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受众心理浅析儿童电视娱乐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机几乎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不看电视”的只有1%。可见.儿童对电视的兴趣明显超过其他媒介。为了让少年儿童能看到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净化少儿成长空间.2003年底国家批准推出少儿频道。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少儿频道已有29个.其中19个已经开播。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近推出电视“黑盒”,用电脑控制电视机,使儿童不能随便去看电视。电视机的普及在国外已有半个世纪。仅以香港而言,已有超过95%的家庭有电视机。但是电视机在许多家庭又有“留级机”之称。以英国为例,英国儿童每日看电视时间平均超过  相似文献   

3.
目前,北京全市电视覆盖率已高达99.3%,但每1000名市民当中仍有7名尚未享受到电视所带来的信息化生活。北京市广电局决定,今年内,将解决260个“30户以上自然村”村民看电视难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城市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裴晓蕾 《记者摇篮》2005,(8):45-45,33
电视,几乎成了大部分人主要的消磨时间的方式。我们在电视上看新闻.看电视剧,看娱乐节目,看所有能看的一切。但在今天,已经有1690万人有了一个新的代号.他们叫“网民”。电脑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入家庭,到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从八十老翁到三岁小孩都能“移鼠击键”,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5.
任红雨 《视听界》2014,(1):92-93
客厅是一个家庭幸福指数最直观的体现,而电视又是客厅文化的重要载体。2012年,扬州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通过网络和市场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民问卷调查,显示,在看电视的人群中,15.9%的观众“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间比以前少”。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占59%,这部分人群,  相似文献   

6.
关颖 《新闻记者》2005,(8):72-74
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群众性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多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类的报刊、书籍、电视栏目等不断增加,受众之多有目共睹.其积极效果不可否认。笔者曾参与的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3000余名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表明,对于最喜欢通过哪个渠道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65.2%的家长回答喜欢“报刊书籍”,79.6%的家长喜欢“电视”、“广播”:而喜欢“家长学校老师指导”、“与同事、朋友讨论”、“专家咨询”的分别为33.8%、50.3%、10.1%.从整体上看明显低于对媒体的青睐。许多家长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互联网等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5,(11):57-58,51
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电视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工具。然而,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对于电视节目,40.6%的观众认为“部分娱乐节目有庸俗化倾向,要提高文化品位。”38%的观众认为“节目形式互相抄袭,雷同”,28%的观众认为“高水平的演唱会、音乐会太少”,18.4%的观众认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过分追求豪华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弦子每天看电视时问达100分钟。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4岁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1套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电视媒体以其传递迅速、纷繁多样、具体形象、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导向性强的特点和优势,把大量的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样式、文化类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极大地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家庭里,天天看电视的青少年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占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占14.5%,不看电视的仅占1%。在信息化、网络化逢勃兴起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仍然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媒体。这就给电视工作者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电视这样一个大众媒体,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真正帮助当代青少年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探讨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就成为摆在全社会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杨靖 《新闻爱好者》2008,(12):108-109
以2001年计,中国大陆地区有12.8亿人,其中23%是15岁以下的儿童。“我国4—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央视-索福瑞)。针对北京市200多名4-5岁儿童做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第一就是广告。成长网调查,87%的中小学生经常会冒出儿句广告词。研究儿童消费行为的权威专家麦克尼尔指出:孩子影响了大约68%的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11.
祁红缨 《新闻传播》2010,(6):127-127
对当今的未成年人来说.电视传媒是他们成长教育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堂。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看,电视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也可能妨害儿童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各种“电视病”。因此,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就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文化传播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 1、电视在传播媒介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以其形象、鲜活、直观、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等特点,依然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据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CDC)课题组在江西省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从全省受访者的接触频度看,几乎每天看电视的人接近三分之二,高达65.4%,其中,稳定观众在所有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接近九成。有研究者甚至将电视的这种地位称为“电视媒介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为新闻狂我为百姓忙--陕西记者生存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河 《新闻知识》2004,(12):6-7
从本次调查所回收的496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分布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媒体的记者中的女性虽然少于男性,但也接近“半边天”,占39.1%;从年龄上看,记者队伍年富力强,不足40岁的人占到85%以上,30岁以下的人数比例则高达47.4%。  相似文献   

14.
宋珊 《记者摇篮》2004,(8):36-36
记得前两年,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主持人竟以15.9%的百分比居于调查结果的末位。在对主持人“不受欢迎理由”的调查中,73%的人认为“主持风格做作”;43%的人认为“千篇一律呆板”;87%的人认为“个人风度差,浅薄、卖弄、油嘴滑舌却绕不到地方”;49%的人认为“涵养差,一看就是背稿子”;48%的人认为“表现个人,与栏目游离太远。”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儿童电视的争论一向不曾平息过,西方有不少学者认为电视消解了“童年”的概念,甚至由此而诞生了“成人儿童”这一术语。学界与业界也一直在思考电视节目的导向和儿童教育这两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看怎样的电视节目呢?  相似文献   

16.
陆康 《视听纵横》2005,(6):96-97
多年来,广大电视艺工作为了使荧屏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进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高节目的化品位,创作出不少新颖别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艺作品。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曾有着“新花招”的电视艺节目又慢慢成了观众眼里的“老套头”,观众没兴趣看.当然影响收视率,这样.又逼着你对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新花招”,以赢得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蒋剑翔 《今传媒》2006,(4X):33-33
现在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常常见到不少“过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很好的一条新闻,被一些“过头话”拔高了,人家反而不相信,甚至还会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明天的希望,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而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电视宣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中,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节目不仅种类不全(仅有动画片一种类型),而且数量有限,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少年儿童特点,不受少年儿童喜欢。有调查表明,我国少年儿童,主要是城市里的少年儿童,每天看电视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了1个半小时,每天看电视的少年儿童占全国少年儿童的72.4%,电视动画片已经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最近推出电视“黑盒”,用电脑控制电视机,使儿童不能随便去看电视。电视机的普及已有半个世纪,以香港而言,已有超过95%的家庭有电视机;其中不少家庭还不止有一架电视机,以人口平均计算,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电视机在许多家庭中,又有“留级机”这个不雅之名,事实上此种情况,在世界先进国家都存在着,以英国为例,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儿童每日看电视时间平均超过两小时,在许多采取自由开放式教育的国家,留级制度已不存在;但是儿童成为电视迷之后,学习成绩必受影响,则无可置疑。在50年代,多数电视机设有摺合式“荧闸”,并可上  相似文献   

20.
姚红松 《新闻传播》2009,(6):106-106
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像柴米油盐生活必需品一样的精神生活必需品。毫不夸张的说,当今时代进入了视听时代。看电视首要的是看新闻节目。这是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关心自己身边“今天发生了什么事”的好奇心理,当然.人们在寻求满足好奇心理时.是有选择地收看他认为可以知道新鲜事物或感兴趣的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