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04年6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解密的一万余件宋子档案里,披露了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写下的遗嘱。  相似文献   

2.
在2004年6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解密的一万余件宋子文档案里,披露了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写下的遗嘱.……  相似文献   

3.
4.
日前,蒋家第四代蒋友梅发律师函称婶婶蒋方智怡擅自处理蒋介石、蒋经国日记,有损蒋家其他继承人的权益,由此引发遗产及版权争议,致使《蒋介石日记》出版计划中断。两蒋日记的归属问题引起家族内部矛盾,也引起政界和学界高  相似文献   

5.
在蒋介石死后20周年之际,最近台湾商周文化出版了《蒋介石评传》(上、下)。此书由台湾著名的史学家汪荣祖与有名的批评家李敖联合撰写。李敖在台湾有蒋介石学术权威之称,曾因痛恨蒋介石而坐过多年牢。 全书共分12章,以时间为序,每章分若干节,以专题为主,书中旁征博引大量原始珍贵文献,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该书序言称:“我们称之为‘评传’,不仅对传主持具批评之眼光,而且意在力求史料的完备,考证的详尽,解释的圆融以及叙事的明晰……。”  相似文献   

6.
和同时期的“灰皮书”不同,这套送审样书的封面是浅蓝色的。毛泽东批示:“五千册太少,应出一万册。”  相似文献   

7.
“史迪威事件”作为直接影响到抗战后期中美关系演变的重大事件,历来受到研究的关注,有关的述颇多。本则拟从蒋介石的日记出发,参照其他相关史料,勾勒蒋介石本人对史迪威使华态度之嬗变过程,并探究其缘由。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深夜,宁波城防司令部的部队出动了,荷枪实弹,将《宁波晨报》编辑部团团围住,对着大门架起两挺机关枪,全副武装的士兵冲进去,把编辑记者赶到一间房子里,然后逐间逐室地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风景──读《中外遗嘱大观》房向东写遗嘱,大多的情况下,是在生命之烛将要燃尽的时候,是将死之人对世界的最后牵挂。人的生存各个不同,人的死亡彼此有异,人的遗嘱*自然也各呈特色。而惟其写于将死之时,内容仿佛格外真实,心情似乎格外沉痛。无论如何,遗嘱出...  相似文献   

10.
说老实话,我没有想到,陶涵先生会写出这样一本颇见功力的蒋介石传记。《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美]陶涵著中信出版社定价:68.00元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陶涵先生原在美国国务院中国科工作,退休之后,成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应哈佛大学出版社之邀,正在撰写蒋经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之人生观>(下称<蒋>文)是张季鸾"三骂"中的代表作.该文因其针砭对象的特殊、论证的严谨、语言的华丽,成为我国新闻评论教学中的经典案例,不少教材甚至予以全文转引,但对其所做的分析多局限于文本,脱离了历史语境,故其阐述难免有失偏颇.基于此,本文以"同情之理解"的历史态度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2.
《被背叛的遗嘱》是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新著。这是一部关于小说的艺术、欧洲小说的渊源、小说与音乐及其他姐妹艺术、小说与存在智慧的作品。作者赋予它小说的框架,让小说、回忆录、音乐评论、艺术札记、哲理随笔、翻译研究、名词释义等分析元素穿插其中,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为一体,以全然个性化的言说方式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境况。无疑,这种自由的写作方式给那些有洁癖的文体学家带来了难以归类的困惑,却因其“将文论式的思索引入小说”、由评论中洋溢出文学性而消弥了作家与评论家长期的对立,使精神的自由本质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24日,是父亲邹韬奋离开我们60周年。正在想,编了多年《韬奋年谱》,应该在60周年纪念时反馈给社会写点什么。巧的是,我有幸得到一份与公开发表的《邹韬奋先生遗嘱》不同的“遗嘱”。很值得书写报告大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淞沪抗战战略,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开战之初,甚至开战之前,中方就有改变日军作战轴心,即改日军南下为西上的战略意图。一种观点是否认中方有这种企图。其间,也有的学者取折衷态度。意见歧出,关键原因是第一手资料不足,而只能对现有史料作不同的解读。今年,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又进一步公布,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遗嘱趣闻     
1885年,一位法国银行家的遗嘱中有这样一条:“我的继承人必须从我留给他的巨大财富中分给我本人两万法郎,这些钱应当与棺材一起放进我的坟墓。”贪婪的继承人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下葬那天,他在棺材的扶手上系了一张两万法郎的支票,支票为记名的,死者的姓名用大写字母写上。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一部很奇特的书,书名叫《多棱镜下的蒋介石》,真是大开了眼界。这部书的《序言》向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那就是说,蒋介石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历史上的功臣,还是罪人?至今尚未有定论。因此,作者认为这样对待蒋介石很不公平,说是“盖棺不能论定,入土亦难为安”,并说:“我们以往在论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时,不少观点有失偏颇。”于是,他们更“努力将蒋介石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还其历史的、真实的本来面目。”而且,他们还颇有自信地说:“有一点理直气壮,本书所引用的史料,‘无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18.
遗嘱风波     
前不久,朝阳区法院接到一件棘手的民事案件. 辖区赵大爷去世,再婚的老伴徐大妈拿出一份赵老生前的遗嘱,上面明确写明房产是老人留给自己的.由于房子耍拆迁,涉及的财产数额可观,赵大爷的子女对遗嘱提出质疑,双方矛盾激化,诉诸了法律.  相似文献   

19.
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庆与表爷爷九十岁诞辰是同一天。离这个日子还有一段时间,我意外地收到表爷爷一份与众不同的遗嘱。那一天,我正在为筹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忙得不可开交,小表弟邱兴华风尘仆仆赶来,把一大包东西亮在我的面前:“这是我爷爷的遗嘱。”我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摸起电话要县公证处,小表弟十分果断地制止了我:“无须联系公证处,放在档案馆里顶合适。”接着,他转述表爷爷的临终嘱托:“你老萧表哥是个老档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与CC系在《中华民国宪法》下的权力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皓 《历史档案》2008,(2):120-129
1947年1月1日,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宪政体制。1948年3月至4月,召开行宪国民大会,正式推行宪政。学术界认为,这是美国要求“民主”的结果,是国民党为了在政治上挽救即将崩溃的统治。这很有道理。不过,笔者认为这也是蒋介石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演变的结果。CC系本是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