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爱”、“钉”、“夺”、“铺排”、“胜”等五条俗语词。这些俗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1,(4):156-161
敦煌文书中有不少俗别字,不断有学者校正。本文例举敦煌僧诗、蒙书、愿文等文书中的部分俗别字,以为补正。敦煌俗别字有正俗、通假、古今等,既是珍贵的语言文字资料,也是我们在识读敦煌文献中必须留意的。  相似文献   

3.
柳永词分雅俗,其俗词在历代词论家的眼中,一直屈处于弱势卑陋的地位。柳永的俗词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进步,是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反动,开拓了宋词发展的新境界。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而其词作中的女性心理及形象尤其值得关注,应给予柳俗恰如其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上座""生杖""氏""万一""萧率""与"等六条疑难词语。这些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岁时佛俗指岁时活动中的佛俗。岁时本是民间一年四季的常规性活动,带有浓厚的传统民俗色彩,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俗亦与我国的岁时活动相互交融,或佛教行我国的民俗,或佛俗演变为我国的岁时。本文首先介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正月的岁时佛俗。  相似文献   

6.
"插词"是说唱文本中插入的韵文,分为既定插词和拟定插词。既定插词即保留在说唱文本之中,并随之一起流传的韵文。拟定插词即拟为原说唱文本中的插词,后单独流传的韵文。作为"插词"的敦煌诗,主要包含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七言居多,五言为次。其中,有的是说唱艺人根据需要自创的诗歌,有的是引用的诗歌。它们的内容形式、抄录标准、排列方式、传播途径等皆和传统诗作略有不同。诗歌借助说唱伎艺,在民间流传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在演说过程中,说唱艺人可根据需要修改插入的诗歌,增删内容,调整形式。在听说过程中,抄录者按照听说顺序选择、排列和抄录插入的诗歌,造成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写卷。韵文部分脱离说唱文本单独流传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逐渐隐而不显。学界可据拟定插词,拟测、还原相关说唱文本。  相似文献   

7.
叶爱国 《家教指南》2002,(5):105-106
敦煌文书中有不少俗别字 ,如何正确校读 ,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就《敦煌俗别字补正》一文中的不妥之处 ,征引核校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6,(1):102-108
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存有丰富的俗别字,亦见有学者校正.本文从僧诗、蒙书、愿文、题记等中又辑录一些,如"群、郡"、"接、妾"、"狩、嘼(手)"、"翻、幡"、"受、寿"、"沙、涉"、"西、恶"、"享、烹"、"圣、政"、"唐、堂"等40余例,以做为对前文<敦煌俗别字补正>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敦煌俗别字新考(上)>后,又从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续录一些:如"罹、離(棃)"、"身(新)救(九、久)"、"報、保"、"際、演"、"波(陂)帔(坡)"、"疆塲、堰长"、"逞(捏)呈(程)"等20例;同时,还就敦煌文献校订中疑有异义的地方,如"遐(霞)换(唤)"、"祖、诅"、"魂、勋、"恨、该(治)"等,重加考辨,借以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宋代石孝友以词著名,其《金谷遗音》基本上可以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类。俗词创作数量虽少.却使石孝友词别具面貌。其独特之处在于祛除俳体戏谑成分,抒写爱情主题;他的“以曲为词”的做法,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代俗词和元代散曲这两种文学样式之间相互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郑阿财 《家教指南》2006,(6):162-167
本文通过对写本学,又称为手稿学的界定及其对敦煌写本研究之重大意义为论点,充分论证了敦煌写本中出现的俗字与写本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写本真伪的关系以及敦煌写本俗字可供探究写本性质与来源的重要参考价值,以为写本学的建立,意义深远,既是研究敦煌文献的基础,也是研究日本古写经,乃至于汉字文化圈中的韩国、越南汉文写本的重要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考释佛经中疑难词语,除利用古注、翻检词书之外,还可以与中土献对勘,从佛经本身求解。归纳法是常用到的方法。以经证经,揣摩例,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如果条件允许,用非汉佛典相比照,自然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是汉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其中有的词语至今难得其解,这对整个文书的识读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各种文献包括藏文献有关资料,相互比较,其"别理"、"收后"、"下牒"三词乃"申诉"、"署名最后的保人"、"递交诉状或请求"之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文献中有很多词语仍留存于今山西汾西方言中,古今词义有些基本相同,有些发生演变,即词义扩大、缩小或转移。文章选取"洗刮""秋里、冬里""抬举""眊""折倒""讨吃鬼""发付"七条词语,释义并举例说明用法,一方面同其他方言进行横向比较,显其异同;另一方面探寻其历史发展线索,明其来源与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庄子》词汇丰富生动,表现力强,在后世运用广泛。但是由于《庄子》语言与思想的玄妙难测,后世对《庄子》词汇的理解和解释多有偏差,使用也有不正确之处。考释和辨析这些疑难词语,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庄子》词语。  相似文献   

17.
王志鹏 《家教指南》2005,(6):96-101
敦煌写卷中体现禅宗的歌辞,既有南宗的,也有北宗的,还有表现二者融合的,这些都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历史发展状况.从敦煌歌辞来看,唐代敦煌地区的禅法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南北杂陈、兼容并包,而且有调和发展的倾向.敦煌写卷中的禅籍资料虽不乏高妙深奥的掸理,但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特别是作为宗教宣传的敦煌佛教歌辞,主要是面向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文莫吾犹人也"的"文莫","奢则不孙,俭则固"的"固","何有于我哉","暴虎冯河"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本文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9.
柳州方言的谐音趣难词除假用动物名外,另一类型是其他的各种虚假用字。两种类型促增了这类词语的数量,形成强势,显示了这种造词方法的普遍性和生命力。对这类词的避释疑难或误释,它们的研究意义,与含动物名的一类相同。  相似文献   

20.
从语境的角度,通过词汇语境、语法语境、提示语境、整体语境等来理解词汇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揭示词汇的特点和应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及其短语的理解更为准确而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