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工作,身边的女博士,不用说了,放眼望去,基本上,是个女的,就是个博士。好吧,听说现在高校就连做行政工作的,也要求是博士了。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顺手抓住身边一个人来采访,当然的,她也是个女博士。我问:"亲,你觉得女博士有些什么特点啊?"她不认识似地看着我:"女博士?不就普通人吗?就我这样啊。"我上上下下地看了她一遍,确实,太普通了,比我还更像正常人呢。我讪笑地解释:"外面不是说女博士是第三类  相似文献   

2.
心中的顽石     
有一户人家的菜园里摆着一块大石头,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说:"你说那块石头哦,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与其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过了若干年,这块石头留到了下一代,儿子也娶了媳妇。有一天儿媳妇气愤地说:"菜园那块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记得从前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前,杨绛读到一位英国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将这段话念给钱锺书听。他说:"我和他一样。"她答:"我也一样。"相视一笑后,他们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和光芒。  相似文献   

5.
当年我还在读本科,日夜在男生宿舍楼里逍遥着,大家打牌、唱歌、聚众观影、喝酒扯淡,那时"女博士"在大家的聊天中属于神一样的存在,当然是比较靠近鬼神那一方面的。那时候大家对女博士有印象的唯一来源,是上某些专业课时站在讲台上的"那只怪物"。我本科时挂过的唯一一科,也是我所在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必修  相似文献   

6.
"毕业后不下基层!"、"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这是厦门大学一位女博士在考察完闽北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之后在微博上所进行的总结!惊人的六个惊叹号,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她的愤慨和委屈。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位女博士原本也是从贫苦农村走出来的天之骄子,却在经历了十年的高等教育后,果断地与养育自己的基层划清了界限!尽管在事后,当事人主动在微博上发表了道歉声明,言辞恳切,并乞求大家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那六个惊叹号就像六个留在  相似文献   

7.
小呆 《初中生》2005,(9):46
蜘蛛和蜜蜂要结婚了. 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妈妈:"为什么我要娶蜜蜂?"  相似文献   

8.
“男生、女生、女博士”是对“校园 三种性别”的调侃,指女博士埋头读书, 忽略了性别特色。近日,一位女博士在 《中国青年报》上对此表达自己的声音, 她高呼:我是女博士,但我不是灭绝师 太!笔者在复旦“日月光华BBS”上, 曾看到一位女研究生这样的帖子:“感 觉自己虽不是天生丽质的美女,可是性 格还好,也算是可爱了吧,现在读了研 究生,还是硕博连读的那种,刚读研一 就被别人当成了第三性一类了,可 恶!”  相似文献   

9.
说是"重申",既不意味着我的态度非常严肃、决绝,也不是说以前我已就此"申"过一遍。本文所"申"更多的是,为人们已经论述甚至"确证"过的,我充其量作了一点梳理、概括,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李镇西老师不久前给我发来一篇文章——《所谓"著名教育家"》。他说:"我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实践前辈教育家  相似文献   

10.
星期天,吃过午饭,我躺在沙发上欣赏着MP3里放出的音乐:"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7,(23)
快乐时光逝如水,"哗啦啦——"一年即将匆匆过去。QQ我赶快给大家来一次《高中生》年终大盘点吧。关键词一:崭新形象就像日渐发福的QQ我一样,《高中生》也"长胖"喽!2007年的《高中生》,由原来的64页"长"到了72页。  相似文献   

12.
田园童话     
我们立志娶这四个丫头。有一天,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我问,村长为什么喜欢我们?老大说,村长想我们娶她们。我说,你愿不愿意。老大说,我已想好了,我娶大丫头,三丫头,你就娶二丫头和小丫头。我想了想说,一人娶两个,恐怕不行。老大说,有什么不行的,很多人有二奶呢。我想了想,有两个老婆的话,那房子要很大,可能会生一大堆孩子。我又想,村长生了一堆女儿,娶了她们也许将来也可能生一堆女儿。  相似文献   

13.
赵金鹏 《高中生》2008,(19):9-9
高三那会儿,我揣着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迎接高考。日子过得单调又乏味,那时我唯一喜欢看的课外读物是《高中生》。有一天我看到"首届中国高中生才艺展示大奖赛"的征稿启事,心里便燃起了一个小火把——参赛。  相似文献   

14.
一位师妹去读博时,曾"别有用心"地群发短信说:"颤抖吧,亲们!我终于成为灭绝师太了!"这样的自嘲一半是宽解自己,一半也是为了堵住大伙儿的嘴,以免日后又生话题,"女博士"这一名号的杀伤力,由此可见一斑。身在媒体,我自然知道"女大学生"、"女博士"之类的字眼在网络、报章、荧屏频频出现,并非偶然的结果,而这类隐含性别歧视色彩的新闻吸引眼  相似文献   

15.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我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想问问您,我该怎么办。我一岁的时候,亲妈妈就走了。三年级时,爸为我娶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出版的《高中生》杂志推出了"中国人,外国人"这个话题,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许多读者朋友更是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为了让大家的关注点更集中,现将话题更名为"我看外国人",欢迎大家热情参与。来稿请寄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高中生》杂志社"视界"栏目收,邮编410008。大家也可以登录中国高中生网(www.gzs.cn),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日,读罢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杂文《孩子,你慢慢来》,我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灵动的文字,仿佛使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笑容——那是因为安静中的等待而邂逅的灿烂笑容。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古兹也曾说过,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启蒙教育,一般能够想到的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或者一技之长,很少有人想到过启蒙教育当中的性教育。中国人一向对性讳莫如深,对孩子就更是避而不谈,以至于当孩子问大人“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的时候,连满腹经论的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有一个12岁的女孩就曾问家长:“我  相似文献   

19.
许多年前,我开始博士学习生涯后的第一个假期,家乡的一个记者朋友来接我,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女博士都什么样?"啊?我一时没明白她的问题。"是不都是那种眼镜瓶底厚,拘谨木讷的书呆子?""你是不是女博士里最时尚漂亮的?"她连珠炮似地抛出好奇。我简直哭笑不得。"告诉你吧,她们都很年轻漂亮,我是最老最丑的!""怎么会?怎么会?"她高高地挑起眉毛,显然不怎么相信。"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些印象?"  相似文献   

20.
一位曾经采访过爱斯基摩人的作家,向人们讲述了他在那里的见闻:"永远不要问爱斯基摩人的年龄多大.如果问的话,他会对你说:‘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再追问,他们就会说‘不到一天大!'爱斯基摩人相信,晚上入睡时,他们就死了,第二天清晨醒来时,他们就又复活了,获得了新生.因此,没有一个爱斯基摩人能活过‘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