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月1日,《都市快报》正式创刊。创办两年来,《都市快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工作,坚持主流报纸的品位,以良好的媒体形象、独树一帜的版式及简洁明快的报道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快报创刊第一年发行即突破20万份,现在发行量已超过40万份;杭州市区单日零售目前突破17万份,占全市报纸日零售量的55%,成为浙江省报业日零售量最大的报纸。广告营收高速增长,从  相似文献   

2.
1999年1月1日创刊的《都市快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据最近一期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都市快报》居全国第二,浙江第一,日发行量154万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都市快报》又是如何凝聚读者的呢?通过对最近3个月《都市快报》的阅读,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版面、内容、文风、互动和采编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孙斌华 《今传媒》2004,(6):18-19
2003年9月,一张以追求纯粹的新闻为理念的报纸开始切入上海报业市场,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新闻“早餐”。她追求“新闻、新闻还是新闻”的理念,“严肃、负责、大气、主流”的风格,着眼于打造“上海最好的报纸”。这就是2003年9月18日呱呱坠地的新《青年报》,她的啼哭声划破了上海报业的那份寂静,也搅动了上海的报业市场。今年9月,在上海文锦大厦11楼,《青年报》执行副总编辑郭煊向笔者阐释了这份理念背后的智慧。以真正的新闻撬动上海的报业市场问:《青年报》已经改版一周年了,一年来,《青年报》在上海报业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您认为这些成功从采编方面来说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从报纸意义上来讲,目前还不能说是非常成功,因为现在不像以前办报纸,做出来了一张报纸,市场接受了就是成功。现在的报纸成功还包括品牌是否达到了预期,采编队伍是否成熟,占有了多大的市场份额等等。当然还包括一些经营性的指标,如产值,利润等。《青年报》作为报业改革的探索者,更多诉求是通过采编队伍的调整,通过版面内容的扩张,和对新闻全新的阐释,让市场接受我们,得到市场回报。一年来,采编上的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整合了一支比较杂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青年报》是新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份青年报纸。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青年报》已由当初的周报发展成为现在的日报 ,由原来一份报纸发展到目前拥有一个信息网络、两张报纸和三本杂志的规模。现在《青年报》成为上海报业主要传媒之一 ,并在全国青年类报刊中位居前列。那么 ,在《青年报》的发展中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为此 ,本文拟对《青年报》近年的一些发展策略加以评析。一、准确的读者定位为《青年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青年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机关报。过去 ,它一直凭借共青团组织牢牢占领着团员、青年学生这一市场。但随…  相似文献   

5.
不受任何传统版式规则约束,一种以横题为显著特色的全新版式,在杭州报纸开始大行其道.创这股流行之先的当属今年元旦创刊的《都市快报》.《都市快报》面世之始,即以整期报纸无一竖题的面貌,出现于读者面前,不同于以往的版式,以其标新立异与大方得体一目了然,很快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之后《浙江工人日报》等报纸先后采用了这一整版横题为主要特色的全新版式.人秋以来,人们发现《之江晨报》、《经济生活报》、《钱江晚报》等几家省城有影响的报纸,均纷纷选择了这一版式.10月10日的《钱江晚报》,16个版面,只有3个竖题,却有30个碰题的横题;9月29日的《之江晨报》,8个版面,仅一个竖题,却有24个碰题的横题;10月15日重新大改版的《浙江青年报》,也选择了这一版式,每期8个版面,无一竖题.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名的小报联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和吸引读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顾乡 《新闻实践》2012,(10):57-58
作为报纸做电视的尝试,《快报时间》是都市快报制作的第一档电视新闻栏目,201 1年11月8日在华数0频道正式开始日播。2012年1月1日起,《快报时间》开始在浙江公共频道日播;另有每晚5分钟精华版在浙江公共频道播出;还有20分钟的展问版每天在宁波三套播出。  相似文献   

8.
方仁 《传媒观察》2004,(10):13-15
在上海,《青年报》是很受年轻人喜爱的一张报纸。《青年报》伴随上海几代人一起成长,有非常辉煌的过去。毛泽东、邓小平都曾为《青年报》题写报头和题词。《青年报》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达到顶峰。红透长三角,当时发行量最高到了99万份,许多的文学青年是通过看《青年报》,在《青年报》发表文章而成长起来的。但是,《青年报》由于体制等等的原因,也衰落过,甚至在报业市场上被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9.
郑霞 《新闻实践》2006,(4):25-26
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5 年度创新传媒颁奖盛典,日前在上海隆重举行。《都市快报》被评为2005 年度中国十大最具成长性创新传媒。《都市快报》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发展,引来全国同行的关注,并获此殊荣,其原因就是这份报纸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都市快报》在内容创新方面的亮点不断。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八月十六日《南京日报》报道:“《深圳青年报》周末版读完之后,可把报纸当煎饼吃”。“印刷报纸的食用油墨和糯米新闻纸营养丰富,有八种滋味,采用薄膜密封包装,可满足不同口味的读者,又清洁卫生。”而今年八月十七日《扬子晚报》却报道说:“《深圳青年报》周末版可当煎饼吃,误传!”文章说“《羊城晚报》八月十四日消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著名的小报《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者和吸引读者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  相似文献   

12.
4月17日,一份“1997年4月15日出版”的报纸——《青少年参考》报送到了记者的案头:套红、四开.八版.送报纸的郑州大学新闻系学生仇勇开口就说:“可能是一份非法的报纸!”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有几件与青年报业相关的事件还是颇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一是《北京青年报》积极谋求组建报业集团,并已经开始上市辅导,欲成为第一家直接上市的传媒企业;二是上市公司北大青鸟系加速了其在传媒领域的投资步伐,7月份刚刚与上海《青年报》结盟,随即又与《中国青年报》联姻。然而,这些亮点并不能掩饰青年报业整体的危机,特别是在被简称为“三报二刊”(除中央保留一报一刊、各省一份党报一份党刊、各市一份党报外,其余挂靠各级行政部门和部委的报纸一律切断利益纽带,使报刊  相似文献   

14.
《Nhan Dan》(以下译作《人民报》)是一份越南语报纸.是越南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于1951年3月11日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中创刊。并继承了由胡志明创刊的《青年报》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报网互动是当代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也是报纸媒介寻求新发展的契机和必然。《都市快报》是我国较早尝试与网络合作的一份报纸,其合作方式不仅局限于对报纸内容的简单复制或者制作电子版,而是凭借都快网19楼论坛(www.191ou.com)作为自己的网络平台,开辟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市场。报网互动的发展都快网19楼论坛是《都市快报》于2001年投资创办的社区论  相似文献   

16.
《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本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全书不过7万字。这本小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写于1961年,出版于1978年。众多读者时隔20年后,仍记起这本科幻小说,使我十分感动:1998年,先是上海《青年报》“记起”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二十周岁”,来电约我写了《从“小灵通”开始的未来之旅》一文,接着上海《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中文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青年报》等十几家报纸、电视台、电台推出了回顾《…  相似文献   

17.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18.
一份“好看的报纸”的三个定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快报》是浙江省第一张都市报。1999年1月1曰创刊后,当年发行量便达到15万份,2000年发行量达25万份,2001年为报纸创刊第三年,发行量攀升至35万份,其中90%以上为个人自费用户。 一份报纸的成功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在诸如机制、体制、编辑方针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中,报纸的整体定位亦是决定一份报纸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都市快报》的策划阶段,我们为寻找一句广告语煞费苦心,最后定下一句话:给  相似文献   

19.
一月八日,在纪念周总理逝世四周年的日子里,总理故乡淮安县的《淮安报》试刊了。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七日,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中曾亲笔为《淮安日报》题写了报头,并对报纸提出了殷切期望:“你们的报纸,主要应该反映县里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及时交流经验。办好以后,要寄一份给我看看。”此次试刊的《淮安报》,报头用了当年周总理的手迹;在三  相似文献   

20.
《南方体育》曾经一度被看好,但在5年的时间内几经改版后,终于宣告停刊,所为者何?此前,也有几份体育报刊宣告停刊,莫非体育报刊的末日来了?然而,病树前头万木春,就在《南方体育》将要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前,仍有一份名叫《扬子体育报》的报纸“勇敢”问世。作为一份极具个性色彩的专业报纸,《南方体育》的得失值得总结,其他专业类媒体也宜引以为鉴。《南方体育》停刊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