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宝镄 《教书育人》2002,(18):47-47
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教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之外,还要懂得去揣摩、分析学生的心理。诸如批评学生这一环,里面就有许多的窍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如何来成功地开展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呢?以下是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一、知己知彼,批评要讲究针对性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全班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从了解学生开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每位学生除了共同…  相似文献   

2.
正注意是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人的一切自觉的心理活动都是以注意为基础的,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基础意义,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而且还阻碍、削弱学生健康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研究的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心理的障碍 ,即“师源性学习障碍”。那么 ,在教学行为过程中 ,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一、个性人格障碍教师有特定的职业要求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 :“智如泉涌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  相似文献   

4.
接班三访     
新学年开始,不少班主任惜别了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原班学生,准备接任新班了。接任新班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接带新班要立足于“接”。所谓“接”,就是新任班主任要迎向你的教育对象,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只有尽快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接”要落到实处,就应该做到如下“三  相似文献   

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学会用智慧、谋略洞察学生心理,去管理学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不断追寻有智慧、有效果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趋近的倾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学习的挚友;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开发出来: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这就是说,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等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并且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不言而喻,心理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与基础,了解心理教育中“共感理解”的含义、优势及其对德育工作者的要求与具体方法、原则并在德育中具体应用,可帮助德育工作者摆脱旧有的强制说教的束缚,使德育工作者与学生达到一种内心真正的理解,让德育促使学生身心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乌申斯基(1823—1870年)是俄国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心理学思想。乌申斯基指出,人是教育的对象,“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把握人的身心特点,“只有这样做时……才能从人的本性中吸取教育影响的手段。”为了了解人,教师必须广泛地学习各种关于人的科学,如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地理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宗教史、文明史、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及严格意义的教育史)。因为这些学科都分类地叙述和揭露了教育的对象即人的特性的事实及其相互关系。为了获得教育影响的手段,教师  相似文献   

10.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得先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俄国杰出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注意就是那扇门,一切外部世界进入人的灵魂的东西都通过这扇门……”他们都高度地概括出注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人的储蓄一样,终身享受储蓄利息。”由此可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被承认的需要,如果教师能了解到学生这一最根本的需要,并把它作为重要工作,那么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喜爱,班级管理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创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喜荣 《物理教师》2006,27(10):26-28
笔者在师专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两年了.备课时,我就想设计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中,我可以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课程理论和教学策略来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即学会如何学习和应用知识.当时我思考了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但好像都没有亮点,不够吸引学生,也不能更多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功能.直到2004年下半年,我在指导一位准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奖赛的中学教师上课时(这位教师参赛的题目是“平面镜成像”),突然眼前一亮.“镜子”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课题呀!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每个人紧密相连,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健康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进行了爱心教育的尝试。所谓爱心教育,就是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以情感为突破口,用爱心影响学生的教育。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爱心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一全面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全面经常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实际,我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了解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界都比较认可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提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对于一位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燕国材 《中学教育》2003,(4):3-5,25
在“一论”(载本刊第 2期 )中 ,我从“人是教育的对象”谈起 ,然后依次讨论了“人是他人教育的对象”的弊端 ,以及“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的价值。但总觉得意犹未尽 ,言犹未已 ,故尔操觚弄墨 ,草此“再论”。切望识者不吝赐教。一、什么叫做“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这个命题是由人、自我、自我教育、对象等几个概念联缀而成的 ,因此 ,为了给它做界定 ,我以为 ,对这四个概念加以分析可能是有好处的。1、人。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不同的科学对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哲学大辞典》(修订本 )给“人”所作的界定是 :“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对牛弹琴”的含义是说话人不看对象;“孺子可教”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对象。这两个成语所涉及都是对象问题,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主体是否了解对象。作为教育者更应了解我们的对象,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 一、与学生家长联系,彼此探讨学生的心理。 每个学生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  相似文献   

20.
一是要有一张“婆婆嘴”,即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有耐心。青少年接受教育,受心理和生理的因素影响,有多变性。他们不象成年人那样憋得住。因而在灌输政治思想品德等教育内容时,必须反复讲,直至学生“耳中起茧”。多次“再现”,定有信息“反馈”。当然,教育内容不变,形式要多变。本人小时候就有个毛病,稍取得一点进步就洋洋得意。班主任老师发现我的惯病后,就时不时地给我“敲打敲打”。一次,语文新字词课教一“臭”字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