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内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知识的密度,提出富有价值或挑战性的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为学生的思维多开一扇门。一、多开一扇门——拓展思维的宽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很多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本文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入手,在分析、解读语文课堂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索,试图引起教师们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3.
王新凤 《青海教育》2004,(11):25-26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让自己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主宰课堂,学生只能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往里钻。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在这样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一些问题被教师暗示下的众口齐声所掩盖。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仍有教师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作为一个口号,“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这一新课标要求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桥梁”。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成他们个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在语文课堂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层次。有效地选择讨论方式,组织好讨论,能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设疑———点拨———总结式讨论这种方式是从主导者角度着眼安排讨论,通常呈示为:定向设疑———设坡点拨———归纳总结。“定向导入”是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提出讨论题,为讨论“定向”,使学生“有的放矢”。“设坡点拨”是主要阶段,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铺设思维坡度,由浅入深,层层启发,步步引导,指点迷津,纠偏矫枉。而学生则随着教师的层层导向,对问题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给语文课堂以静默的空间,让学生在静默中感悟,在静默中想象,在静默中品味,如此,就能真正落实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的人。试想,如果一节课没有10分钟至15分钟左右是安静的,学生怎么有时间去想,怎么有时间去记呢?所以说,静默可以掏"金"。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而不再是灌输者。要把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的抛弃掉,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悦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论、交流、释疑,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再是强行接受知识的机器,要让课堂时时充满“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等紧紧地吸引住。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时时充满磁性呢?  相似文献   

7.
赵丽 《快乐阅读》2011,(9):86-87
现在的语文教育,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把握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情感契合点,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深入思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为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精品,它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这些老教师如何老生唱新段,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为成功的严慈相生、教学相长、刚柔相济、一体两翼的课堂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这种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那么,怎样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设疑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知识积淀丰厚、善于指点迷津的引路人。善于创设疑问,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绩的最科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旧教学模式正面临尴尬,亟待变革和创新。过去那种"以老师为中心,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模式已遭到质疑甚至否定。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正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并实践。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提出,课堂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外,还要求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常用手段,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动静皆宜、容量丰富的巨大优势,以其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让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易于理解与接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形式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在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从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师生关系里"平等中的首席","和孩子一同成长".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为学习提供组织和机会: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语文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下面列举几种课堂细微之处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何为精彩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评价标准和现在的评价标准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强调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手段,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等方面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诵读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手段,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等方面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走秀"是一个新兴词汇,"秀"相当于英文的"show",就是表演的意思,走秀就是表演。按说这个词和语文课堂应是不沾边不靠沿的,可偏偏最近的语文课堂尤其是语文公开课课堂,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走秀,因为形式主义严重泛滥,缺少了语文的内涵和底蕴。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际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能够将教学语言的丰富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一枚重磅炸弹,掀起了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必定风起潮涌,有站在风口浪尖被称为弄潮儿的改革者和带头人,也有百舸争流的改革大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机的一本书一支笔一课堂的独角戏教学氛围和呆板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即便如此,笔者还是针对文中一线语文课堂实际展开了点滴思索。  相似文献   

19.
徐亚 《文教资料》2010,(7):55-56
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引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本文认为,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其次,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由台前退到幕后,让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中继站”和“加油站”。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啊,很多明智的教学大师无不注意到这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