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该怎样成长?是成为“通才”还是成为“专才”?本刊第六期《用“通才”的眼光看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通才”和“专才”之争,不只关乎教师的成长方向,更关乎教师的培养模式。本期我们发表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意在将讨论引向深入。老师们的观点见仁见智,怎样看待“通才教师”、“通才”应该怎样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等等,是这次讨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通才教育”必须注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首先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能力所提供的产物,重要的标志应该是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外观、功能、结构等是最新的、独特的、完美的、标新立异的。我们无论在理论教学中,还是在生产实践中,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巧妙构思,开拓创新的能力。无论在逻辑推理、产品制作、计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博采与专攻,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学习中应该把两方面统一起来。但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应各有侧重。师范生应该有较广博的知识,要努力向“通才”发展。所谓“通才”,是指不仅精通一、二门专业,而且基础扎实、知识广博,既有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4.
背景思维与通才教育的重建柏定国一、问题提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对而言,是欧美通才教育论的直观体现。现代中国一批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而同时又具备了欧美留学经历的学人,曾为通才教育理想呐喊。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推祟“通人”轻视“伎”的思想,这为通才教育论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发展,与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制度的沿变是密切相关的。过去有人称欧美实行的是“通才教育”,苏联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这样的区分,不很科学。其实,所谓“通才教育也”是一种专业教育,不过这种专业教育的口径宽一些,范围广一些,基本上是按学科大类分系进行的。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广泛意义的包罗万象的“通才教育”是不存在的。用“通才教育”概括欧美大学教育,并不妥切。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近几十年来,约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同志:来信早已收到。对于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提供一些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一、关于“通才”或“专业”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决不能用我们过去的老框框去套。以前,我们学苏联时是“专业培养”,而认为美国是“通才教育”,好象没有专业  相似文献   

7.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对“己”、“群”关系的认识、大学观以及知识观的基础上的,是对构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早期探索,会通性和实践性是其特征。梅贻琦认为通才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道德性的个体去融通知识和技能,通才教育的内容是诸育并举,实施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师生从游、实践、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潘光旦是我国近现代颇有造诣的教育思想家,他站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舞台上高瞻远瞩,积极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将“中和位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由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精髓,全人格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目的旨归,为构建通才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潘光旦通才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人才培养要夯实通识知识,融通跨专业课堂教学;弘扬人文学科价值,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丰富全人格教育理念,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个体“位育”,促进国家整体“位育”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简论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一种反正。其内涵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学生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来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识”而不在于通“才”。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教书育人》2009,(10):108-110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在英文中被译作general curriculum,又被译作“普通课程”“一般课程”等。其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它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追求没有通才教育那么高,但对人格结构的完善有着更明确的目标;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它虽然和专业教育有差异,但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通识教育不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它更强调“元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结构的相对完善;通识教育不是各种课程的大杂烩,它的课程既要注重广度,还要注重深度;通识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甜点”,而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食”,大学应该结合通识教育的普遍性理念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由高水平而非低水平教师领衔的通识课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4.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目前比较盛行“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的提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从实践经验上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各有长短,过分强调通才教育容易导致肤浅;从我国现实来说,社会需要的也不全是通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说,宽分类和高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于接受通才教育,窄分类和低模糊容忍性的学生更适合接受专才教育;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过多,通识、综合素质课过少。高等教育是“通才”与“专才”教育的融合,而本科教育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教育,适用“通才”教育更能适应行政职业能力的复合性要求,构筑结构科学、合理、动态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要抓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以,面临着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渗透的情况,国外高校教育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所谓“通才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一、两门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又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面.这种“通才教育”的观点在国外己被人们广泛认识,被肯  相似文献   

17.
浦家齐先生:《复旦教育论坛》将大作转发给我,读后获益良多。你的一些看法我有同感,就不多说了。我理解你讲的通才教育没有找准定位的意思就是你最后归纳的4点意见。现将我不敢苟同处略陈一二,以供参考。首先,通才教育与否不在于它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而是如何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若是授以学生谋生的技能,则当然应该是专才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如果是读书明理,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或用古人的话说成己成物,那么就应该将通才,其实应该是通识教育(因为通才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我主张的是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几个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一是“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知识经济”将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这对于教育改革是一个挑战。“能说会做”的“全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为了培养通才,许多大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综合科学的重要性,加强“学际领域”的研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则强调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的理工学科规定学生必须学习24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军队院校培养出大量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应该是精通业务的“通才”,而且更应该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专才”。军队院校必须根据军委总部的要求,结合我军任务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军校学员的个性教育,以全面适应现代战争人才准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是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创造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百年风云的积淀使上海小学形成了“上达达德,海通通才”的校园文化。要实现“达德”,必须要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所谓“海通”,解释为平铺扩张,处处有活水,“通才”更是指学校的学生拥有各种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让他们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