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体吸气时,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内,而毛细血管内由组织新陈代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内。  相似文献   

2.
在严寒的冬天,在室内生着炉火取暖,一不小心,往往会引起煤气中毒。煤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这得从人体血液中运输队——红血球谈起。红血球里有一种血红蛋白担负着输送气体的重要工作。当血液通过肺脏时,血红蛋白就跟从肺泡渗入毛细血管内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回到心脏,再经过动脉送到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毛细血管里,在这里氧合血红蛋白就会把它携带的氧“卸”下来,供组织细胞利用。然后,血红蛋白“装载”上组织新陈代谢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碳,通过静脉回到心脏,再流到肺脏的毛细血管,“卸”下二氧化  相似文献   

3.
氧的另一面     
氧对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人类生命。当我们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就进入我们的肺,通过血液流入细胞,在细胞中把食物转化为能量。人体的60%是水构成的,而氧是水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人体在正常生活状态下,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过加工处理后补充到身体内环境中去。同时,又要及时地把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排到体外来。人体通过这种与环境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新陈代谢,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这种体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来进行的,以此维持人体内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即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需要食物提供的能量来维持。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的时候需要氧气。所以人就必须时时刻刻吸入空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占21%)。  相似文献   

6.
一切生物都需要不停地呼吸,非但动物要呼吸,植物也要呼吸。呼吸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碳酸气),以维持生命,若是停止呼吸便会窒息而死亡。高等动物都有显著的呼吸器官,专门执行呼吸任务,如哺乳类,鸟类,爬虫类等的肺就是呼吸器官,在肺内进行气体的交换,而鱼类的鳃就是呼吸器官,两棲类(如蛙)在蝌蚪时期用鳃呼吸,成长以後用肺呼吸,水生的动物(如鱼、蝌蚪)好像不能在空气中呼吸,实际上他们是用鳃  相似文献   

7.
煤气就是一氧化碳气,是煤炭燃烧不旺而产生的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煤炉刚生或将要熄灭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大量的煤气。此外,炉底灰积得太多或是炉内煤压得太实,空气流动不畅也容易产生煤气。煤气为什么能使人中毒呢?原来我们人体的组织,要维持正常的机能,需要外界不断供给氧气。氧气来自空气。在呼吸的时候,室气进入肺内,空气中的氧气就通过血管壁渗入到血液里,让血流带到身体各部分。血液中的成分很复杂,其中有一种叫血红素的,很容易和氧气结合。氧气进入血液以后,就由它带着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但是血红素更容易和一氧化碳结合,所  相似文献   

8.
鼻子的卫生     
鼻子,是人体呼吸器官的最外边的部分。它的功用是:(一)空气吸入经过鼻腔,鼻子里面粘膜上的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不使外界的凉空气直接被吸入肺中去。(二)外界干燥的空气可以经过鼻腔的润湿后再进入肺中,避免干燥空气直接进入人体。(三)在空气中有很多灰尘、细菌等等不干净的东西,通过鼻子后可以滤过这些脏东西。如大些的灰尘颗粒,鼻毛可以阻住一些,鼻内粘液可以粘住一些小灰尘颗粒(包括细菌在内),并藉鼻内的纤毛作用,送到鼻咽部,一部分粘液吞入胃内,胃内的胃酸也可以杀死细菌;使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四)鼻子还有嗅觉的功能,能闻出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这是因为鼻子里有嗅神经,可以把东西的气味传给大脑。我们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自然愿意去吃,从而也促进了消化。总之,鼻子的用处是很大的。怎样来注意鼻子的卫生呢?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能够制造葡萄糖。当我们吃了食物在嘴里咀嚼的时候,食物中的淀粉受了唾液里淀粉酵素的作用,开始变成葡萄糖,於是我们感觉到甜味。淀粉到了胃肠里,受着胰脏制造出来的酵素作用,进行糖化:在小肠壁由血液吸收後,输送到身体全部作为营养料。普通人体血液里常含有千分之一的葡萄糖。在我们身体组织内,葡萄糖和肺部吸进的氧气进行缓和的氧化作用,发生热量来维持体温和活动所需的能量,自身则分解成为水和碳酸气排出体外。剩馀的葡萄糖也会在肝脏内逐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肺     
人体的禁区人的心臟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个腔(如图1)。从全身回来的靜脉血(顏色暗紅,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經上、下腔靜脉流入右心房,再来到右心室,接着由肺动脉流出,进入肺臟。由于肺的呼吸活动,吸收氧而排出二氧化碳,使靜脉血变成动脉血(顏色鮮紅,含有較多的氧气),再經肺靜脉返回左心房,流到左心室。这时,由于心臟收縮,动脉血就被压出,从主动脉流到全身。由于心臟的活动,血液才得以不断循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輸送給全身的細胞,又从全身带出二氧  相似文献   

11.
石运强 《西藏科技》2001,(5):52-54,57
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和人体之间直接进行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着直接影响。在高原地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气象要素有:气压、氧气、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空气离子和空气成分等。  相似文献   

12.
没有氧气人们不能生存,可是氧气又可能成为极端有毒的体内污染物。“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人们正常的饮食,除了提供各种营养要素外,还必须供给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人们每时每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水、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一番加工后被细胞利用,才能满足人体生长的需要。人体从食物中得到淀粉、脂肪、蛋白质、水和氧气等,把这些食物分子分解成更小的碎片,为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2007,(7):61-61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硫化氢等。鲜果、鲜菜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因为其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并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4.
人在活动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必须由血液把营养物质(养料和氧气)输送给肌肉,肌肉要利用这些物质里的能量,才能进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肌肉的活动并不太剧烈,所以心脏可以不用跳得太快。但是在运动的时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7,(7):61-61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硫化氢等。鲜果、鲜菜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因为其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并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面积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就在于它能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比如说一株活着的植物,它需要不断从外界吸进日光能、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物质,同时还不断放出热能、水、二氧化碳和氧气。这种物质交换一旦终止,生命就死亡,而生物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吃素的越来越多了.一些保健学家和营养学家都认为吃素有许多好处,并把素食比喻为血液的净化剂.这是因为血液是人体的命脉,只有血液保持弱碱性时,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荤食的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时,产生硫酸、乳酸等多种酸性物质.如以食肉为主则血液必成酸性,这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妨害着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以致引起疾病;多食蔬菜、碱性食物,酸性物质就会被迅速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8.
同其他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心脏一样,鳄鱼的心脏也是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简单地说,心脏一方面可以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面则把流向心脏的血液运到肺,在肺部与氧结合后,再流向心脏,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只有这样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正>注射空气真的会死人吗?空气进入血管之后具体会有什么后果,得看进入的位置,还得看空气的量有多大。空气在一定压力下可以被压缩,在血管里会形成一个由气体构成的可移动的栓子,如果气体量很小,比如只有一毫升,那么通过常见的手背静脉点滴进入静脉的空气栓会顺利地通过心脏,在经过肺泡时通过细胞孔隙从血管里出来,随着呼吸被排出体外。但如果空气进入了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任何一个分支上的微小的栓塞都能引发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如果注入血管的空气量很  相似文献   

20.
我们靠着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供给能量来维持生长和生活上的需要。新陈代谢作用的主要程序是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人体好比一个锅炉,食物是燃料,呼吸是空气的供给和废气的排出,火就是能量。但是究竟那一种作用最重要呢?就是呼吸。因为我们几天不吃饭,只要有水喝,不会马上发生问题,但是一分钟的窒息,立刻就有生命的危险,而和火炉一样,要烟消火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