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鸽 《家长》2005,(Z2)
家长有太多的“特权”,他们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觉得儿女所得到的,也就是自己所得到的,儿女有出息就是自己有出息。  相似文献   

2.
唐若水 《教师博览》2004,(12):20-20
说到“隐私”,人们总觉得仅是成人的事,而与孩子,特别是幼儿并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却认为,幼儿其实也有他们的隐私,成人对其理应尊重和保护——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时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人”。故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挖苦、打击。  相似文献   

3.
吴放 《山东教育》2011,(1):40-41
威海市二轻幼儿园张维玲老师问:孩子进入中班后,以往都是女孩喜欢挑衣服,可现在有很多男孩也挑衣服。很多家长说,早上常常为穿哪件衣服而忙碌半天,结果是孩子含着泪,撅着嘴,家长也一脸的不高兴,严重时,也有抡起巴掌的。我觉得,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还不能像成人一样按四季特征进行着装打扮,  相似文献   

4.
今天在市场与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她朋友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事儿可多了,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保育员怎么样……最后又“善解人意”地说:“不过,我觉得咱们三幼挺好的,没那么多的事儿。老师对孩子也好。”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千,她的话虽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在她面前,我忽然觉得脸上一阵阵燥热。其实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班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我们不好,但我们就真的那么好吗?平时在…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以往的思维中,大多认为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事情。虽然是老师和家长谈论有关孩子的事情,但依然觉得家长会怎么开似乎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当本刊记者与一些学生谈论起家长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竟然很想给家长会“变脸”。笔者记下了这些孩子们的话,他们的想法也许未必全面和科学,但笔者希望对开会的老师和父母有些启发。家长会最好让我们参加老师一说要开家长会,我们就觉得肯定又要讲我们的缺点和错误了。可我不知道老师都说了我们哪些不好,只看到父母回来拉着脸。那时我就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家长会,我想听听…  相似文献   

6.
赵虹 《教育导刊》2002,(8):30-30
一天,一个家长向我说起,“我这孩子嘴特贵”。我一愣,“怎么嘴特贵?”家长解释说:“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说什么也吱吱呜呜地说不清楚,我们总觉得她不如同龄的孩子表达能力好,幼儿园的老师也跟我们说过这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挺着急,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7.
沟通三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有这样一个例子: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观阻力。"丙说:"都是我不好,我没干好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改正,大家还是接着干吧。"这段对话中,甲用长辈的口吻指责两位同事,显然是一种家长心态;乙非常冷静,像一个稳重、明理的成年人,属于成人心态;丙却像个小孩子,像做了错事一般,一个劲地求大家原  相似文献   

8.
说到生命,很多家长觉得困惑:这么深刻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有必要进行教育吗?如果有必要,那么对幼儿来说,生命教育到底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哄骗,是指使用虚假的话语或欺骗的手段。对于天真的幼儿,成人的哄骗行为有时似乎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由成人特别是家长这些幼儿最亲近的人进行的哄骗,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引起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0.
姐姐的弟弟     
【路子对你说】 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的《座右铭》中有两句话:“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大概意思是说,帮助过别人,不要老是念念不忘;接受过别人的恩惠,则一定要铭记在心。这句名言流传很广,要做到则不容易。亲人之间的相处,特别是父母对待儿女的心意,用这句话描述非常恰切。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却觉得理所当然。生怕做得不够、不好;儿女有丝毫的回报,他们都觉得很欣慰。  相似文献   

11.
学会独立     
如今,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已经在许多家庭中不觉得新鲜了。但多数家长认为,这是见怪不怪的小事,不值得注意,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过于溺爱孩子的危害有多大,那样会使孩子变得自私、无礼、蛮横、懒惰。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想一下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生平和环境: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学会关心     
这期《家教话题》我请来了著名女作家陆星儿女士,她也是我刊的老作者老朋友了。“学会关心”这个朴素的问题提得很好,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她代表了所有的家长,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让我们儿女们学会关心吧!”家长朋友们,你们有兴趣来信侃侃这个话题吗?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幼教刊物,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幼教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我园几位教师一合计,觉得把这份杂志介绍给幼儿家长,会给我们幼教工作带来很多方便。于是我们从图书室把以往订的《早期教育》推荐给幼儿家长。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议题,请家长们谈谈读后感。家长们纷纷说:这是一本好杂志,读后启发很大,要  相似文献   

14.
【按】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看法。光明老师:
  今天的我们(指成人: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朦胧的爱情意识,持什么态度是首先要弄清的———因为你的后续行为都是根据这态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交谈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曾经听一位家长谈到她儿子班上的教师,她说:“我老觉得这位教师比较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屑于与我们交换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是不可能很好交谈的。因此,双方关系比较紧张,教师希望调走这名孩子,家长则希望换班、换教师。相反,有另一位教师,不仅跟幼儿的关系比较融洽,而且跟家长的关系也相当友好,有时候还与家长在一起聊聊时装、生活什么的,班级氛围特别好,幼儿、家长都十分喜欢这位教师。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结果很值得我们深思。事…  相似文献   

16.
每年高考前数月,常有亲友找我帮他们为儿女选报志愿,口称“您是重点学校的老教师,多年教毕业班,肯定有经验”云云。老实说,这类事虽做过不少,但我一直怀疑它的作用,总觉得是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17.
上期我刊编发了一篇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文章,最近又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深说透一点,在这里刊发一组文章,以期给受多动症问题困扰的家长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8.
关颖 《家庭教育》2010,(11):14-15
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家长一点儿也不比孩子轻松。社会竞争催生的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常常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过低或片面,进而转化为对自身评价的扭曲。我们对1054位孩子家长进行了调查,当问到“您觉得自己是怎样的家长”时,分别有68.1%和1.1%的被访者说自己是“失败的家长”和“不称职的家长”,  相似文献   

19.
<正>一、案例重现家长"清风"一夜未眠,她在QQ空间发表了说说:"儿子坚决要买这种日本动漫女孩图案的抱枕,我和他爸都无法接受,为此,彼此都弄得极不愉快。我很困惑:究竟是我们落伍了,还是这个社会已经如此开放了?我觉得特别压抑、惶恐,不知道要怎么做,很无助。"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抱枕呢?怎么会让家长如此焦虑?从"清风"发的链接里可以看到,她儿子想买的是一款"动漫周边成人长款等身抱枕",动漫女孩衣着性感,身材惹火。"清  相似文献   

20.
成材与成人     
张鸣 《生活教育》2012,(3):20-22
在过去,成材和成人是个近似的概念。说一个人成材了,前提就是他已经成人,不是变成成年人的意思,而是说,他已经知礼仪,而且有能力在社会上闯荡了。但是,在今天,成材与成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很大的歧义,所谓的成材,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悄然变成了成才。他们培养儿女,只在意让他们成才,具有某种知识和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