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管理、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当前大学生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可以确认大学生的合理期望、强化契约意识教育、进行有效的沟通、培育校园文化等方面来构建大学生管理中的心里契约,从而提高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管理人性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心理及群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新时期对大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运用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探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结合新形势下构建高校与大学生间心理契约存在的若干影响因素,提出构建有效心理契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婕 《时代教育》2012,(17):142
心理契约是指成员和组织之间对彼此责任的期望和彼此之间对自己的义务的认识。在人际互动中,心理契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任何一个高校来讲,学生管理的过程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际互动,而且参与这个互动的个体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是十分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高校“卖方市场”优势弱化,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日渐平等,学生管理成为两个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互动活动,“关注心、管理心”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组织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可为高校与学生之间这种“心的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资本角度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资本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成为认识和发掘个人与组织潜能的重要原动力。在已有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基础上,期望从这一全新视角审视高校学生管理以替代注重学生行为管理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探索及从这一视角审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晓明 《广西教育》2014,(23):102-103
分析心灵契约的内涵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契约的重要影响,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良好的人际互动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心理契约作为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学生管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参与互动的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个体。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心理契约模式为:心理相遇即同感或共鸣阶段;心理相约即积极主动交流阶段;心理相融即彼此悦纳对方阶段,心理相守即心理契约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复杂化和校园心理问题上升等特点,总结学生工作经验,提出采取对学生心理实施“管理”的方法,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是一个学习群体,也是社会活动主体的一部分,其多维的社会角色、多功能的社会作用使他们的群体特征和学习心理与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就如何完善成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心理和管理方法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如马太效应、互悦机制、互惠原则、霍桑效应和鲶鱼效应等,将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组织实施更加柔性化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心理契理论盛行的背后又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组织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公平理论等角度去追溯理论根源。本文基于前人大量理论研究构建了心理契约运行机理模型。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心理契约是正式制度的补充,可以使学生管理由外围控制转向心理引导,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改善了师生关系。高校柔性管理的呼声、人的主体性需求、师生素质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熟都为心理契约的实施提供了滋润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邬强 《教育评论》2015,(2):97-99
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质是增强主体双方主观性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指导思想不清晰、管理缺乏灵活性、指导教师队伍薄弱等问题。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水平,要求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明确学生社团内部需求,实施动态管理,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增强管理支持的针对性,实现与制度管理的互补和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社团发展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和种类的繁杂,如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还是沿袭以往的工作模式与方法,甚至运用刚性化管理方法,那么会处于被动与疲惫状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比较创新与有价值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均土 《江苏高教》2008,(3):122-124
对人性的假设、不同国度和选择维度、管理机构的层级性和模式的个别差异性等决定着高校学生管理在理念、内容、模式、途径和对结果的评价上存在着大量的变数,体现出不确定的属性。针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问题,同时为满足学生的高级需要,有必要将高校学生管理置于心理契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成人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意向等均显示出与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的差异,其应考状态也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点。分析其心理特点,引导成人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并努力加强考试管理与改革,将有利于他们以积极有效的状态投入新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心理契约”的实质是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契约式”管理模式的丰富、补充和完善。构建高校“心理契约”管理模式首先要充分认识“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目的。本同时阐述了“心理契约”构建的方式、内容和原则以及“心理契约”在构建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梳理这些文献时却发现,当前更多的关注于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即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而针对部分大学生心理干预的讨论却不突出。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它更需要从团体心理辅导上来下工夫,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完善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此,应在建立互学联动机制、优化学生团队活动,以及完善个别辅导工作等三个方面来构建起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工科高校学生管理存在政治泛化、方式方法教条化、简单化,评估非科学化、规范化的问题。应调整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路,突出学生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进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使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育有机结合;重塑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型权威、尊重学生的利益追求;也必须承认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要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相互适应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0.
心理测评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手段。如何做好心理测评后学生的分层管理和心理追踪,是学校开展心理测评后的重中之重。心理教师结合工作实践,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开展心理测评的工作为例,提出了几点见解,为学校班主任和教师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