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从阅读心理上来说,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章一波三折,使得文章富有波澜呢?要写出事件的波澜,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第二,要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第三,尤其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往往不只用到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常用的叙  相似文献   

2.
<正>【导语】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潮有涨落,草有枯荣,这是自然界的变化;祸福相依,乐极生悲,这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人世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体现,只有写出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从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说,"文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叙事波澜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写出事件波澜”的意识; 2,总结出三种写出波澜的方法,并运用到续写中,训练想象、求异等思维; 3,通过续写波澜情节和构思整篇波澜的训练,以提高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 4,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是叙事波澜的源泉,培养辩证看待复杂事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阅读对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广泛地阅读并背诵,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和素养,才会自主写作,即“厚积而薄发”.同时,学生只有以广泛的阅读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才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要写出趣味、写出波澜,才能吸引人。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一课本的"表达交流"《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中,写到:"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应当写得波澜起伏,即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常见的技巧中,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悬念":"欣赏戏剧、影  相似文献   

6.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价值观初步形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重点之一,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感知事物、体验情感的能力,提升其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升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写作的泉源,这无疑为学生作文指明了方向。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涵丰富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生活体验过程,因此,针对学生对事物好奇心强烈的心理特征,提出培养阅读能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又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春妍 《考试周刊》2011,(54):69-70
写作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教程对我很有启发:是不是记叙文的写作才讲究波澜?其实议论文也需要"波澜"。我们天天让学生去套那几种论证方式——并列、总分、对比……他们怎能对文章产生激情,更别说挖掘出文章的本质和灵魂了。由此看来,要想写出好的议论文,也要大兴波澜,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探求底蕴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现代社会人文观念构成的多方面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徐晓宁 《现代语文》2010,(3):120-120
“写出事件的波澜”是这次作文的写作重点,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实验:A班详细地指导,除了书本上指导的重点外,还补充了诸如误会、意料之外等等生动波澜的写法。B班没有作任何指导,让他们自己阅读书本内容,自己寻找课外有关事件波澜的文章,自已去体会、感悟。  相似文献   

11.
“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如此。想一想,一篇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波澜,谁会喜欢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有意识地写出一点波澜。那么,写出波澜的方法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技巧,只有通过观察、阅读、感受全面的去认识生活,才能写出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很多同学采用记叙一件事的方式来表现主题。在这部分同学中,有的人的文章让判卷老师心甘情愿地打高分,有的人的文章却让人无法不吝惜分数。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没能写出事件的波澜。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怎么写出事件的波澜。  相似文献   

14.
写章如果平铺直叙.死气沉沉.就会使读生厌;如果波澜横生、跌宕生姿,就能激发读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这也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接触到不同的事物,并从中汲取知识。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只有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技巧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本文针对微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阅读的目的大致有三点:扩大词汇量,获取文化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三个目的处理得好,会相互促进:处理不好,会影响阅读效果。怎样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呢?我的体会是注重方法,提高能力。只有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方法上,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一、目标锁定1.运用一些特殊的叙事方法和技巧写出事件的波澜。2.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写出事件的波澜。3.借助想像与联想,通过添枝加叶写出事件的波澜。二、能力阐释1.于平淡处显波澜的能力。“溪水因山成曲折,山溪随地作低平。”要写好一篇叙事记人的文章,首先要能从平凡的人物中发现不平凡处,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细波微澜。例如斗蟋蟀算得上是乡间的一件平常事,但在蒲松龄眼里却显得那么的惊心动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洪波涌起。且看其中的一段虫鸡相搏的场面:在小虫战胜“蟹壳青”后,突然一雄鸡来…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这一要求,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尝试运用"亦真亦趣"的训练指导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吴颖 《现代语文》2006,(8):106-108
语言单位识别、句子理解和语篇理解是汉语阅读的三个不同的层次.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人们尝试着用全新的理论和观点来探讨有关阅读的方法和训练技巧.从根本上说,阅读能力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能使阅读者从文字中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对于听、说课来说,阅读课更重在课堂训练,也可以说只有通过专门的阅读训练才能学会阅读,才能真正具备阅读的能力.随着阅读理论的不断完善,阅读训练的方式有必要不断地更新.在第二语言阅读课程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树花 《教师》2014,(33):65-65
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让课堂充满自主学习的氛围;只有充满乐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新的阅读学习观,只有学生自己懂得了自主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