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联和南斯拉夫民族政策失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虽然民族问题是其共同诱因之一,但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点:在联邦问题上,苏联的高度集权和南斯拉夫的过度放权,都们高了绝对分权的原则,从而使联邦制陷入危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苏共中央忽视民族因素,在其决策机构排挤民族干部,造成对立情绪。南共联盟则实行党的联邦化,造成民族主义的泛滥;在对待主体大民族问题上,苏联过分突出俄罗斯民族,南斯拉夫则削弱塞尔维亚民族,都产生了消极后果;在民族的产生及消亡问题上,苏联人为地消灭和同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共同体”,促进国家的一体化。南斯拉夫则依靠行政命令制造新的民族,主张多元化,否定“南斯拉夫主义”。这些作法均违背了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终因未能把握好处理民族问题的“度”而殊途同归,导致了联邦的解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运用合力论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民族问题、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以及外部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有问题,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从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吸取一些教训。  相似文献   

3.
南斯拉夫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伴随着铁托创建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迅速解体,境内民族战乱造起。旷日持久的内战,不仅使南斯拉夫人瓦身受其害,也影响了欧洲稳定和世界和平。南斯拉夫的解体和战乱有其深刻的国内外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实陈传金1992年4月2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第三南斯拉夫)的成立,标志着第二南斯拉夫(1945年建立)的彻底解体第二南斯拉夫解体以及后来的民族战乱的根本性原因是民族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一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由十五个共和国组成的松散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同年,另一个具有相当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也分崩离析,又战乱不止。比较苏、南的体制,我们发现它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顶上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换上了俄罗斯三色旗。列宁亲手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这样宣告了终结。苏联解体来势迅猛,世界震惊!一个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毁于一旦?苏联剧变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国际根源。其中,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矛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认识引起苏联解体的民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苏联解体极其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苏联曾经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国,是战后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民族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公认的焦点问题,也被认为是直接引发苏联国内紧张局势,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之一。强制性民族迁徙,是苏联在自身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行的一项民族政策,正是这项民族政策直接埋下了民族冲突、民族仇恨、导致国家解体的祸根。今天,我们重新对这一政策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但有利于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精神要义,而且对于现时期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民族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联是一个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国家体制的失败。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严重地违背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规律,粗暴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导致苏维埃联邦制的极度扭曲,以致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9.
<正> (一)、南共联盟的解体及南斯拉夫的严重危机 南共联盟成立于1919年,起初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1920年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苏南冲突后,又把党的名称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简称南共联盟。南共联盟是第一个从苏联的辐射圈中摆脱出来的工人阶级执政党。自1948年始,以大党自居的苏联共产党,利用其操纵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发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围攻南斯拉夫的内外政策,并横蛮地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这时,南斯拉夫国内又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的历史虽然并不算长,但在它短暂的历史上却数经风霜,三度离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南斯拉夫诸民族均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王国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国家联合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实行君主独裁统治,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被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占领和瓜分。第一个南斯拉夫解体.为反对法西斯的统治,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响应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号召,举行武装斗争。各族人民在战斗中加速了联合并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1945年5月,南斯拉夫全部国土得到解放,同年11月宣布成立联邦制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二个南斯拉夫。1990年后,在苏联东欧剧变风潮的冲击下,南斯拉夫宣布实行多党制,各共和国纷纷独立,第二个南斯拉夫解体。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被称为第三个南斯拉夫。本文不揣浅陋,拟对第二个南斯拉夫(以下称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做一剖析,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1991年,苏联解体由一个主权国家裂变成了十五个主权国家,相应的,中亚五国取得独立。关于苏联解体,有学者认为是以分裂为标志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结果。但中亚五国的独立非民族分离主义兴起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历史上其民族自治政府被扼杀,其独立是符合民族自决权和苏联宪法的,是反帝的需要及被动独立。判断民族分离主义不应简单地以结果为标准,而应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46年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重新爆发后,南斯拉夫给予了巨大援助,而此时的苏联却持消极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苏南两国在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南斯拉夫主张战略进攻,苏联则坚持战略防御.这种对外战略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希腊内战问题上.如何对待希腊的内战问题,是苏南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民族主义浪潮中 ,原苏联和南斯拉夫国家解体、民族分离。面对民族分离主义逆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显示出中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两次插手新疆政局。第一次出兵支持盛世才建立亲苏政权,以失败告终。苏联策动"伊宁事变",制造"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分裂政府。在国际国内诸因素影响下,苏联被迫改变对新疆的侵略方针。经过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伊、塔、阿三区和民族军回到中国人手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三区人民的斗争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潮。从这个时候起,方可称作"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15.
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以主要的民族区域为联邦主体,本意是要保证各民族的平等。但在实际上,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大小民族不平等、不同质民族不平等、事实上的民族裂痕为表面上的平等所掩饰等现象。分属不同文化,受不同大国影响,复杂的历史恩怨大大地弱化了联邦制下的各民族对同一国家的认知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国家结构上是联邦制,可在政治制度上却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一党政治集权与一个民族的集权相结合更加强化了三国的内在离心力。三国的联邦制终结不是偶然的,而终结的方式则与各国民族关系的好坏相关。  相似文献   

16.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之需要,不断改变其政策。从“无条件归还”到中苏“共管”;又从武装“保卫”到中苏“共管”;最后出售中东铁路,中国主权大拍卖。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对华政策既有国际主义的一面,也有民族利己主义的一面。而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做法,则是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之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长期实行国家统一指导下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21世纪以来,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已有9个国家从大学自主考试走向统一考试。本文试图对此大规模考试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实施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在事件,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其原因在致有如下为1.长期推行僵化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民主和法制不健全;3.苏共建设上存在严重问题,4.国内的民族矛盾;5.“8.19”事件;6.戈尔巴夫的个人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应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1.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2.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4.坚定  相似文献   

19.
中共提前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9月中共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改变了其一贯的关于革命转变的设想.这固然是当时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尤其是苏联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共在国内建设上需要苏联的援助,而苏联对中共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感到不满.中共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词。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美好。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当之处及苏联的解体对国际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才能找到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