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以"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为例,浅谈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一、引出问题 师:(出示两个用土豆削成的圆柱体)它们是什么形体? 生:圆柱体.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根据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学会识别这些图形的方法,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描一描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同学们,今天来了一些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说一说。)2.对,这些都是我们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用这些集合形体面画图形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课本第十二册19页例1二、教学目标:1.记住并理解圆住体体积计算公式。2.会计算圆柱体体积。3.在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灵活掌握和运用公式进行有关求积计算.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直观形象,计算与测算有机结合,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手脑并用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一、深化概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在小学,圆柱与圆锥不给出定义,一般只要求学生认识其形体特征,能分辨哪些是圆柱体,那些是圆锥.圆柱体因粗细、长短的变化,会干扰人们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圆锥尽管也有大小不同,高矮不同,但形体特征比较明显.而认识圆柱又是认识圆锥的基础.所以,形体概念教学应以圆柱体为重点.教学时,教师先举例说明.如汽油桶、圆钢、铁皮水桶等都是圆柱体.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圆柱物体还有哪一些.然后,教师出示教具,让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册学生通过“认识图形(一)”的学习,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本单元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认识图形(二)”,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四省市编数学第十二册第10~11页例1。教学目标:①能说出圆锥的特征,识别圆锥形的物体;②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能指出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③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师先出示圆柱教具提问: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再出示圆锥教具让学生判断:这是圆柱体吗?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习的“圆锥体”。(板书课题) [评析:复习圆柱的特征,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征对圆锥作出判断,在学生渴望知道圆锥这一名称时,教师揭示课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另外,  相似文献   

8.
圆柱的体积是学习复杂形体知识的基础,其中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圆柱的底面直径(或半径)并沿着高将圆柱体等分为16份(32份)等,把这16等份拼起来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转化后虽然形状变了(圆柱体→近似长方体),但在拼的  相似文献   

9.
一、直观演示操作形成表象阶段从第一册准备课开始“认识图形(一)”,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相互位置关系变化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接着在第二册“认识图形(二)”中又出现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实物与图形的直观认识。教材内容安排上,先出现大小、位置关系变化而不改变其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圆柱体的认识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中所讲的圆柱,是指的直圆柱(圆柱的母线若垂直于底面,便是直圆柱)。教材没有给圆柱下定义,只是通过实例引出圆柱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认识圆柱体及其底面和高。对圆柱的两个底面,教材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大小关系(上、下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而没有明确提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平行),但它定义圆柱的高为: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讲清形体知识、公式的来源,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下面是我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做法。怎样进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呢? 因为学生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时对圆柱体的外形和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讲授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一  相似文献   

12.
圆柱的体积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是后面学习复杂形体知识的基础,其中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圆柱的底面直径(半径)并沿着高将圆柱体等分为16份(32份)等,把这16等份拼起来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转化后虽然形状变了(圆柱体→近似长方体),但在拼的过程中没有增加一块,也没有减少一块,所以体积不变,即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所以想办法求出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圆柱体的体积,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4人小组合作研究,找出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  相似文献   

13.
我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圆柱体是学生生活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的几何形体 ,通过学习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提出“圆柱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是 :1 认识圆柱 ,知道圆柱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初步的抽象思维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3 教给学生通过看、摸、想、说等多种尝试学习活动 ,主动获取知识 ,形成图形观念的学习方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 …  相似文献   

14.
圆柱体与圆锥体是学生在小学最后阶段学习、认识的几何体。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几何形体的基本方法,有了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生活体验,同时头脑中也形成了一定的雏形。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气氛下掌握这部分内容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效果较好。课后总结反思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感触较深的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几何形体体积的计算总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进行的一节总复习课。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让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并适当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四棱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突出转化规律,体现数学化思想。本案例中描述的教学片段,就发生在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之后进行的拓展练习。  相似文献   

16.
刘祥发 《湖南教育》2000,(15):42-42
一、改变几何形体编排的顺序 ,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将原来第二册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提前到本册中 ,而原来第一册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移到第二册。对每个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材都是按四个层次进行安排的。先出示一些实物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 ,获得几何形体的感性认识 ,再由实物抽象出这些图形的一般特征(面的个数和面的特点) ,接着出示各个立体图形的名称 ,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常见的物体中 ,要求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样安排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到…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一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软件的实录。案例的学习材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十二册第31页“圆柱体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圆柱体高的概念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体的高,这样的高有无数条。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底面之间距离”这一数学概念,运用信息技术软件设计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教师在学生手里拿着一个圆柱体实物的同时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屏幕上先出现一个画好的圆柱体,两个底面在闪动。然后,在两个底面周长之间划出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直线。教师画外音:“这是圆柱体的高。摸一下自己手中的圆柱体。找到高了吗?”学生们回答“找到了”,手里模仿着屏幕上的演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CAI课件、圆柱体模型、切开的圆柱体模型若干。 教学内容:一、设疑激趣,迁移引入电脑显示:小猫推出图(1)长方体小狗推出图(2)正方体配音:同学们,我小猫和小狗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认识这些立体图形吗﹖用哪些体积公式可以求出这两种图形的体积﹖生1:图(1)体积=底面积×高,或体积=…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的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去,主动获取知识。下面结合《圆柱的认识》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犤实践一犦师:(出示圆柱形的物体)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的物体,谁知道它的形状叫什么?生:圆柱体。(师板书课题:认识圆柱体)师:我们…  相似文献   

20.
犤教学内容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1~32页。犤教学目标犦1.认识圆柱体,知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2.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3.通过画、剪、拼、证等活动,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体验。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犤教学过程犦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生: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2.出示一个圆柱体。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柱体。)师: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