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人们很容易误认为盐类的水溶液应该为中性,但实践证明,大多数盐溶液显示出了酸性或碱性,并用盐类水解原理得到了圆满解释。一、盐类水解的实质1.强碱弱酸盐水解。如CH3COONa在水溶中完全电离成Na 离子和CH3COO-离子,水可电离出极少量的OH-离子和H 离子,而H 和CH3COO-又可结合生成少量的CH3COOH分子,所以CH3COONa与水反应的实质是:CH3COO- H2OCH3COOH OH-溶液中〔OH-〕>〔H 〕,CH3COONa溶液显弱碱性。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NH4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H4 离子和C…  相似文献   

2.
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H2CO溶液中:c(H )>c(HCO3-)>c(CO23-).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 )>c(CO23-)>c(OH-)>c(HCO3-).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酸碱中和式复分解反应多元弱酸(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及多元弱酸盐与酸溶液的反应:例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条件1:通入少量CO2气体CO2 Ca2 20H-=CaCO3↓ H2O条件2:通入过量CO2气体C02 OH-=HCO3-条件3:如果通入的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离子方程式如下: 3CO2 Ca2 4OH-=CaCO3↓ 2HCO3- H2O对于条件3的处理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考虑CO2  相似文献   

4.
在强酸弱碱盐NH4Cl溶液中,NH4Cl完全电离(NH4Cl=NH 4 Cl-),H2O微弱电离(H2O(=)H OH-),NH 4水解且水解程度不大(NH 4 H2O(=)NH3·H2O H ),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Cl-)>c(NH 4)>c(H )>c(OH-).由于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得电荷守恒关系是c(NH 4) c(H )=c(Cl-) c(OH-).  相似文献   

5.
1.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错误分析:两种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 CO32-,在该反应中,AlO2-因结合H2O电离出的H+而生成Al(OH)3沉淀,HCO3-因结合H2O电离出的OH-而被中和成CO32-,反应实质为  相似文献   

6.
多元酸中的氢,部分反应所得的产物便是酸式盐。酸式盐的组成除了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氢,如NaHCO3、NaHSO4、NaH2PO4等。有关酸式盐的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2003年和2004年的试题中均出现6次,涉及NaHSO4、NH4HCO3、NaHSO3、NH4HSO4、Ca(HCO3)2、KHC2O4、NaH2PO4 等物质。一、酸式盐的生成1.多元弱酸和碱中和时,酸过量生成酸式盐。(1)向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NaOH CO2=NaHCO3 Ca(OH)2 CO2=Ca(HCO3)2 (2)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  相似文献   

7.
一、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的比较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比例和阴阳离子的水解问题或弱电解质的进一步电离问题分析。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c(H+)>c(H2PO4-)>c(HPO42-)>c(PO43-)简析: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因多元弱酸的电离第一步是主要的,第三步是最难的,且三步中均有H+生成。所以:c(H+)>c(H2PO4-)>c(HPO42-)>c(PO43-)2.强碱弱酸盐溶液(在盐的水溶液中,电离是主要的,而水解是很微弱的)(1)一元弱酸强碱溶液,依据弱酸根的水解分析如: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  相似文献   

8.
张英锋 《高中数理化》2008,(1):47-48,41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共48分1.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3COONa晶体,测得c(Na )与c(CH3COO-)几乎相等,则原溶液可能是().A HCl溶液;B NaOH溶液;C KCl溶液;D KOH溶液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且在加入盐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A K 、NO3-、Al O2-、SO42-;B K 、NO3-、Si O23-、Na ;C K 、Cl-、Al O2-、CO32-;D K 、Cl-、HCO3-、Ca2 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1.0mol.L-1Na2CO3溶液:c(OH-)=c(HCO3-) c(H ) c(H2CO3);B1.0mol.L-1NH4Cl溶液:c(NH4 )=c…  相似文献   

9.
<正>一、盐类水解原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盐类水解的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4.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能溶于水中;(2)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  相似文献   

10.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质是组成盐类里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的OH-或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在重新建立平衡时,往往溶液里c(H+)>c(OH-)或c(OH-)>c(H+),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和""中性"和"电中性""中和":本质是H++OH-=H2O,酸电离的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作用生成盐和水。"中性":溶液中的c(H+)=c(OH-)。"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电量之和等于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电量之和。1.强酸与强碱反应时,恰好"中和"所得溶液就显"中性",生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中的c(H+)=c(OH-),溶液显中性。2.强酸与弱碱反应,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因为生成的强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中c(H+)>c(OH-),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单一溶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单一溶质的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有:多元弱酸溶液、一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二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二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等。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既能水解又能电离,判断时要记住:水解和次级电离的程度都比较小,多数弱酸的酸式酸根水解趋势大于电离趋势。例1求H_2S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解析:H_2S属于二元弱酸,其电离是分步的,但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由于H_2S属于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平衡常数定量计算出了室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序为c(Na+)c(HCO3-)c(CO32-)c(OH-)c(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得c(H2CO3)c(CO32-),但两种微粒的浓度相差不大,几乎相等,并对教学中重分析轻计算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所涉及的基本理论1.电离理论一般来说,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是很大,所以,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相对较小.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电离一步进行,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小.在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还要考虑到水有极其微弱的电离,对H+和OH-浓度有影响.如CH3COOH溶  相似文献   

15.
磷酸是中强酸,氨水是弱碱,二者组成的盐——磷酸铵的水溶液,有些书本认为是显酸性的,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他只注意了磷酸是一种中强酸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是三元酸的一面。磷酸根离子也能够水解,而它的水解又主要取决于第一级水解。那么,(NH_4)_3PO_4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NH_4~ PO_4~(3-) H_2O(?)NH_3·H_2O HPO_4~(2-)。水解得到的是弱碱NH_3·H_2O和弱酸HPO_4~(2-),而不是NH_3·H_2O和H_3PO_4.  相似文献   

16.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几种技巧,以便同学们快速、准确地判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一、图示法快速书写质子守恒式1.质子守恒的概念以Na2CO3溶液为例,Na2CO3溶于水可电离出Na+和CO2-3,CO2-3是弱酸H2CO3的酸根离子,因而CO2-3可发生水解——结合水电离出来的H+(即质子)生成HCO-3;HCO-3还会进一步结合H+生成H2CO3。除此之外,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都会与另一部分H2O结合成H3O+(通常仍写为H+)。  相似文献   

17.
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盐溶液的pH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HCO3 -离子的电离和质子化或水解反应进行了耦合。在 2 98K,耦合反应 1(H2 CO3 CO3 2 -+ 2 H+ )的标准自由能变 (△ r Gθ2 98)和热力学平衡常数 ( Kθ)分别是 94 .1 k J·mol- 1 和 3.31× 1 0 - 1 7。耦合反应 2 ( 2 H2 O+ CO2 -3 2 OH- + H2 CO3)的△ r Gθ2 98和 Kθ分别是 6 5.3k J· mol- 1 和 3.6 6× 1 0 - 1 2 。 Na HCO3溶液的 p H是 8.3。对醋酸铵溶液中 ,铵离子的电离和醋酸根的质子化反应进行了耦合。计算得到醋酸铵溶液的 p H值等于 7.0 0。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质上看,二者均有很多相似性.现总结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一、电离: 1.水的电离: H2O+H2OH3O++OH- 25℃时:Kw=1.0×10-14 2.液氨的电离: NH3+NH3NH4++NH2- -50℃时:Kw=1.0×10-30 结论:NH3与H2O、NH4+与H3O+、NH2-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离子方程式的考查从定性到定量成为高考的热点.然而许多考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问题感到困难,特别是遇到"少量"、"适量"、"足量"问题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的题目时,更是束手无策.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一、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或盐溶液) 例1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OH-+CO2=HCO3-.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OH +CO2=CO32-+H2O.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要点梳理1.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H2O+H2O(?)H3O++OH-(通常简写为H2O(?)H++OH-)。此电离平衡易受外界条件(温度、电解质等)影响,但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其中c(H+)·c(OH-)=Kw,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由实验测知,在25℃时,1L纯水中只有1×10-7molH2O电离,所以,c(H+):c(OH-)=1×10-7mol·L-1,因此,在25℃时,Kw=c(H+)·c(OH-)=1x10-7×1×10-7=1×10-14。因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有利于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因此,Kw是一温度函数,只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100℃时,Kw=1×10-12;当温度恒定时,任何水溶液中的Kw均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