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闻事业是他一生的追求──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从党的“九大”到“十四大”持续采访过中国共产党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记者,这在中国新闻界刘振英是第一人。有着30年工龄、28年记者生涯的刘振英,以他的创造性工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时事政治报道开拓了...  相似文献   

3.
一天,突然有一个曾经在泥土里滚了20年的男人坐在你的对面:年过而立,身矮,肤黑,眼睛不大,你绝对不会在瞬间把他跟书、跟新闻、跟文化产生联想。然而,等他唇张,你没准吓一跳:‘’别看我矮,我矮得匀称;别看我黑,我黑得透亮;别看我眼小,我小得聚光!”这时,你也许会在揣摸不定中瞥他一眼,心里噙咕:“此生狂妄,自不量力!”是的,这个“狂妄者”就是棒桶。樟境是这样一种人:自中原大地来到新疆戈壁军营,他的心里就贮藏了足够的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誓将今生赌明天!这种自信,使他浑身是胆:无论台上台下有几千双挑剔的眼…  相似文献   

4.
我爱“爬格子”。17年来,各级报刊、电台共采用我所写的各类稿件600余篇。“爬格子”自有“爬格子”的情趣,但更多的还是辛酸苦辣。盛夏酷暑,蚊叮虫咬,汗流浃背;寒冬腊月,坐“冷板凳”熬夜,冻手冻脚,这不能说不苦。花自己的光阴,点自己的“油灯”,“为他人作嫁衣”,有时换来的却是误会和委屈,甚至还传来一些讽刺的言词,这也不能不令人心酸。有一段时间,我心灰意懒了。几乎一年不曾动笔。不过,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感到生活中缺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5.
有机会从北京来到边城乌鲁木齐,慕名前往拜访新疆军区后勤部某分部宣传科长侯恩儒。走进主人整洁雅致的书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墙壁上悬挂的出自侯恩儒之手的几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和形态逼真的中国人物画,果然名不虚传,叫人一饱眼福。新疆书协一位著名书法家曾这样评价他:“恩儒先生的字有如天马行空,随意洒脱,笔锋亦刚亦柔,笔体自如流畅,行书如大河东流,楷书刚劲有力,草书却似龙腾虎跃。”侯恩儒出生在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浓厚的古文化底蕴和前秦文化遗风熏陶养育了他。他自幼受父辈们的影响,喜爱书法绘画,练就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6.
马的劲是什么?是骁勇,是拼搏!张家口军分区宣传科科长刘邦举就有着这样一股子劲。1972年,刚满19岁的刘邦举,一入伍在河北省蔚县人武部当打字员,他常常为新闻干事打印稿件,看着身边的一桩桩新鲜事,经他打印后在报纸上变成错字,他心里很激动,同时偷生一种意念:我也要用按动键盘的手把身边的新鲜事儿写出来上上报。1977年他当了政工科干事后,更坚定了写作决心。一年下来,手稿整整码了一人高。他相信几分开水便有几分收获。终于有一天,他的第一篇报道《三凰引凤过深山》在地区报纸发表。第一次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他不懈地追求。19…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同,一个业余通讯员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能多一点“产出”的通讯员。首先得思想坚定,其次要摆正位置;第三,对可能的嘲讽要不屑一顾;第四,要讨得家人的不那么反对,像我爱上爬格子,不仅帮不了妻子做家务,而且连孩子的功课也不能很好地关照过问,而且有时一些稿子发了,连邮寄费都补不回来,像我在中央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些宣传分局或公安处做出成绩的稿件,就收不到稿费(因为这类稿件一般就不寄稿费),再说,我还常常让妻子帮我寄发,少不了花费精力,但好在妻子还能理解我,没撕过我的稿子;第五,要…  相似文献   

8.
傅晓影业余爱好甚广,琴棋书画样样都行。会弹琴,会敲架子鼓,单位举办文艺晚会,他多次当主持人;政治部主办纪念抗战胜利书画展,他的一幅碳画让很多人吃了一惊;在新闻报道上,他还是个多面手,因此,大家戏称他为影视文“三栖明星”。当然,成为这“三栖明星”,符晓影是费了一番苦功夫的。不信,请先看看他的摄影傅晓影出身摄影世家,打抗战那时起,他爷爷就开照相馆,他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也搞过新闻摄影,他自小就跟父亲一起学摄影,故取名为晓影,即通晓摄影的意思。提干第一年,他便积攒工资买了一部“傻瓜”照相机,拍出的照…  相似文献   

9.
当投递员时,便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看报之余,竟然摸索着写起文章,偶有“豆腐块”见诸报端。“爬格子”几年,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品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因祸得福喜遇知音四年前,我的一篇见报稿件引起一点风波。正在我为此烦恼之际,遇到了县司法局的宣传干事符锁琪。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他,他分析后认为这是一场误会,劝我消除误会,振作精神,坚持写作。尔后,他又帮我向朋友作了解释,最终消除了误会。通过这件事,我和符锁琪相识了。符锁琪是个小有名气的“土记者”,每年有上百篇  相似文献   

10.
风雨人生三十五,事有成业已就。南京军区某部宣传科科长肖昌价近10年来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花之韵》(著名作家秦牧生前曾为之作序),报告文学集《浪击兵营》、《泅湾湖风采》,理论文集《科学文化是第一生产力》等书;他创作的《淮河战歌》等三部电视短剧被搬上荧屏。他采写过刘少奇、陶行知、康克清、江上青、刘吉、韩静霆等知名人士的传记文学、长篇访谈录。目前,他的又两部专著《邓小平风格论》、长篇小说《乡是》即将面世;他撰写并被报刊和内部采用的近百篇政工研究文章,使他连年被军区、集团军评为先进个人。他是从写“本报讯”起…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相声如果不关注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反而是一种虚伪,也不可能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易木 《声屏世界》2001,(7):45-46
在宜春市的广电系统中,欧阳美媛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极好的人缘.这不是因为她担任了什么重要的职务,处在什么显赫的位置,而是她三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广播电视战线,对广播电视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与广播电视战线的很多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欧阳美媛1968年参加工作,从广播站播音员干起,到记者、编辑,广播电台台长,现在是宜春市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科科长、市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兼任宜春广播电视报常务副总编.她以岗为家,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79年春天,我冤案平反以后,由于过度疲劳等原因,旧病复发。在治疗和休养期间。单位党组织十分关心我,叫我安心疗养,不要考虑工作,可是我整天闲着,心里很不好受,今后怎么办呢?熟知我的人跟我说:“拿起笔写作吧”。我清楚自己的功底,也深知手写字变铅字的困难。何况我身心不佳,天天服药,头脑昏沉沉的,能写什么呢?“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个支撑点呵!”妻子说:“就写写吧,即使不能见报,常写写,对将来工作是有益的。再说,通过看书、学习、写作,你的生活也会丰富和愉快些。”言之有理,我决心拿起笔试试。  相似文献   

14.
15.
李军作为首批走进军校大门的学生官”.却对基层有着特殊的情谊。自打他当上宣传科长,他的心仍然常系着基层连队,并能结合工作搞报道,以报道更有效地指导连队工作。他说得好:“基层是田野,我们的希望在田野里。”若找李科长,在机关内常常找不到他。他去哪里了?肯定在基层。不论在@士宿舍里还是在训练场上,他总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他善跟每一个战士进行畅快的交谈,了解战士们的所需所求、所想所爱、所忧所愁。基层连队缺少文体器材,而上级拨下来的经费又有限,他就教连队积存报纸,留下牙膏皮,每人少抽一包烟,大家都节约一…  相似文献   

16.
某师地处大别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一般人看来,这里不是出新闻的地方,更不是产新闻人才的地方。然而,近几年该师不仅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人才辈出,两名新闻干事被调到军队报社当了编辑,5名新闻干事被调到集团军机关工作,10多名报道员回到地方当了报社编辑、记者以及党和政府部门的专职新闻干事。在这些人才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们,甘为他们做人梯的人,他就是该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韩强毛当了3年多政治部副主任和2年多宣传科长,在此以前,他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战士写到干部,从正排职干事写…  相似文献   

17.
留心的读者,近两年会在《解放军报》、沈阳军区《前进报》等报刊上发现署有张先芳名字的新闻稿件,而且有些稿件还堂而皇之地占据了报纸头条位置。笔者是张先芳的直接领导,在这里可以向大家披露两点内幕:其一,张先芳决不是什么窈窕淑女,而是一个身高1.80米的典型山东大汉,所以决无因报刊编辑怜香惜玉而受特殊关照的可能;其二,张先芳是我们报道组新闻采访车的驾驶员兼打字员,每年行车都不下几万公里,打字不少于10万宇,再加上“年产”三、五十篇新闻稿件的“文绩”,我想读者朋友不难得出结论:张先芳这小子是个人物。199…  相似文献   

18.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膀阔腰圆的汉子,一个善长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军事干部,还是一个“爬格子”的能手。几年来,他以笔为犁在国防的绿土上辛勤地耕耘着,先后在币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800余篇,其中有30多篇稿件获奖,多次被上级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他就是平度市人武部军事科长王琳格。“激情并不是暴雨,它是烈火,是心中燃烧的烈火。”王琳心中就有这么一团烈火,这是做为一个业余报道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了它才能热爱报道工作,才会用真心去写作,会汇歌火热的民兵预备役生活。“在写稿中找问题通过宣传促工作,”这是王琳写稿的…  相似文献   

19.
弹指23年,他写的内部材料不计其数。无法署上他的名字;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稿件数百篇,可他连个剪贴本也没有。他用自己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一条写作之路,也给自己写下了一部发人深思的“无字书”。当兵的初衷只是要在大学校里锻炼成长,压根不敢有什么奢望。然而,当兵第二年,他就被挑进了团报道组。知识的贫瘠,着实让他饱尝了一阵子“赶鸭子上架”的滋味。一到报道组,他看到啥就写新闻,想到啥就写言论。封封退稿信不仅未曾动摇他写作的决心,反而成为他发奋进取的动力。他认定:“既然干了这一行,即使自己是一只笨鸭子,也得扑腾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发表具有鲜明沂蒙老区特色的新闻照片近千幅。其中,有的作品在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展览过。去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载入了《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他叫王玉,是某师战士摄影报道员。当笔者问及这位同行成功的“秘诀”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几年间我搞摄影的体会就是紧紧地“哇”住了沂蒙老区的特点。诚者斯言。当你看家王玉那厚厚的六大本剪报时,就会觉得,几年来,他发表的近千幅摄影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沂蒙老区特色。和他细哈,又知他不仅仅只是“抓住了当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