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见识",是一种智慧,而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把"知识"与"见识"区别对待的.老子<道德经>认为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说的是,学习知识, 日积月累,有所进步,所以说是"为学日进";修行与求道,目的是逐渐减少人的私欲与偏激,故称 "为道日损".私欲、偏激越少,离道越近.  相似文献   

2.
<正>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石林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内一座石光城堡——中国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巍然屹立,如峻拔灵动的南天门,气势雄伟,憾人心魄。在缕缕晨曦中,在沉沉暮霭中,仰观天地变化,俯瞰千岩竞秀。在这座蕴含地球数十亿年变迁往事的城堡里,悄然见证了地球科学展览"三宗最":展馆规模之最,展品丰富之最,基尼斯数量之最,可谓中国唯一、世界前列。博物馆用地面积33.3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8.4  相似文献   

3.
2001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并举行了隆重的授匾仪式。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核心内容、具有旅游休闲功能的自然景观区,云南石林岩溶峰林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凤凰山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4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公园包括峡谷瀑布景区、高山奇观景区、大石头河山水景区、金秋五花山景区、民俗风情景区、原始森林保护景区共计"六个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3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省级地质遗迹12处,地方级地质遗迹16处。  相似文献   

5.
林子 《知识窗》2002,(10):37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亚当斯县的山区有一处神秘地带,人称"R地带".冷战以来,"R地带"就被戴上神秘光环,可美国政府却曾多次否认它的存在.但"9·11"事件发生后,亚当斯县频繁起落军用直升机、运输机,使当地居民隐约感觉到,这里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相似文献   

6.
湾鳄的四个之"最" 澳大利亚著名生物学家埃里克·霍夫曼教授把吃人鳄--湾鳄,高度概括为四个之"最".  相似文献   

7.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乔昱 《今日科苑》2021,(10):34-40
历来多有学者对《老子》中的"愚民"之说加以指摘,我们或可将老子的治民思想称为"愚民",但此"愚民"非彼"愚民".老子提出的"愚民"思想,并非愚弄生民、刻意阻碍民智之开化,更不是所谓的"反智主义"."愚"在《老子》一书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愚"的状态正是老子所希求的.老子所说的"愚"并非富有贬义的愚蠢、痴傻,而是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表现.老子的"治论"与其"道论""教论"一以贯之,"愚民"并不是诈伪的帝王心术,而是老子在周末"文敝"的背景下以"道"之所导向的"朴"为世道人心所作的开示.  相似文献   

9.
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平  方世明 《资源科学》2014,36(1):206-216
定量评价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将耦合协调度理论引入地质公园这一微观研究领域,得到了如下成果:①分析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在借鉴相关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实地考察,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大子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子系统层和14个评价指标层,详细说明了每个指标选取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数据如何获取和测算;②为了更准确地评判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交互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构造了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评价模型,制定了耦合协调发展的类型划分和评判标准,将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耦合与不耦合2个大类、6个小类和18个基本类型;③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地质公园耦合协调度评价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合理性,耦合协调度研究为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第42期双清论坛"行为运作管理"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42期双清论坛于2009年8月22—23日在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行为运作管理".30余家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日前在英国斯特兰福德湾安装就位.英国媒体说,这一装置的投入使用可能带来海洋能源利用领域的"革命",使英国成为"海洋能源中的沙特阿拉伯".  相似文献   

12.
建设数字石林 促进科学发展——记数字石林景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国务院1982年批准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A级景区,景区保护区面积达350平方公里,以喀斯特景观为代表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3.
潘亮 《科学与文化》2005,(12):11-11
福建永安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除了有桃源洞、鳞隐石林、天宝岩、普禅山、会清桥、九龙湖等风景名胜外,还有一处文化遗产——“安贞堡”。这座清代古建筑座落于永安槐南乡洋头村一山窝岭角处,背靠象形山、左右各有山丘护持,从公路边下车,须走过一段约有一里多蜿蜒曲折的石板路,遇一急弯,豁然开朗,一座非凡的建筑出现在眼前——“安贞堡”。该堡占地上万平米,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这番取势,据说是应“左青龙、右白虎、  相似文献   

14.
范文静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76-2383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实体店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个叫法被频频提及,那就是"供应链公司".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零售企业是永辉超市.2月22日,永辉集团董事长张轩松和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接受零售业分析师刘章明团队调研时指出:永辉5年内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家食品供应链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一线天 福建有叫"一线天"的景点颇多.单永安桃源洞"一线天"就有6处.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是崖壁上刻有"一线天"的"一线天"了.它像用刀劈一样把绝壁劈出一条裂缝,直透崖壁的另一端,高约90米、长120米.人们在狭缝中穿过,只见头上是一条状的天,脚下是206级台阶,十分险要,十分壮观.著名的地理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记叙道:"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  相似文献   

17.
方世明  马静  易平  江承源 《资源科学》2014,36(5):1082-1088
ROS(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分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森林、河流等游憩资源规划分区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地质公园研究中鲜有报道。本文在简要综述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游客的游憩需求特征,将ROS理论应用到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中,筛选出"自然程度"、"社会感知"、"管理强度"3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憩机会图谱,将其划分为原野保护区、半原野区、乡村区、半现代区4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绘制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憩机会图谱谱系图。以期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新一轮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为ROS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心情也可以出售?是的,作为一种产品诉求的精神性体现,它虽然是无形的,却可以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同时产生"好心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售了包涵"好心情"诉求的产品,也就是向消费者出售了"好心情".  相似文献   

19.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大家还记得吗?己丑牛年来临之际,我们细说了"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辛丑牛年就要到了,我们再介绍一些动物中的"牛".不过,此"牛"非彼"牛".它们有的是牛类的"旁系"亲属,有的则有形似牛角、牛蹄、牛鼻子的身体部件,还有的与牛形影不离,故被冠以"牛名".  相似文献   

20.
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云南省,面积400平方公里,以碳酸盐峰林地貌为特色景观,由晚古生代浅海相灰岩、白云岩构成。特别是厚层块状碳酸盐岩中发育垂直节理,丰沛的雨水沿裂隙节理下渗、溶蚀,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如石牙、溶沟、溶斗、峰林、溶洞和溶蚀盆地等。本区以溶蚀峰林最为壮观,或如柱,或如剑,或如古塔,或如蘑菇,或貌似人形、怪兽,千姿百态,高达20~50米,群集如林,望而生义,名为石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