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事中是明代富有特色的重要官职。它曾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扮演过悲剧的主角。给事中的悲哀虽主要是由于专制皇帝的暴戾,但根源却在于严重失衡的明代权力运行机制。对明代给事中的探讨,对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未必是毫无意义的。一、给事中的渊源与职掌给事中设立时间很早。它的职责演变也很大。据有关资料记载,给事中最早出现于秦代,在汉  相似文献   

2.
<正>林杨祖书法林扬祖(1799—1883),字孙诒,号岵瞻、慎庵,莆田城内庙前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方略馆纂修、广西乡试副主考、湖广道监察御史、工科掌印给事中、陕甘总督等,晚年历主莆田擢英、兴安以及仙游、永安、厦门等多所书院。撰有《归食日记》《莆田县志稿》。其书法以颜、柳楷书为功底,结体端严、笔画清劲;行书柔中带刚,疏朗秀逸。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满腹才华,诗文书画,无不精工。16岁考中秀才,29岁考中解元,世称"唐解元"。但他落拓不羁,行为放荡,穿着很不讲究,有时还特地披一件破旧海青,穿一双有洞布鞋,扎在人群中游玩。这年春天,唐伯虎打扮成一个乞丐模样,到虎丘山上游玩。他来到千人石上,见七八个人乡绅打扮,围坐在一起,正在饮酒赋诗。唐伯虎站在一旁观看,只见  相似文献   

4.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常熟人,是明代末年抗清的民族英雄。 瞿式耜在万历年间考中进士,担任永丰知县。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专权,政治黑暗,瞿式耜不畏权势,立誓“魏忠贤当权,决不做官”,遂离职家居。魏忠贤倒台后,瞿式耜被任为户科给事中,上任七个月,他接连上书抨击权贵,被降级调用。后又受诬告,被投入北京监狱,直到宰相温体仁罢职才获释放。  相似文献   

5.
《甘肃教育》2009,(10):F0002-F0002
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4岁便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协助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相似文献   

6.
西汉给事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汉时期任给事中一职诸吏进行了详尽考察。分析认为,昭宣以后给事中一职的授予情况较为复杂,在对象上远远超出了成规。同时,在职权上,给事中的权限也超出了顾问应对、讨论政事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汪若霖     
汪若霖 ( 1 569— ?)字时甫 ,明光州 (今河南潢川 )人。若霖英迈多才 ,博学能文 ,于坟、索、洛书无不窥究。 1 9岁时 ,与他父亲同考中举人。万历二十年 ( 1 592 )进士 ,授行人。万历二十五年典试粤西 ,时称得人。万历三十二年 ( 1 60 4 )升户科给事中 ,上《存恤河工疏》,发内帑万金 ,太仓粟数万石 ,存活数万人。又上疏指斥时弊 :当权者贪婪残暴 ,犯了罪却从轻论处 ,这样做不符合法律 ,守边官吏竭尽民脂民膏 ,对外取媚敌人 ,对内取媚权要 ;京中军士名额十万 ,一半是虚名顶替的 ,如此下去 ,不是国家的长久之计。云南因税重引起民变 ,税使杨荣…  相似文献   

8.
明朝中期,有两位外省籍的官员,为陕西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值得怀念。 项忠(公元1421年—1502年)字荩臣,今浙江嘉兴人。明英宗正统七年,21岁的项忠考中进士,被授于刑部主事,不久晋升为员外郎。正统十四年,项忠随英宗北征瓦刺。因“木土堡之变”被俘,瓦刺让他喂马。不久,他乘机带了两匹马向南归逃。马疲累不堪了,他又弃马步行七天七夜,才回到明朝管辖的宣府(今河北宣化)。 明英宗天顺初年,项忠出任陕西按察使。当时陕西连年受灾,灾情十分严重,许多人背井离乡,逃荒讨饭,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从小读书,走的是一条科举路。经过寒窗苦读,他考中秀才,后又在30岁那年考中进士,并被点了翰林。他在京城等了几年,终于被放外任,到江西金溪县做知县。周福清生性耿直,办事认真,处理案件细致,百姓来打官司,随到随审,一身清廉。衙门里的师爷小吏跟着他受清风,怨言四起。有人奏了一本,他被革职,回京城等待后补,和姨太太及小儿子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0.
名落孙山     
宋朝吴地人孙山,是个滑稽才子,某年,到外郡赶考举人,同乡托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同考。这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中,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就先行返回。同乡就问孙山,他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不直  相似文献   

11.
一、生平介绍王守仁(1472—1528),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18名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考前焦虑、考中焦虑、自我效能感的问卷调查,构建以上三者和考试成绩之间的混合路径分析模型。路径分析发现:在高风险语言考试中,考中焦虑对考试成绩具有更为准确的预测力;考前焦虑、考中焦虑、自我效能感对考试成绩的效应主要表现为:考前焦虑、考中焦虑、自我效能感分别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效应;考前焦虑通过考中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对考试成绩有间接效应,同时,自我效能感通过考中焦虑对考试成绩有间接效应。从过程化的视角构建高风险语言考试焦虑全面地揭示了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效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百五十年了。在这场禁烟斗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黄爵滋就是当时其中的一个。爵滋,字德成,号树斋,晚号一峰居士,宜黄凤冈人。生于1793年3月19日(清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八日)。他出生在一个世家门第,父母知书达理,有着较优越的受教育的条件。爵滋“生而英敏”,三岁便对唐诗“成诵若流。”入学之后,更加勤奋好学,学业成绩优秀。1823年,他取得了进士头衔。1826年,他授职翰林院编修,旋派国史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总纂官。他多次充任江南、山东的乡试正、副考官和会试考官。他做过工科给事中、御史、鸿胪寺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和左侍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少卿。因他常能据实上奏,并有真知灼见,从而受到道光帝的器重。在鸦片战争时期,他首倡严禁鸦片,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今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一黄爵滋是禁烟舆论的倡导者与禁烟运动的发起人。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鸦片开始输入中国,随后逐年增多。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  相似文献   

14.
一高镇五,又名维岳,河南省清丰县南关外东辛街人,一八八○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高缨,在本县一个商店里当店员,借微薄的工资收入来贴补家庭。高镇五幼年,除跟着父亲在商店里当打杂的小伙计以外,就喜欢读书。七岁时(一八八六年)父亲正式送他到私塾读书,一直读到二十三岁(一九○二年)。在这期间他先后数次参加县考,均未得中,二十四岁时才考中了秀才,获得了县儒学生员资格。在他考中秀才的第三年(一九○五年),为了接受“新学”知识,考入大名师范。一九一一年又考入天津师范。他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教育前进的道路,大量阅读了中外教育家的著述和启迪民主思想的书籍,从而激发了他热爱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的来历     
“√”这个符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特色十分鲜明,并非从国外引进。它被称之为“对号”。表示完全正确。使用中叫勾、叫挑。它不仅用于教师批阅作业,应用范围很广。一、文告。如判决书。古代执行死刑,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勾决”。一笔勾销是勾决形象的注解。二、榜示。如录取名单。张榜公布的名单末尾,最后一名名下勾红,以示名单正确无误。榜末一名俗称坐红椅子。有个成语叫名落孙山:过去有个读书人孙山参加科举考试,考中最后一名,便居榜尾,勾红后再无一人,名落孙山后便是落榜了。三、账册之结算。商号的流水账,于日清月结之外,五…  相似文献   

16.
科举宴会     
开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杨广一直沿袭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历时一千三百余年。在科举时代,考生们考中了以后,会举办宴会来庆贺,不过,宴会举行的时间、与宴者、仪式可是有成规的。此宴之后,考中者就可以去做官了。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祖籍湖南湘潭县。他自幼聪颖好学,四岁读《诗经》,十来岁作诗、刻印、绘画,十一岁已读完《十三经》等古籍,十五岁考中秀才,廿二岁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毕业后,即  相似文献   

18.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明末清初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其曾祖谦光,任明嘉靖年间湖广衡山知县。其祖父纯粹,明万历甲辰(1604)进士。任河南阳武知县又调永城,后升山西道御史,均有德政。魏商介自幼受良好教育,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顺治三年(1646)三月,参加清朝的首次开科取士,获第十二名,成为满清入关后以科举录用的首批汉官之一。历任顺治朝的工科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康熙二年(1663)拜吏部…  相似文献   

19.
古今诗趣     
古代有位叫詹义的书生,一直到73岁高龄才考中秀才,他诙谐地吟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一生潦倒,一年除夕赋感怀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诗中道出了穷愁境遇和自甘淡泊的豁  相似文献   

20.
唐律向称有唐以后历代法典的模型,其司法机构的设置也为后世模仿的对象.唐朝中央设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刑部掌刑名,大理寺管审判,御史台司监察,后世大都沿袭这种“三司”机构的设置.元则不然,元中央虽也设置刑部、大宗正府、御史台三大机构,然除御史台职能基本同于唐的御史台外,刑部和大宗正府的职掌则大异于前代.近年出现的《中国法制史》著作,或将元代的大宗正府与唐代的大理寺牵强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