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政治中最现实、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从中总结利弊得失,得出对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使我们能更好地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明治时期是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同时也是日本试探、了解中国的过渡期。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经历过一次深层次的转型,其原因之复杂、影响之深广,在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这种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不仅体现在近代中日两国军事与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日本文化取向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着重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指出明治时期的中国观对近代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村事件是日本为侵占东北所制造的一个借口,由于日本国内的意见分歧和中国政府的让步,中日双方未立即发生武装冲突,中日关系却日渐恶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日关系此起彼伏,特别是安倍执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引发人民对日本这个国家极大的关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了解日本的重要窗口——《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的战后历史认识为中心的中日历史问题与抗日战争历史紧密相关,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领域.有人认为现在的中日关系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关系的继续,所以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乃至思维逻辑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今天的日本与70年前的日本是否有区别?政治、感情层面的问题与学术层面的问题是否有区别?如果忽略上述两个区别,中日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解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照理说中日关系应该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但从现实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对,于年初第三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对中日关系起到了很坏的影响。日本政坛走向“总保守化”在50年代,或者是在我留学日本的60年代与70年代,尽管当时日本政府执行反共反华的外交政策,但可以感受到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大国,具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但由于历史问题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时常出现波折。历史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中日关系的发展也有诸多有利因素:经济上的相互合作、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安全上的相互借鉴,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中日两国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推动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本文简要叙述了日本国家的特征,近代中日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日本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徐淑琴 《江西教育》2009,(11):34-35
中日关系历来都是敏感、复杂、尖锐而又现实的话题,这于历史学科而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高考备考,都是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教师往往以“近代日本侵华史实一近年来中日关系矛盾重重——如何面对中日问题”的思路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