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化最深刻、时代前进最迅速,改天换地,面貌全新的三十五年。尽管这三十五年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曲折,甚至还发生过“文化大革命”那样十年内乱的深重灾难,但是历史的航船还是绕过了暗礁险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辉煌胜利,终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革命,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在建国后的三十五年中,对社会主义建设,以展生产力,提高、改善人民的生活,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已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光辉地度过了三十五个不平凡的春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机体的一个细胞——复旦大学,在这三十五年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解放前的旧复旦,是国民党控制的一所大学。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了,复旦才获得了新生。三十五年来,复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在彻底改造旧教育的基础上,恨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逐步确立了党对学校的领导,进行了院系调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第二个时期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大大推进了教育工作的改革,教育事业有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为了完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历史重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决策,对如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三十五周年了。三十五年来,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运用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杠杆,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革命转变论的发展,是建国以后理论战线上的第一支凯歌。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国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胜利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我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了主人,生活在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固原地区是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固原地区的回汉族人民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结束了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历史,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了。回顾三十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走过的历程,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进行探索和总结,无疑会对我们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高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性,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强盛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史学战线也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硕果累累,形势喜人。现在,回顾建国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建国后的三十五年,广播一直是我国居民获得信息的第一渠道.回首中国广播改革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从沿海到中西部、从局部到全部、从一个节目单位到全台、系列台及全国广播系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光辉历程。三十五年来,河南省高教事业和其它战线一样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有不少值得引为鉴戒的深刻教训。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立足于改革,扬长避短,使之健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提了出来,相应地,就将毛泽东思想划分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外。这一划分引起了理论界的讨论:应当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并很好地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探讨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对薄一波曾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的提法进行分析。弄清楚了这个提法的背景、内涵、意义,仔细地、辩证地分析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有助于厘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纲领,它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体制指明了方向。《决定》在总结了建国三十五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之后,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特别指出:实行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贯穿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思想,并且回答了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重大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坚持"四个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及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有着指导中国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意义,但是只有邓小平理论真正将中国全面推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在现实中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成功地指导了改革实践,使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奋力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它指导中国敞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为中国与各国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在竞争与互利合作中建设理想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满怀信心地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这个预见已经变成现实,三十五年来,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曲折甚至灾难,但成就毕竟是巨大的。我们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已基本上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异步教学研究》2007,(5):12-13,22
盛世逢盛会,党心连民心。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当前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十七大代表、中共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教育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袁贵仁说,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具有内在逻辑的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三者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理论引领和理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道路探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规定了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李晓勇 《天中学刊》2006,21(1):10-11
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最早的一种实践形式,是苏共中央高度集权并对全社会实行计划管理的后发跃进型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通过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对之进行调整和变革,其中虽然充满了艰难、曲折和痛苦,但最终形成了能快速、健康、稳定地促进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就是以邓小平时代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