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博渊 《教育》2011,(5):60-60
又一条令人痛心却又难以理解的新闻。4月1日,一位在日本留学的男青年在浦东机场向接机的亲娘连捅数刀,其母的胃和肝都被他捅穿,只因为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这青年高中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至今已经5年,前两年学语言,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通常带有原始野性、质朴清纯的特征,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互动对中国文学的总体结构、内在特质、时代风气、发展轨迹等都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及其外延。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中,学的“世界”是一种深度的标志和话语权力象征,“民族”则是对于主体性的维护和多样化的呈示。深度追求是民族学和世界学的共通点。扎根于传统化,作人性的深入思考和生命追问,民族学就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学的形成,实质上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学建构了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世界文学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关系中,没有民族文学也就没有世界文学,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回避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全球化”决不是无原则的要求民族国家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是导致民族国家消弭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民族国家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6.
对民族作家及作品的评介,首先需要的是精细的品质阅读,特别是对用母语写作的作品,对本的精细解读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至少有六种含义,即人们至少可以在六种意义上使用它;在其中任何一种意义上,与“世界文学”相对的概念都不是“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真正含义是具有特定民族独特精神性格的文学。但在中国,“民族文学”常常被视为一种与普遍性文学相对的特殊文学(如,与汉民族文学相对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学才是“民族文学”),这是错误的。长期以来被广泛引用和宣讲的“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也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这句格言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学问题即少数民族文学问题,包括:1.中国文学的整体观照--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即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2.中国民族文学的微观探索--三维结构,即作品的民族文化底蕴(民族集体无意识)、历史与时代交融的美学闪光点(时代的精神)、融合古今中外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三者犹如事物的三足,三足粗壮均衡则构成稳固的平台,可以在上面书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佳作.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不仅是各个民族国家的化策略应对问题,而且还是保持和体现民族性特征的问题。民族学的创建首先依托于民族化身份的认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寻根学是在民族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借鉴外来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从而取得成功的。比较研究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若用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方式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由于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而不具有现实性 ;若率先创办大型企业实现地区经济起飞 ,将受到来自资金少、技术水平低、劳动者素质差方面的制约。对比之下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较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小型加工企业 ,因其生产的产品市场容量大、投资少、易加工等特点 ,是实现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大目标的可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乃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之一,它既可唤醒国人的民族荣誉与民族记忆,又可强化其民族共识与民族身份,还可激扬其民族责任与民族使命.值得警惕的是,日趋弱化与僵化的历史教育,非但无法为民族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反而可能阻滞其发展,故需彻底反思我国的历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呼唤高等教育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在振兴乡村中肩负的引领发展、供给要素、塑造文化、促进善治等责任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依据匹配性、共生性、系统性原则设计行动路径,促进高等教育振兴乡村从责任走向行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崛起的广西文学桂军是广西民族文学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继承"刘三姐"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刘三姐"创作模式,形成广西民族文学发展的新优势和新特色,乃是文学桂军在崛起之后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启蒙主义肯定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反对外在标准的压制;强调民族文学的差异性,提倡民族文学平等对话;主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形成互渗关系。启蒙主义带来的启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注重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笔者对政府采购审计振兴民族产业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文中论述了政府审计可以从几个方面开拓政府采购振兴民族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本质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文学本身定位及其时代责任。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学本质的定义是单向度的。如果从文学的内外视角审视,文学本质起码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定义:文学是情感艺术、创意艺术、语言艺术、育人艺术。在新时代,文学应该承担更加明确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创作方法共生的格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真正能得到评论界好评、受到读者青睐的还是那些继承和发扬俄罗斯民族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