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001—2010年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其关联效应分析发现:1)新疆能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第二产业对能源产业的中间需求所占的比重最高;3)新疆能源产业主要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且具有"高附加值,低产业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4)新疆能源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对新疆国民经济的乘数推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备受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计的是,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加大。然而现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再生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① 再生资源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即对下游产业(如钢压延产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部门)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如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部门)的拉动;② 再生资源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③ 再生资源产业投资效应最强,就业和出口效应较弱,消费效应为零;④ 样本期内,产业关联和宏观经济效应均有所提升。可见,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良好,除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之外,也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敏晰 《软科学》2009,23(9):21-24
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我国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2001~2005年数据重新整合,测算了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一系列经济参数,定量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并对其关联效应进行归类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程度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发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特点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上海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研发产业的投入结构、销路结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研发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程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利用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四个时间节点的产业关联网络,发现产业关联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即多数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个产业即可发现投入产出关联。通过度、中间中心性以及关联度等指标对产业关联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多数产业的度数小于平均度数,度数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基础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多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如果发生问题,危机更容易波及整个网络,但这些产业之间对于去掉一些链路不敏感,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健。  相似文献   

6.
徐大丰 《软科学》2011,25(3):42-46,56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汽车工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从整体上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因此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本文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量方面分析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旨在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产业投资的主要形式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效应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而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运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地对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备产业部门总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六个大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进行了研究来综合考察我国产业投资的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内部的关联结构关系。其中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应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国遥遥领先。运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就上海、浙江和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和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的现代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向联系超过了部门平均水平,后向联系则低于部门平均水平;而浙江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相对比较弱,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最后就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相应对策,强化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并应加强长三角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世纪以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蜂拥而起,中国的文化创意理念也隆重而强有力地推出。同时从发展因素看,信息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一方面增加了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调整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源要素,而人的智慧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源,因此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创造者、策划者、设计者、营销者。本文借鉴"创意城市"经济学分析理论,从创意产业发展与资源要素出发,结合创意产业人才相关理论,提出适合广东的创意人才培养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创意流动视角,创新性地提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在微观层面主要通过创意溢出、创意学习和创意共享影响企业绩效.选取2007—2016年间在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艺术业、软件服务业、休闲娱乐业、设计业、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7大行业的创意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两阶段SYS〖CD*2〗GMM方法实证分析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曲线拐点值约为2.171.此外,创意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依赖效应”,受到企业规模、经营现金流、成长能力的积极影响以及企业资本结构、年龄以及国有性质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整体把握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CNKI学术总库(2004—2013年)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其数量分布、学科类型及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与网络结构特征、形成机理与空间演化动力、发展模式与管理运行机制、发展城市创意集群的国外经验及对策建议等5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一主题研究作出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隐性知识的"粘滞性"特点,企业为了隐性知识的顺利传递通常选择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发展,因此隐性知识传递一直被认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隐性知识的传递对于创意产业集聚这一新兴产业的影响.基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认为隐性知识传递是我国创意产业集聚的本质原因,并对创意产业集群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两种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雷鸣 《未来与发展》2010,(4):85-87,96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延伸城市文脉以及重塑城市形象。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是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天津市在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两方面都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推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包括:加紧制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推进创意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具有地方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7.
黄文 《软科学》2009,23(12):91-95
以神话和族群为工具,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讨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创意形象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策略,一是进行旅游营销,在数据库、影视制作等维度丰富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意形象;二是进行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提升创意形象的旅游路线;三是进行旅游培训,了解居民获取旅游者需求的传统知识技能和旅游产品服务的意愿,增加创意形象与产业集群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顺利,作为新能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光伏发电行业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行业性困难。以创新双螺旋理论中的应用创新理论为依据,基于价值工程,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技术、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接轨问题,为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经济、科技、文化高度融合的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契合建设“三个扬州”的发展路径,对于改造提升扬州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扬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