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沟通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师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让教师的语言尽可能地体现出“爱”“度”“宜”“妙”。  相似文献   

3.
朱道亚 《职教论坛》2002,(14):51-51
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运动之中,使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渗透性。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德育教育。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康德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可见,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需要言传身教。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接触,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  相似文献   

4.
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永恒的。对此,许多教育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既然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如此巨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教师人格教育价值现实化的前提条件。在内容上,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体说来,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应侧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而教师人格是学生人格培养、建塑的前提和基础。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人格在教育中,与其他教育因素相比,有其特点。研究、了解、掌握其特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教育影响作用,促进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传统的尊师重教,虽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和服从,但征服学生心灵的还是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即道德、情操、修养、学识、才能和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 ,教育已经由“智能型”向“人格型”转变。而“在教育中 ,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①因此 ,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培养、建构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但是 ,现在对教师人格问题 ,在实践中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在理论上也很少进行研究 ,这是与现代社会重人格教育的发展潮流很不合拍的。重视人格教育 ,建塑完善的教师人格 ,发挥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 ,必须对应建塑的教师人格品质具有较明晰的…  相似文献   

8.
人格,是以个体内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风度、性格、精神、修养、创造性、人际关系、世界观诸方面的总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较之其他学科教师具有哪些更鲜明的人格特征?具备这些鲜明的人格特征会产生怎样的人格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来认识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理性把握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反应特点,是个体有效进行社会交往的惯常行为模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讨论人格的教育作用时就曾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黑格尔语 )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所以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具有深入性、持久性、潜渗性的特点 ,是一种深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者除了运用行政管理措施外 ,更应当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塑造他们的美…  相似文献   

1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经常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楷模。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一起共同对学生产生影响,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个性的发展。洛克曾谈过:导师如果自己任性,那么教训儿童克制感情便是白费力气的,如果自己行为邪恶,举止无礼,则儿童的行为邪恶,举止无礼,也就无法改正。从这些也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性向对学生个性有着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黑格尔语)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所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具有深入性、持久性、潜渗性的特点 ,是一种深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者除了运用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外 ,更应当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潜渗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塑造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在履行其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存在于教师个体内的动力组织。(一 )良好的性格特征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 ,最能折射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可以说 ,性格是人格的评价 ,而人格是性格的再评价。不少心理学工作者和教师就“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性格”向广大中小学生做过广泛调查 ,尽管表述不一 ,但学生的要求基本一致。学生都希望教师具有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温和宽厚、心地善良等性格特征。教师较强的教育能力也只有与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结合 ,才能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培养健全的人格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任务之一。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将对人格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进行人格素质教育,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教育之根本首先在于培养人,培养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他们的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教导性、示范性、权威性的特点,这些特征又决定了教育者人格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相似文献   

15.
郑铁军 《教书育人》2001,(16):39-4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愈来愈成为资本,尤其是创造性知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与此相关,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更倾向于知识的创新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创新始于问题,而“对习惯于常识和成见的头脑,是不会有问题产生的,问题属于批判的主体”。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学习活动的主体拥有批判性已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可…  相似文献   

16.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世纪之交 ,我国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 ,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即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实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老师工作定位也正突破以往单纯传授、灌输的模式 ,向引导学生的创造发展。教师只有在教育观念上、心理素质上及教学技能上脱胎换骨 ,全面更新 ,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换言之 ,只有教师具有独立完…  相似文献   

17.
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威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本文以下拟就其代表性的几点作简要分析:一、工作态度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工作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性反应,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对他的看法。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忠于职守、认真…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可以说,人格魅力是班主任工作的制胜法宝。只有班主任的人格高尚,才能换来信赖和友谊,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  相似文献   

19.
引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格精神的培养,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和人格完善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就是一种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培养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塑造性格。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