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面向21世纪 构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方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工作应从社会进下、学科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转变思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时代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各类课程,完善整体优化结构,形成学科与技术有机结合,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例题安排课程顺序,优化课程整体效应;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摘要:德国兼具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双重身份,其单列体育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理念与我国颇为类似。为进一步拓宽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选取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体育学科评估排名前10名高校为研究对象,坚持一手资料收集,运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学院定位与学位设置、招生制度与研究方向设置、授课方式与考试形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各高校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征。结合我国当前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从4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的启示:1)打造学校自身特色,追求差异化培养方向;2)构建能力本位下的课程体系;3)注重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的契合;4)丰富授课与考试形式,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体育健康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程体系建立体育健康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其广义来说是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制定的学生各种活动的总体计划,就其狭义来说是指一门学科的各种活动总体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限、课内和课外活动。课程体系是指若干有关课程门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课程整体。就课程体系内部来说,课程体系目标、课程体系的类型、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编制等,这些问题之间也存在着联系与制约关系。研究和解决社会与专业、专业与课程体系以及…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和就业现状,以及自身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不足,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观察法,结合现行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系统分析了各个学科相应的课程设置总量和比例、学科与术科之间的比例、专业课与综合素质课比例、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并依据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理论与教学论的最新的科学理论.从课程结构目标中观层次的角度,确定课程设置选课结构目标体系,优化课程体系配置,旨在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和高素质复合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体育课程应准确把握自身的内在特征,以体育锻炼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内涵,积极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其中,"三位一体"即课堂(体育公共课与选项课)、体育竞技代表队、体育协会(社团)教育阵地的有机统一;"育人为本"即"健康教育、技能教育、人文教育"育人宗旨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职体育课程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河北省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贫瘠与滞后、体育教师的文化阻滞与能力缺陷是导致教学变革迟滞的因素。提出了构建体现河北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合作文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探索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等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提出要把学生放到第一位,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给大学体育课程以正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将体育真正融人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要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了解体育的历史、体育的文化、体育的价值,充分挖掘大学生们潜在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就要加强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相对集中,无法实现课程之间融通;在空间上相对固定,很难实现多层次实践目标。鉴于此,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引入"全程实践"理念,将人才培养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总体布局,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概论>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及新开办的几个与体育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几年来该课程的建设结合学院整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紧密围绕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以"五性"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材建设为核心,以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应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并加强与其他专业院校的交流和合作,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及教育和体育事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是高等职业教育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围绕学生职业品质的形成来进行,重点培养学生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职业人文品质;其次,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在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要求,围绕人文知识面、人文能力及人文精神这三个要素;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以及强化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核心,知识是关键。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确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师要在自身观念、教师观、目标培养观进行转变,尽快适应从“继承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结合智力的相关理论,重新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智力和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并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智力培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国家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保障,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到教育大国的行列,但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不足之处。研究生质量不容乐观,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科研能力还需要再上台阶,研究生就业困难等。通过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法探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观念、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整合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旨在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把信息素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是提升体育院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和为学生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创造基本条件.目前体育院校在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存在诸多缺憾,对此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必须从信息素养培育内在逻辑、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模式、文献检索课程与图书馆职能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与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来完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往往有不同的课程模式。我国现行的职业学校课程大多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训练面较为狭窄,导致毕业生的择业面窄。同时,由于体制不够灵活,既不能及时更新内容,也不能及时调整强化方向,因而难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比较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下半叶,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占了相当的优势。作为一种模式,能力本位和就业联系密切,学以致用,效果显著,发展也很快。  相似文献   

17.
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针对健美操课的特点,采用调查研究、教学实验等方法,作者在华南师大体育系7年的健美操教学实践当中解决了如何能够在有限的36学时中,既高质量地完成较多的传授知识技能的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快速学习模仿能力、审美能力、创编训练等多方面能力的难题.该研究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般健身理论和健身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大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体育态度、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情感与自主运动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重新构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强化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体现了大学体育健身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一系列教学实践,对特色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树立特色教育的理念,坚持走特色教学之路”的专业发展思路,明确了特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方案模块化、专业教学现场化”.指出了本科大学生培养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该专业本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功的范例之一。考察德国高职发展模式,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专业与课程结构、以实训为核心的"双元制"教育制度以及严格的师资要求、质量监控措施和学生入学资格等,体现出其科学严格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