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福寿为先     
邵凤丽 《百科知识》2021,(23):52-53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寿为"五福"之首.早在《尚书·洪范》中就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意思是说人生有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健康安宁,四是尊行美德,五是高寿善终.这里面特别强调长寿、高寿.同时,在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福禄寿喜中,寿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4,(8):56-57
中华传统价值观——五福临门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尚书·洪范》 以上引文属传统文化的范畴,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传承。“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2,(14):2+1
"育人"应"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以才体现德、深化德,以德统帅才、激活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学习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结合出人才。在科技高度发达、急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  相似文献   

4.
2015年5月20日,湖北省钟祥市被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老龄所评为"世界长寿之乡",成为继海南澄迈、海南万宁之后中国第三个"世界长寿之乡",同时钟祥也是唯一被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为了揭开钟祥人长寿的因素,经过多方走访健在的100岁以上老人和所居住的乡村,从他们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健康产业等多方了解,认真分析其共性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中国健康产业应大有所为的思考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东  黄显斌 《今日科苑》2007,(19):24-25
假如我拥有无数的专业资格,又通晓广博的医学知识,但却没有"爱",我也只不过是一部会行走的医学文献;假如我能掌握尖端的医疗技术,能医百病,但却没有"爱",我也只不过是一个高科技的机械人。"爱"是恒久学习、自知自重、坚守诚信、尊重隐私。"爱"是用心聆听、仔细检查、详细解释、据实记录、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乐于关怀、以病人的利益为依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草率、不做过分冒险的事、不计较自己的利益,不计较病人的富贵与贫贱。"爱"是以病人为中心,给与关怀几分享,善用资源,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6.
包泽 《今日科苑》2014,(9):69-70
<正>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前不久,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莉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五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为你开启长寿大门。长寿"金钥匙"之一——"乐观""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从秦皇汉武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尤其是长寿老人特别多的地方,总有人想去一探究竟。在我国,除广西巴马和新疆和田这两个全球知名的长寿乡外,还有一个地方近日登上了"全球长寿榜"。2011年9月5日,江苏省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评为世界第六大长寿之乡,这是该组织从1991年以来唯一认定的长寿乡。据统计,如皋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265人,80岁以上的有6.7万人,百岁老人总数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有人问你"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材料是什么",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半导体"吗?半导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甚至被誉为世界上第4大重要发明。我们每天划的手机、用的电脑、看的电视、听的音响、照的灯光,里面都有半导体元件,可以说如果没有它,就没有现代世界里的轻巧又好用的高科技产物。21世纪,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正>古往今来,人们追寻长寿的脚步从未停歇。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带着3000名童男童女出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但到死也没有等到他们回来。雍正皇帝也想通过炼丹来得到长寿,结果最后死于汞中毒。将近100年前,斯大林期待博戈莫列茨院士研究出长寿秘方,并对他百般支持,结果博戈莫列茨院士于65岁去世,斯大林只能苦笑:"这家伙把大家都骗了。"由此,在人们的心目中,长寿药是可望不可及的,是骗人的。但是,随着科技的不  相似文献   

10.
正猴年春节还未至,著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就跟大家要起了猴把戏。推出的集五福卡活动像病毒一样侵入到了各大社交媒体,支付宝一直冷清的"通讯录"和"生活圈"一下子炸了起来,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种交换福卡刷屏了了,全国人民都在集五福。"你抢到敬业福了吗?"这句话已然变成了小伙伴们聊天的新谈资。原来,许多人在除夕夜前均已集齐四福,就为"敬业福"的迟迟不露面于着急。结果,就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游戏揭开了  相似文献   

11.
正人吃饭,首先是为了活着,补充营养和体力,这是物质层次的吃。但人活着不只为了吃,而是让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是精神层次的吃。在我看来,人的一生有"三道菜"必吃不可。第一道菜:吃苦。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无论贫贱或富贵,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见挫折,经历风雨。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2.
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学校负有重大使命。教育战线落实"以德治国",就要做到以校修己,以德育人。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科学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3.
长寿现象只能靠基因才能世代相传吗?其实未必!爷爷长寿,孙子也多半会长寿,这种现象很常见,也符合科学逻辑:人的长寿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子孙。不过,这个逻辑真的是不能改变吗?没有长寿爷爷,就注定不会有长寿孙子吗?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在线虫身上做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增寿实验"。以前曾有研究发现,改变线虫的一些基因会延长其寿命。而这次实验,研究小组则避开了直接改变基因的做法。他们从线虫的生长环境入手,例如通过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参是百草之王,也被称为关东三宝之首。吉林抚松县是我国人参的主要产区,这里有着悠久的采参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人参之乡。当地的人们把进入长白山山林深处挖野山参称为"放山",久而久之形成"放山习俗",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将其改称为"长白山采参习俗",方便人们理解。长白山采参习俗长白山人参,满语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民间又将其称为"地精""神草""鬼盖""长寿花""棒槌"等。人参由于生长年份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价值,一年生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国外有媒体报道,绿茶对养生保健、抗癌防衰、延年益寿效果显著,为国际营养医学界权威组织所大力推崇。因此,饮用"绿茶"已成为当前国际潮流。绿茶喝绿茶能长寿、高寿,茶农称为"寿茶"。这里且不说世界长寿冠军日本人是怎样酷爱喝绿茶的,只说清代皇帝的长寿冠军乾隆,他的长寿与喝绿茶有密切关系。清朝有13个皇帝,其中长寿者是乾隆,他活了88岁。查他的档案,不仅爱茶成癖,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16.
<正>隐藏在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广西巴马曾是一个宁静的小县,但近年成为一个喧嚣拥挤的"福地",中国各地的病人和老人被长寿之乡的宣传所吸引,纷纷来此小住,以求祛病延寿。然而,对巴马抱有的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前往巴马需要细细思量几个问题。长寿的要素无外遗传、社会和自然环境、医疗保健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研究人员对巴马  相似文献   

17.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以天然生漆为原料,胎体不拘,做工讲究,是我国最早的漆艺产地之一。成都漆艺用漆非常考究,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是成都地区历代习俗的重要见证者,它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以精美华丽、富贵典雅、光泽细润、典雅绚丽而四方扬名。  相似文献   

18.
李二敬 《金秋科苑》2012,(11):123-124
长寿、健康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老年人。相信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长寿,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才可以拥有长寿、健康的生活。在此,为您推荐10种有助长寿的食物,便宜又养生! 一 老年人想长寿吃什么好?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长寿,但却不知道长寿吃什么好,经过对各个长寿村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日常饮食中都少不了以下几种食物。  相似文献   

19.
"德"是什么?是内心的情感或信念。人的本性、品德是一个人或社会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德"是一种文化,他需要被支持、被传承、被呵护。而当今社会,人们对"德"的认识越来越浅薄。这需要我们去重视改善。"以小看大,以大看全",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取决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德为先,从孩子抓起,育品德之芽,才能绽德美之花。  相似文献   

20.
<正>南海一向被誉为是我国的"母亲海",讲好南海的故事是我国科学家的不懈追求。鸡年伊始,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拉开了序幕,标志着我国"南海深部计划"进入冲刺阶段。4月9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上半场"IDOP367航次圆满结束。"决心"号钻探船在香港进行物资补给和人员交换后,继续奔赴南海北部目标海域,执行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下半场"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