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过《背影》的人,无不被作者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其中,作者用“蹒跚”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步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父亲的个人处境和爱子之情,属于成功的步态描写范例。何为“步态描写”?它是指聚焦于人物脚步情态的一种描写方式,属于动作描写的一种。由于人物的步态往往是人物心  相似文献   

2.
胜利的果实只有大家一同分享,味道才会更加甜美。孟子见齐宣王时,知道齐宣王好音乐,便问他:“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意思是听音乐的时候是自己听快乐呢,还是与众人一块儿听快乐?宣王曰:“不若与人。”意思是自己听不如与大家共同欣赏来得快乐。孟子便由此推及国家治理方面,认为君王要对百姓仁爱,与百姓同乐,才能受人拥戴,使国家和谐,君王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在这一点上,治国与做人是同一个道理:当一个人与另一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现代社会正大力提倡双赢,能与人分享成  相似文献   

3.
本次习作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是想去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如何吸引人,让别人读了也能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本文的小作者就紧紧抓住“海上花园”——鼓浪屿吸引人的几大景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让人读了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对鼓浪屿这个美丽的岛屿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一篇成功的写景作文,当然要突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写出这个景物与其他景物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在小作者看来,鼓浪屿与其他景点不一样的地方不止一处:初踏上小岛时所见的如“绝妙的山水画”一般的秀丽景色,立体…  相似文献   

4.
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人 ,无不被作者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穿过铁道 ,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其中 ,作者用“蹒跚”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步态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父亲的个人处境和爱子之情 ,属于成功的步态描写范例。何为“步态描写” ?它是指聚焦于人物脚步情态的一种描写方式 ,属于动作描写的一种。由于人物的步态往往是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外化 ,所以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充分用好这一“武器” ,以达形神兼备之效。下面就是一篇学生习作中的一个步态描写片断 :“口当口当 !口当口当 !……”下课铃终于响了。…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中的《三棵银杏树》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他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述,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准确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出了银杏树千、枝、叶、花、果的特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又描写了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  相似文献   

6.
裁判亮分     
朱文通过对一个老人集中的细节描画,说明“快活”的真谛在于奉献温暖,但文章略有斧凿的痕迹。万文则通过一个樵夫一生的命运转折,说明“快活”的真谛在于抛开物质欲望,随心随性自由自在地生活,描写较生动,概括性也较好。以上两篇习作的重点似乎都在说明“什么是快活”。姬文就比较活泼,通过三个片段写出了当今中学生所追求所体验的比较“时尚”的快乐,重点在写“快活”本身,生活气息浓厚。据此,给朱同学::分,万同学;"分,姬同学;<分。裁判亮分@黄曼君.NULL.  相似文献   

7.
记“实”写“虚”是写作的两种基本能力。记“实”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它要求对所写的人、事、物、景都能逼真再现,这个目标是通过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写“虚”是指写出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是通过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试着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裁判亮分     
此题易上手,但较难出彩。三篇习作都准确把握了题旨,在立意构思和语言表达方面均有亮点。王轩同学的作文立意较为传统,但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巧妙地通过描写一系列的案物来表现自己的心灵轨迹是作文的一大亮点。姜冲同学作文的亮点在于作者将自己化作“心”“体”分开的两个“人”,通过描写“心”“体”之间的矛盾来表现个人的成长,新人耳目。秦艺同学则更具创新意识。艺术而又生动地再现了项羽和虞姬的生离死别,语言较有感染力,将项羽对虞姬的歉疚演绎得感人至深。综合以上分析,我给秦艺同学打96分,给王轩同学打95分,给姜冲同学打94分。  相似文献   

10.
杨琳絮 《作文大王》2022,(12):42-43
<正>《你可以变得更聪明》这本书曾经被我冷落过,但当我“被迫”看完后,我突然觉得:刘墉这个作家太厉害了吧,把我想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分享吧。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做个快乐读书人”“掌握时间的骨牌”“你有资格玩吗”与“何必再回头”。通过这些,作者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掌握时间的骨牌”,它主要讲了尊重别人与自己的时间,不要拖拉和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我对最后一点感悟最深。  相似文献   

11.
母爱无边     
无声的母爱,不禁让人动容。作者写的是自己的生母——但她却叫她为“大娘”的人。作者以饱蘸深情之笔,写出了令人难忘的母亲的形象。由于乡下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作祟,由于作者是女孩的缘故,想要儿子的父母便从小把她送给了城里的姑姑。于是,作者从小便叫生母为“大娘”。不知是因为从小把作者送给他人的悔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大娘在送作者的路途中,始终默默地、不怕乡间小路的难行,硬是顶着风骑着车,背着沉重的大包,把作者送到了车站。作者写大娘对她“一脸的殷勤”,并且写她对大娘随便数落,而大娘总是任她发脾气,“默默地听着”,最后因所带的包带断裂了,大娘竟然把自己的裤带为她接好,而自己却艰难地回家。作者把大娘对她的爱与她对大娘的不屑一顾的感情作对比描写,怀着对大娘始终没有叫一声“妈妈”的愧疚的心情,回味着“大娘”所做的一切,母女亲情油然而生,流泻笔端。作者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对“大娘”的描写生动到位,外貌特征、动作细节等描写恰如其分,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思想的发展变化也有必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爸爸是小朋友最亲近的人,但最亲近的不一定最熟悉,有些人常常记不得爸爸的年龄、爱好,甚至不清楚他身上的特征。这只怪我们太粗心。傅曼思小朋友却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他的作文《爸爸的眼睛》通过对爸爸的眼睛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真切、感人的爸爸形象,写出了爸爸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教诲,也写出了自己对爸爸的依恋、敬佩和爱戴,总之是写出了父子(女)间的深情。一篇作文由于篇幅上的限制,不可能全面地写一个人,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写他所有的事,所以要选择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地方。傅曼思选择了“爸爸的眼睛”,通过描写爸爸在不…  相似文献   

13.
描写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及自身价值进行艺术表达,使人对相关的人和事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一、动作、语言描写的个性比亚里士多德说过:“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在小说《药》中同是描写“拿钱”的动作,华大妈是“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来的,从藏钱位置,掏钱时间,看出攒钱之难,如拿家珍;而康大叔在刑场外“抓住洋钱,捏一捏”扬长而去。作者用“抓”字,写出其野蛮、凶恶的举止,又用一个“捏”字,表现其动作的熟练。作者通过对“掏”、“抓”、“捏”不同行为的描写,使动作独具个性,惟妙惟肖,神思得兼。在…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废都》是近年来描写文人生活最大胆直露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力图通过对文人们的描写实现自己“还未写出过一部关于城市的小说”,的夙愿。贾平凹自从1986年发表了与现实贴得很近的长篇小说《浮躁》后,又一次远离现实,到久远的山村野地,到自己杜撰的历史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寻找故事本身的快感。如今,作者又一次把目光由远古拉回现实,叙说二十多年城市生活的喜怒烦忧。从《废都·后记》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写作此书时是很投入的:“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上帝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明明是一朵光亮美艳的火焰,给了我这只黑暗中的飞蛾兴奋和追求,但诱我近去了却把我烧毁。”贾平凹的这种写作境界正如评论家、贾平凹的挚友费秉勋所说的,是一种“生命审美化”的境界。写作《废都》带给作者“无法向人说清的苦难”,而其中的故事却流淌着作者的鲜血。  相似文献   

15.
<正>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诗评家众说纷坛。或说是政治寄托,或指为爱情抒怀,近年又有人建议以“泛论”研究无题诗。这些争论的产生,是因为无题诗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绪。本文拟对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的心绪描写作些初步探讨。 “心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然、社会、个人生涯等因素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延续心境。是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的信息在意识中的能动反映。“心绪”一词较早见于杜诗。杜甫的《前出塞》诗中:“磨刀鸣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就是指的这个意义上的心绪。可以说,诗人们用诗歌抒情时,表达出的诗意就已包含自己的某种心绪。李商隐这首《无题》诗的心绪描写的主要特点,在于他把心绪描写作为诗的出发点,把表现心绪作为诗境的最高目标,一切都笼罩于心绪之下。诗歌言有尽意无穷的特点,使其成为心绪描写较好的表现方式。李商隐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最大限度地运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写出了自己复杂的心绪。  相似文献   

16.
《林海》这篇课文,先总说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使人感到“亲切与舒服”。接着,在分述部分,作者对大兴安岭进行了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的生动描写,以及由表及里的丰富联想,一层深于一层地“证实”了兴安岭的确使人感到“亲切与舒服”。描写部分分三层:岭的温柔;林海的壮观;野花的多彩。联想部分分二层:由眼前  相似文献   

17.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8.
周璜忱 《新读写》2011,(4):21-21
小作者吃杏干吃出了乐趣——发现了杏核里的秘密,并用率真的语句记录下来,让读者一起分享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快乐。对食物味道的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层次分明,非常到位。结尾和读者互动,让人看了还真想去尝尝这被作者描述得如此诱人的“吊死干”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理念:《分享的快乐》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并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帮助,而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目标:1.体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感受。培养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2.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流程: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师:(过渡)今天是个特…  相似文献   

20.
《呆气》一文第一段,在援引曾子、孟子的话,谈“勇气”和“正气”之后,作者提出了自己对“呆气”的评论,课本原文是: 但是我意以为非有几分呆气,勇气鼓不起来,正气亦将消散;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非有几分呆气的人也不肯干;“以直养而无害”,亦非有几分呆气的人也不肯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