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林公既陛,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中国自禹、箕子以来,食货并重。自明初开矿,四百余载,未尝增银一厘。今银尽明初银也,地中实,地上虚;假使不漏于海,人事火患,岁岁约耗银三四千两,况漏于海如此乎?此决定义,更无疑义。汉世五行家,以食妖、  相似文献   

2.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黑暗笼盖大地,但夜空仍有群星闪烁,龚自珍与林则徐,便是两颗明星。他们是具有革新思想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清醒地看到,西方殖民者对我国进行的罪恶的鸦片贸易,不仅使我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经济危机,而且鸦片流毒全国,严重地危害着全民族的身心健康和道德风气。于是他  相似文献   

3.
龚自珍寻求解救晚清“衰世”的致用途径,借用告子“性无善不善”论,并以佛性阐释,进而倡导“有私”,肯定个性独立,为挣脱封建传统桎梏的个性解放作思想准备,不愧为我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4.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出京后的诗作。其中不少正面咏佛或引用佛学术语的诗作。从诗中看来 ,龚自珍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龚自珍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外佛内儒”的思想。其儒家和佛家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他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相辅而行” ,佛学可以有助于社会的变革 ,国民道德的改造和革命者无私无畏精神的培养。他在《己亥杂诗》中 ,将早年积极入世的情怀升华到一个更为深沉、廓然的境界 ,从中既可看到儒家超然的宇宙观 ,又可见到儒家奋世救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韩愈《进学解》为拟东方朔《答客难》而作,韩愈对《答客难》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从两者之间异同的比较中,可以看到韩愈对三代秦汉散文所作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内容丰富多彩,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种种风貌,反映了民生疾苦和改革时弊的强烈愿望。在诗歌艺术上龚自珍大胆革新,走出了一条诗歌解放的道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风气的开创者,龚自珍在词学上的创作成就一直少有关注,不仅文献缺乏整理、考证,就连系统性研究也难得一见。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填补了龚词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具有开拓意义。翔实严密的考证、独特的批评视角、求新求深的研究意识是该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韩愈写的赠序不少,在他的文集中以“送……序”或“赠……序”为题的文章多达30多篇。他对赠序这种文体的发展是有极大贡献的,这一点为历代所肯定。他对这种文体作了许多探索,  相似文献   

9.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韩愈写的赠序不少,在他的文集中以送……序或赠……序为题的文章多达30多篇。他对赠序这种文体的发展是有极大贡献的,这一点为历代所肯定。他对这种文体作了许多探  相似文献   

10.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时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定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了京师北京.在自谦为龚自珍"同县后学"的吴昌绶所编订的<定盒先生年谱>中留下了这样一笔: "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好奇客,境遂大困,又才高动触时忌;至是(阐)斋先生年逾七旬,从父文恭公适任礼部堂上官,例当引避,乃乞养归.四月二十三日出都,不携眷属兼从,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以行,夷然傲然,不以贫自馁也."  相似文献   

11.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时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定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了京师北京。在自谦为龚自珍“同县后学”的吴昌绶所编订的《定盒先生年谱》中留下了这样一笔:“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好奇客,境遂犬困,又才高动触时忌;至是嗣斋先生年逾七旬,从父文恭公适任礼部堂上官,例当引避,乃乞养归。  相似文献   

12.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诗歌发展到巅峰阶段,并持续200年的繁荣局面.散文的革新、传奇的兴盛和词的成熟,也是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突出标志.尽管自宋代以来,唐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显学;但从总体上研究以诗歌为中心的唐代各体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研究唐诗在与各体文学的交融互动中,广泛吸收他体之长,开拓新变,从而导致一盛再盛的局面的论著,却始终未见.  相似文献   

13.
所谓“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理论基础。方苞的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真正体现了桐城派行文讲究“义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学语文》2003,(2):8-9
韩愈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散文,而“序文”又是他散文中别具一格的珍品。韩愈的长文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气势捭阖;就是几百字的短文也同样写得曲折多姿。《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以下简称《送董序》)就是一例,全文只有151字,却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有一唱三叹之妙。  相似文献   

15.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是龚自珍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游记记叙文。文章通过两次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揭露出国家初露败迹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初露败迹的清醒认知。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初秋"这一意象。龚自珍此文中的"初秋"不同于诗文中常见的"秋"意象,"初秋"代表变革的可能和国家转变败迹的希望。作者锐意进取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就集中体现在此意象的营造上。通过分析此文还可以窥探出龚自珍运用记叙散文映射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唐初贾公彦对《周礼》、《仪礼》所作的义疏涉及传统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在语法方面也时有发明。贾公彦的语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实词和虚词的区分;二、对虚词的诠释;三、对实词活用的探讨;四、对句法的分析;五、对词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王力古汉语字典·序》把"注明联绵字"作为该字典的重要特点作了介绍,但其中所举的"联绵字"例词都是合成词,并且释义与议论多欠允当,这说明现代联绵字理论在实践中行不通。  相似文献   

18.
唐朝多送别诗,韩愈的《送董邵南序》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本文从诗歌的行文背景出发,探究诗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以求得其诗趣,奇文共析。  相似文献   

19.
李壁,字季章,号雁湖居士,眉州丹棱人,宋代著名史学家李焘之子,与父焘、弟(?)一起以文学知名,著述丰富,蜀人比之“三苏”。(《宋史·李壁传》) 李壁撰写的《王荆文公诗笺注》是现存仅有的几种宋人宋诗注本之一。这部书因其注释翔实、见解深刻,并因注文中收采、保存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资料有些已经亡佚。这样的古诗  相似文献   

20.
中西的话语体系与批评方式虽判若秦越,但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亦无不有。从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散文批评家比较关注文法、文势、文气等具体的文本研究,也颇为关注与作者、时代相关的文化研究,对批评者自身的感受则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