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而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是《论语》。文章着重探讨《论语》中哪些思想精髓有利于当代学生的美德形成,通过对儒家经典《论语》思想精髓的探讨,来说明《论语》中哪些思想精髓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2.
杨伯峻先生曾撰《论语词典》,归纳“毋”在《论语》中有三种用法(参见《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6页)。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阅读《论语》有很大助益。只是有一种用法笔者认为采用传统之见不妥,特提出来一议。杨先生指出,《论语·子罕第九》“毋意毋必”中的“毋”同“无”,是表示禁止之副词。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看法。朱熹集注云:“毋,《史记》作‘无’,是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亦说:“毋者,禁止之辞。”所以这里的“毋”同“无”,表禁止,是流行已久的传统之见。这种看法对不对呢?还  相似文献   

3.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不计其数的学人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研究与阐释。本文即简要概述了古代对《论语》的注疏情况及新中国成立后对《论语》的解读情况。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论语当中有很多篇章都反复提到做人、做事以及学问等话题,因此对于现阶段的青年学生而言,学习论语往往有着较为深远的价值,故本文对《论语》选篇的价值导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语》比喻的几种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部记言的语录体《论语》,之所以能够确切表达语义,再现人物性格,是与它大量地运用多样化的比喻手法分不开的。认真研究《论语》中的比喻,对继承《论语》的语言风格是大有补益的。 无论文言和白话,比喻手法都是常用的。一般可以分明喻、隐喻和借喻。这些手法在《论语》中已全部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论语》无论从文本形式还是文本内容处处体现伟大的美育思想,本文将《论语》视为美学载体,去挖掘《论语》的审美特质,通过美读、揣摩、悟文、践行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用心去感悟和探索《论语》精彩而丰富的内容,真正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并践行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铸炼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掩卷深思,可我思索着总也不愿意掩卷。我依然小心翼翼地用心灵朝圣般地去触摸《论语》中每一个被古代先贤焐热过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去接受它的洗礼。坦率地说,我不是第一次读《论语》。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篇《周易》定乾坤"这句话,我对《论语》产生了好奇,信誓旦旦地买了《论语》精华本。记得当时翻看了不到30页,我的好奇连同一丁点的鸿鹄之志,被满眼的之乎者也  相似文献   

8.
《论语》作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之“圣经”,它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孔子)耀古今。”《论语》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学校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拜读《论语》,探索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论”的读音和意义《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专、中学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其中的内容。如《大学语文》中的《论语十则》、中师语文中的《论语七则》、中学语文中的《论语六则》等。但是,这些教材对《论语》的“论”字都未作注音和解释。因此,一般人都把“论”读作lhn,作“论述”解释。实际上,《论语》的“论”的正确读音是inn,是编纂的意思。“论”的繁体字是“偏”,“输”的古字为“命”,会意字,从““”从“。”。‘一是古“集”字,“命”即“册”,把零散的言论汇集成册谓之“命”…  相似文献   

10.
刘金霞 《教育》2012,(15):28-29
《论语》作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之"圣经",它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孔子)耀古今。"《论语》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学校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从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落实好传统语文的阅读素养,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以生活教育理念介入《论语》讲读课堂,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解读经典文献,并积极领悟人生的精义,实现价值的提升.为此,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为例展开探讨,以生活教育理念拓展传统国学的语文阅读基本素养,并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拓展传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论语》整部作品的形式以文言文为主,作品中的四字格成语丰富,是构成《论语》成语的主要部分。据统计,全书中的四字格成语共143条,这也使得《论语》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研究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本文以《论语》中的四字格成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来源出处、语法结构进行研究,进而更深层次的认识《论语》的四字格成语。这对学习汉语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华夏文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去世后,七十子之徒开始大规模讲习孔子语录,这一活动有利于孔子言论的汇集。先秦时期《论语》文本是写本与诵本同时并存的。定州简本是据诵本《论语》而形成的抄本,它不仅作为汉代《论语》最早的传本,同时也开启今文系统。也就是说,汉代《论语》传本的今文系统是沿承先秦时期的诵本传统,其发展轨迹是由简本而齐《论》与鲁《论》。古《论》则属于先秦时期的写本。因此,汉代《论语》传本虽不止三《论》,但其它传本难以超越古《论》及由简本衍生的齐《论》、鲁《论》。"张侯论"基于鲁《论》而对齐《论》"择善而从",可看作是向简本的回归。郑玄以《古》校《鲁》,是想融汇写本与诵本,但只选择鲁《论》而遗弃齐《论》,所以难以臻于完满。真正能够融汇写本与诵本而向先秦《论语》祖本回归的是何晏本,它能够集三《论》之长,所以成为今本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4.
《<论语>选读》是近几年才在高中开设的选修课,不过,无论是从教材还是教学来看,《论语》教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论语>选读》教材为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所编写,基本上是按照内容将《论语》的部分章句进行筛选并组合而成,全书共15课,分为四个部分,即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编者在书的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不朽学说。《论语》中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礼之指引、智者无惑等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践路径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同时,《论语》中道德教育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论语》学习中的"创造性转化"是指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论语》中的历史消极面和惰性。通过对《论语》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摒弃封建糟粕,弘扬合乎当代价值的内容,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儿童读《论语》不同于成人,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是儿童不具备的,所以儿童学习《论语》要具有儿童特性。培养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趣味盎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语行为的书,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言语就必然涉及语境的问题,本文从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两方面来考察《论语》中的交际语境问题,对语境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的内容和儒家传统思想,也是对现代交际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著作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论语》被后世很多人研读,也增加对《论语》误读与歪曲的可能性。所以虽然读《论语》的人非常多,但是对于《论语》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从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的角度都可对《论语》进行阐释,而从生命哲学的立场看《论语》,则会明白《论语》是有关人的终极关怀的生命本体运动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司马牛之叹"是论语里很著名的内容,历代很多学者都认为司马牛并非无兄弟,并依此对"司马牛之叹"做了很多探讨。本文将考证史料,来论证《论语》和《左传》中提到的两个"司马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在众多研究《论语》的学者中,能够像于丹这样以其论述《论语》一举成名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像《于丹<论语>心得》这样瞬间畅销、倍受读者喜爱的有关《论语》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于丹将《论语》这样的古代经典之作以现代的语言生动地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