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9,(3):76-76
据2008年9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9月13日电,包括首次发现降胆固醇的斯他汀药物的日本科学家远腾明在内的五名科学家,因为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于13日获得素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艾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  相似文献   

2.
苏军 《上海教育》2014,(31):60-60
邻国又出新闻了,前不久,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同时获此项奖,多少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但一张统计数据,倒也很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必然性。据悉,自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物理学奖以来,包括日裔学者在内,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自2000年来多达14人。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改变引进他国技术的做法,把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为立国基础,转“收割型”为“播种型”.现在,当年播下的种子已破土发芽.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科学教育,这和日本频繁获得诺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日裔美籍)三名日本科学家.从1949年京都大学的汤川秀树拿到日本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至今,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已高达22人.其中获物理学奖10名,化学奖7名,生理学或医学奖2名,文学奖2名,和平奖1名.  相似文献   

4.
据2008年9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9月13日电,包括首次发现降胆固醇的斯他汀药物的日本科学家远腾明在内的五名科学家,因为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于13日获得素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艾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  相似文献   

5.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09,(14):40-41
有消息说,2008年诺贝尔奖最大的收获者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因为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小林诚,以及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名古屋大学校友。都曾在名古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再加上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名古屋大学教授野依良治,名古屋大学已经成就了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一所大学是如何成为研究人才培养沃土的?带着问题,记者来到名古屋大学上海事务所采访了名古屋大学副校长渡边芳人教授。  相似文献   

6.
赵阳阳  吴伟 《物理教师》2009,30(6):50-51
获得诺贝尔奖是国际上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至今科学史上获得诺贝尔奖次数最多的家庭乃是居里家族,一家4口人获得三次诺贝尔奖,即一次物理学奖,两次化学奖,可谓诺贝尔奖“专业户”,同时他们多次获奖的经历对我们的物理教学也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式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籍华裔学者崔琦、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于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能够揭示有关物质的内部结构以及动力学原理的更多信息,可能会导致微电子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崔琦是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他1939年生于中国河南省。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物理学教授执教至今。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另五位华裔科学家是:杏林道和林棉…  相似文献   

9.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02,27(4):43-45
从 190 1年到 2 0 0 1年的 10 1年间 ,诺贝尔医学奖共颁奖 92次 (1915年至 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 ,192 1年和 192 5年评奖委员会认为没有合适的成果而未评奖 ,194 0年至 194 2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 ,有 2 0个国家 (按获奖先后顺序依次是德国、英国、丹麦、苏联、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瑞士、瑞典、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荷兰、美国、匈牙利、阿根廷、葡萄牙、南非、澳大利亚、日本 )的 175人获奖。在诺贝尔奖走过百余年历史的时刻 ,回顾其方方面面 ,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1 要获得诺贝尔奖需要科学家具备科学家气质科学家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新一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一一揭晓。颁奖盛典奖在本月初在瑞典举行。获得化学奖的是日本学者下村修(中)、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右)以及英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3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全世界犹太人口有两千万,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将近200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至今仅有8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他们获奖的科研都不是在中国完成的。从两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来看,犹太文化与中华文化至少在注重家庭教育上是一致的。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更多的原因恐怕是教育方法与理念不同。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会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落脚点是"学知识";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侧重点是"提问题"。表面上看是问题不同,实质上是理念差别。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造就了上百名诺贝尔奖得主的灵地。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又眷顾英国人,奖给了英国的神经科学家约翰·欧基夫和挪威的两位科学家。至此,大约有6300万人口的英国,已有10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22日,第8届“蓝色星球奖”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获奖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另一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鲍尔·埃里克教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摘取这个大奖,也是曲格平先生第三次获得国际环保大奖。“蓝色星球奖”是由日本旭硝子基金会199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授予在环保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名科学家或团体。旭硝子基金会设立此奖的目的是,弥补诺贝尔奖没有环保奖的缺憾,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有识之士都来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蓝色星球奖”的奖金和诺贝尔奖一样,是96万美元,评…  相似文献   

14.
论创新教育——从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英  毛霞 《教育探索》2001,(4):14-16
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能力的标志。一个国家从立国到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所需要的时间,据对前苏联、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的统计,平均需要37年。美国从1901年至1939年有14人获奖,从1943年至1997年则有170人获奖。从总体上,美国占到了迄今为止全部诺贝尔奖的41%犤1犦。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当然,获取诺贝尔奖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未获诺贝尔奖的原…  相似文献   

15.
徐星 《上海教育》2014,(35):33-33
1972年至今,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共有8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7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位获诺贝尔化学奖,几乎是每五年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所仅有3000多名在校生的高中出产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与澳大利亚全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样。全美国甚至全世界再没有第二所高中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卢瑟福与诺贝尔科学奖“人才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2 0世纪来说 ,诺贝尔科学奖的设立和颁发 ,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百年间 ,全世界先后有 45 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成为 2 0世纪的“科学精英”和“顶尖大师”,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中间 ,英籍新西兰裔科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不仅由于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贡献荣获 190 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且在造就大量优秀科学人才方面 ,创下了个人培养诺贝尔奖科学家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在他的培养和指导下 ,他的学生和助手中十多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从而在诺贝尔奖史上形成了一条奇特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7.
《甘肃教育》2007,(10S):F0004-F0004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创建于1891年。这所私立大学的宗旨是“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迄今为止,它已培养了15700名学生,其中有22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有大批人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各种科学学术奖项。在2001年全美大学综合排名中加州理工学院名列第4,它被誉为美国一流的科技理工类学院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5,(35)
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屠呦呦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青蒿素.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茫茫 《大学生》2012,(22):62
2012年10月,诺贝尔奖医学奖名单出炉,得奖者是两名同样在干细胞研究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和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这两名获奖者虽然年岁相差甚远,工作地点也远隔重洋,但他们却巧合地拥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那就是都被称作"最差学生"的曾经。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是最具世界影响的权威奖顶,获得诺贝尔奖是合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那么;诺贝尔奖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瑞典化学家阿尔费雷德·诺贝尔谈起.1833年,诺贝尔出生在一个瑞曲机械师家庭,幻尾随父亲移居俄国,15y以后又而往意大利、英国、法国和美国来学,成年后回到父亲在俄国圣彼德堡丹0的工厂工作.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个机船师,却对化学实验请有独表,尤真喜欢研究火药.人鼓是中国艺代四大友明Z一.13世纪,W药通过阿拉怕人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