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董正一 《成才之路》2011,(30):I0016-I0016
1911年,新文学倡导者刘半农,有一次为了编一本“骂人专集”,便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公丌征求各地骂人方言。语言学家赵元任看到这则启事后,一时兴起跑到刘半农那里,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方言把刘痛骂一顿。稍后,周作人也来用绍兴土话对刘半农大骂,尔后扬长而去。后来,刘半农去教室上课,又被粤、宁等籍学生用土话数落一番。一连几天,刘半农处处挨骂,被弄得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2.
刘斐 《少年读者》2008,(11):37-37
刘半农(1891——1934),江苏省江阴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曾为北京大学教授,还做过编辑工作。他创作了许多诗歌集,如《扬鞭集》、《瓦釜集》等。  相似文献   

3.
报章上有文说,刘半农于1923年创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这是不确切的。“她”字确实是刘半农首创,但是,第一次出现在他1920年写的一首诗中。刘半农原名复,1891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34年谢世。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  相似文献   

4.
刘半农文集     
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中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相似文献   

5.
刘半农造字     
20世纪初,白话文兴起,再加上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潮,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逐渐频繁起来。可在当时,凡是第三人称统统都用一个"他"字,所以语言表达极为不便。诗人刘半农便灵机一动,萌生了造一个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想法。1918年,刘半农把这个设想告诉了周作人。周作人听了也很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二、二三年之交的六、七年时间里,曾经出现过新诗创作的第一次大繁荣,诗人众多,风格纷呈,作品累累。这种兴旺局面的出现,首先当然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文艺观的束缚,促进了诗人们思想的解放;其次也与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积极地从事新诗理论建设分不开的。进步的文学理论推动和促进文  相似文献   

7.
刘半农(1891-1934),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早期的诗歌作品富有反封建精神,模仿民族形式;后期思想趋于保守。曾留学法国,专攻语音学。 1917年刘半农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最早采用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她”,以取代过去习惯用的“伊”。1918年8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杂志第五卷第三号发表史特林堡的《改革》译文,在前记中写道:“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  相似文献   

8.
民国二十三年,是北伐成功以后,较为安定的一年,国家正走向建设之道。文坛上,小品文大为流行,新刊物的出版,更是风起云涌,一时有杂志年之称。几次的文学论战,真是热闹非凡。然而最轰动的,莫过于语言学家刘半农的英年早逝,为学术而牺牲一事了。刘复,原名寿彭,民国元年在上海定居后,改名复。初字半侬,有时亦署伴侬或瓣秾,后改字半农,晚号曲庵,笔名有海、L君、含星、寒星、范奴冬女士等,江苏省  相似文献   

9.
刘半农(1891—1934),又名复,江苏省江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一生是很短促的,但他不论在早年从事的文学创作和翻译方面,还是在中年才开始的语音语言学研究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留下的不少著作和科研成果,对后世的学者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对父亲毕生从事的学术活动了解得不很多,他在世时我们还年幼,因而他生前的一些往事虽至今仍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但谈到认识,局限性就很大,令我们深以为憾。  相似文献   

11.
中唐天才的年轻诗人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冷艳的风格,尖新精巧的诗句,瑰丽怪奇的意象,屹立于当时百花争艳的诗坛,形成卓绝一时的长吉体。它像一颗明亮的慧星划国诗国的天空,光芒四射,在中国诗史上的影响,长期不衰,学李贺诗风者,代有其人。中唐的诗人张碧、庄南杰、刘言史,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宋代的爱国诗人文天祥、谢翱,元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年初,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很打了几次大仗”的刘半农,被北京大学派往欧洲留学,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治学生涯,从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一跃成为刻苦攻读的学者。这成了他一生中一个突出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依,后改半农,晚号曲庵,江苏江阴人。在“五·四”时代,鲁迅称他为《新青年》里的战士,“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1912年初春,他来到上海,以译著维持生活,曾在上海实业中学和中华铁路学  相似文献   

14.
陈绚 《文教资料》2010,(2):87-88
刘半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新诗、散文及杂文,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并不为人所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国音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支持刘天华的音乐事业,使其取得巨大成就;积极引导刘北茂继承和发扬刘天华遗志.并最终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大师,等等,这些都是刘半农对中国音乐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刘半农的音乐研究方面入手,共同追忆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刘半农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兼理论家和学家于一身,是中国新诗诗体改革的急先锋,是极富开拓精神的诗人。刘半农涉足诗坛是从外国散诗的翻译开始的。他是中国第一个译介外国散诗的译,也是中国的散诗理论的先驱和创作。  相似文献   

18.
19.
<正>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曾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翻开刘半农的朋友圈,有比鲁迅资历都要老的钱玄同,有北大校长蔡元培,有文坛巨子鲁迅、徐志摩,有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还有把音乐作为副业,却大放异彩的赵元任。刘半农和赵元任曾在成立的数人会时,说到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无疑,这些大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时,曾专门比较过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说道:"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