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能力是根源。国外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当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培养途径研究,深入了解国外先进做法,以期对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某高校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有的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竟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2目)。当前已进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期,在很多人才交流会上,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很不起眼的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再要求用人单位尽他们应尽的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智联招聘网开展的“2006大学生就业调查”的报告显示,目前“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相似文献   

3.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被广泛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介绍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模型并对其分别做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构建切实可行的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框架、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2005年夏季人才招聘会将于6月17日至18日在洪山体育馆举行,请你准时参加。”这是近日湖北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为买了“就业服务一卡通”的学生提供的免费招聘信息,“就业服务一卡通”是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两年内的往届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目前,已有2万多名学生购买了这种优惠卡。  相似文献   

5.
陈继辉 《大学时代》2006,(11):28-29
我们国家,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其他国家,大学毕业生是否也需要把很多时间和金钱花在找工作上呢?这些国家的应届生就业情况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皆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对于任何一家招聘单位都不算是稀世珍宝。但是作为应届毕业生来讲,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余晓葵 《教育》2012,(14):63
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近年来在美国也成为一个话题。但美国政府与学术界研究发现,读书无用论仍然是站不住脚的。尽管各个专业的区别非常大,但大学生找工作还是要比高中生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教育主要有全程性、发展性、系统性和全员性特点。就业教育应该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并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全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性教育;应该是涵盖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指导、从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内容在内的系统性教育;应该是主体全员参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截止到2005年9月,200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2.6%,就在上百万毕业生就业无着的时候,2006届毕业生就业高峰已呼啸而来。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413万人,各大高校的准毕业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不仅牵动着莘莘学子们的心,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牵动着各级政府、教育者、社会工作者的心。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题报道.希望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能给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们带来些许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许多新职业不断涌现,高校在很多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例如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就业指导和办学理念等的改革。随着国内外许多企业不断缩小开支,缩减招聘人才的数量,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了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自身加强就业能力的锻炼意识淡薄;高等教育制度不完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应聘之前对应聘单位不够了解;大学生就业以后流失率较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训练;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关注评价大学生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键不仅在于开拓毕业生需求信息网络,还要注重专业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逐步走向市场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12.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媒体纵览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 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  相似文献   

14.
往年的10月、11月都是全国高校招聘会火热的时候,但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招聘单位及岗位大量“缩水”,大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相似文献   

15.
曲显昊 《成才之路》2009,(24):I0010-I0010
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人才招聘会目前在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举行。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或生产一线岗位就业,但却经常遭到拒绝。对此,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一些大学生求职基层岗位失败,是因为他们常常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权宜之计,而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之后,世界各国均面临大学毕业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重点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此有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成为研究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期专题刊登的八篇论文重点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3日在东华大学举办的一场招聘会,清晨不到6时,许多大学毕业生就在体育馆外排起了长队,而此时距招聘会开始还有近三个小时。与以往相比,这场招聘会出现了招聘岗位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科类岗位减少、外企和大型国企用人数量减少三大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南昌教育》2004,(11):30-31
170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37:1……在这些创记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众多2005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预测严峻。纷纷找寻自己的方式“突围”。明年,江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超过26万人,比今年净增3万人左右。离11月20日大学生毕业招聘正式启动日已经不远了,面对这一形势,政府官员、高校人士、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2007,(2):22-22
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谨小慎微,他们既要选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还要保证人才的保持率,以实现人才招聘和任用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大学生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让不少用人单位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学历“恐高症”,似乎越是高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导刊》2007,(4):48-48
中新社2月15日讯:最新公布的“2007届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其中六成七的学生认为“就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