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学自然课各班周课时非常少,仅一节或两节,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并重视自然课,40分钟的收获是可想而知的。几年来,我采取“课前一小”的作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课前一小”即每节自然课前预备铃响后到上课前的2分钟内提问与自然课有关的语文课上的“小问题”,或讲科学家的“小故事”,或做“小游戏”、表演“小魔术”等。上完语文第三册第一课《秋天》后,接着学自然第三册第五课<秋天》,有很多知识两科是相关相通的,我先让  相似文献   

2.
谈终课教育     
一堂课有始有终,课上内容讲授完毕到打铃宣布下课,这段时间称为终课。终课不是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想停就停,哪儿停都行。终课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和讲究终课艺术,完善课堂教学,定格知识线索,总结知识规律,拓宽学生思路。笔者认为:一堂课的终课控制点应该有两个,即“整体控制”和“尾声控制”。1、整体控制。一堂课是由几个时段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某一时段因故提前或延迟,势必影响到其它时段顺序提前或延迟,使适时终课最终不能实现。整体控制既要使各时段任务限时完成,又要使教者所传授的信息(教学目…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自然课,课题是《固体的热传导》。课堂上,教师用课件演示了热沿着铁丝、金属片传递的现象。当讲到“不同金属传热的本领一样吗”这个问题时,教师又以课件演示:在长度相同的铜、铁、铝棒的一端,各粘了一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在铜、铁、铝棒的另一端加热,便有一段红色线沿着铜、铁、铝棒有快有慢地传向粘有火柴棒的一端;随着红颜色接触到火柴棒,火柴棒便随着“叽”地一声先后落了下来。这些环节教师教得投入,学生看得专心。从随堂问卷调查中也可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复式班自然课宜同类同堂教学在农村复式班任教的教师,一般不但要教语文、数学,而且还要教自然、思品等学科,这样既令教师穷子“招架”,又难以使学生对自然课等“小科”产生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对复式班自然课进行了同类同堂教学的尝试,即不同年级内容相联系的课...  相似文献   

5.
一必须重视自然课近几年来,很多省、市教育厅、局注意抓自然课。例如黑龙江省从1980年9月到1981年9月,一年中开了两次小学自然课的全省专业会议;北京已有20几所小学在试验从一年级起开设自然课;听说上海经过几年试验,正组织力量制订大纲和编写教材,准备1983年起全市小学普遍从一年级起开设自然课;天津、四川、辽宁、湖北、湖南等省市在改革自然课教学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以上各省市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有些地区对自然课重视不够。有的学校不开这门课;有的虽然开了,但因专任教师缺乏或授课时间不能保证而形同虚设。据说,南方有的学校把自然课叫做“豆芽菜”课;北方有的学校把自然课叫做“圣贤”课(意思是“剩”下的和“闲”置的老弱病残人员兼教的课)。这显然是不对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万丈高楼从地起,小学能不能打好德、智、体  相似文献   

6.
傅余宏 《云南教育》2002,(34):29-29
在自然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首先应让学生从产生疑问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主动地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自然课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乐之者”的途径之一就是实验演示。一、悬念演示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教师将一根事先经过丝绸摩擦过的鸭毛往黑板上一扬,鸭毛像“着魔”似的贴在黑板上而不掉下来,学生惊奇不已产生“为什么鸭毛不会掉下来”的疑问,并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探讨。又如“热传导”一课,教师在烧瓶里盛适量的自…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的,知识也不例外。学习政治课,也必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的政治课来说,将分散在各个知识层次和各框、各节、各课之间的知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点连结成一条容易理解、便于记忆的简明线索,这条线索就是“纲”,  相似文献   

8.
自然课的教学难点是指自然课中难教、难学的内容,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解决自然课教学难点的方法很多,其中,“对比”就是解决自然课难点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用“对比”方法解决自然知识的教学难点在《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中,“太阳高度”这一概念对于儿童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特别容易与“物体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自然课教学结尾 ,不仅能突出中心 ,点明主题 ,给学生回味无穷 ,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对巩固、应用、扩展新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现象。这样 ,上完课 ,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模模糊糊 ,思路零乱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为此 ,笔者就自然课的结尾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 ,略谈粗浅体会 ,与同行商榷。a.巩固性结尾。一些自然课的教学内容较多 ,知识点较为分散。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  相似文献   

10.
○ 你对“1:1”的教学格局作了分析,如果能谈谈怎样改变这种格局那就更好了。 ● 那只是一家之言,是根据湖北26个课的统计资料提出的一种说法。这些课的执教者和参与教学研究的老师,都是自然课改革积极的探索者,是改革探索中出现的教学现象,是在朝告别传统教学的方向走,同时也说明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 是呀!一个人教的课,许多人教的课都存在“1:1”现象;一个课、一类课、各类课的教学,也存在“1:1”现象,说明这种现象值得研究。最好有一批有经验的老师率先进行研究,拿出成功的课例,供大家学习,就像自然课改革初期那样。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自然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在这节课中,我故意“为难”学生,学生却迎难而上,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12.
我和县里的十几位自然课教师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年会上观摩了一节《蚂蚁》课,回校后又看了一节本校教师上的《蚂蚁》课,故叫:“洋”《蚂蚁》、“土”《蚂蚁》。对于蚂蚁之课,有  相似文献   

13.
精彩的课文开讲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样,巧妙的课终艺术也可达到“课虽尽,趣味存”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课终教学艺术,因为好的课终安排可起到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唤起思维、激发求知、发展想象等效果。正如袁微子先生说的,“成功的课尾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技巧,而且学生会主题更明、意味犹存、情趣还生……”下面就以语文课的课终教学安排试举一、二例。 一、总结型 总结型是在即将课终时,教师或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中  相似文献   

14.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每堂课都有一个“结尾”,但是要上好一堂课,则需要一个成功的“结尾”。在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结尾”。一、梳理概括,再现新知给一堂课作一个概括性的小结:是自然课常用的“结尾”方式之一。如在讲《怎样认识物体(四)一金属》一课时,一般课堂上教师总是先借助于实验或举事  相似文献   

16.
一重认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农村学校视自然学科为“副课”,虽然课表上安排有自然课,但往往被语文、数学所挤占;虽然有些地方研究了一些课题,出了些成果,但教学普及面太窄;有的到学期快结束时突击上课,念念书,抄抄概念,背背知识点;有的干脆一节课也不上,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操作了。要提高自然学  相似文献   

17.
津门园丁谱     
1988年9月,全国优秀自然课观摩邀请会在山西太原揭开帷幕,一节《树叶和人》的自然课,引起轰动。大会专家评议组一致认为,这是“全国最高层次的课”。这节课的主讲人即是天津市二师附小的路培琦老师。会后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来信称赞“这一课是作为介绍‘全球性的思考’的极好开始”。这一节课的教案、课堂纪实发表在《小学自然教学》上,引起了全国性讨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历史课堂上,多数教师上课就是按序排出一篇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将这些知识点一个一个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在练习课中,引导学生把有联系的各知识点梳理归纳,使之网络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现以“年、月、日”的练习课设计为例,介绍一种练习课的基本结构。一、回顾知识点,深化理解概念。设计练习课时,教师对知识块中的各知识点应心中有数,以便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要有选择地对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引导学生在回顾和运用中,加深理解,为形成知识网络系统作铺垫。就“年、月、日”而言,教师可在开始时说:“我们已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回顾一下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完成以下四个练习题:(1)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分别是多少天?(2)哪些月份是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还有一个什么月?(3)一年有多少天?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是各个学校教学的薄弱学科。学生认为自然课是副课,不愿意学,老师们认为自然课是“搭头课”,不乐意教。可是宣恩实小的张中秀老师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自然课是集各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小学阶段孩子们科学启蒙的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孩子们善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不畏艰难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