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指的是:当策动力(或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的现象。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把握学生学习频率(固有频率)的主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与学生学习频率尽可能相近的策动力频率,必然能产生共振效应,从而达到最大极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调节课堂节奏,与学生心灵共振一节好课,象优美的音乐,它使师生共同进入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源源不断地进入学生大脑深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发生,五彩缤纷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师生共振”现象中的“共振”原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这一原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作为“策动力”的实施者,能够把握“受振动”者——学生的“固有频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师生双方即可产生“共振”现象,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和思维共振,便能达到教与学的相互和谐。因此.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到情知有机结合呢?  相似文献   

4.
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来实施有效教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数学认知“发生”和“形成”的规律,使数学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弓l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自主探究.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要使数学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呢?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知识发生和形成的“生长点”,因此,数学教师要找准每个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生长点”,将这些核心点做深、做透,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六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数学认知的“发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使数学教学有效,教师首先要遵循这些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以为,用心捕捉每个教学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发生点”,并着力将这些核心点做深做透,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段玺霞 《成才之路》2010,(18):I0019-I0019,I0020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彭静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5):38-39
“你是大摆,我们是小摆,你怎么摆我们就怎么摆,我们和你发生共振,学好物理,实现心中的梦想。”这是我在上完共振后学生写在作业本上的话。这使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好好利用物理学本身提供的事实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时机有意识渗透人生观的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共振教学的感悟发生共振的条件是: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越接近时,物体的振幅就越大,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当外界的策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达到…  相似文献   

10.
物理现象十分广泛,如:声现象、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惯性现象、磁现象、电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等等:因此,物理现象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搞好物理现象的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究,总结出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是集中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物理知识的大门,正确地形成物理概念是掌握和应用物理规律、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键。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加强概念教学呢?下面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多普勒效应》一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普勒效应这种现象,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记住了“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这个结论。大多数学生对此感到空洞,理解比较困难。为此,笔者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拿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葛冠韬 《班主任》2005,(10):15-16
一、"共振模式"的提出 当外界给物体策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动幅度达到最大,这一物理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振".  相似文献   

14.
“共振”,足一个物理慨念,是指外力作用频率与物体振动频率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同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好比给学生一个“外力”,只有当教师传授知识的这种“外力”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活动达到“共振”时,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下面就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师生问产生这种“和谐共振”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图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工具,因为小学生对图片十分喜欢。教师能适当地使用这种工具就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得我们的图片更好地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服务呢?  相似文献   

16.
杨善英 《海南教育》2014,(16):18-18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境界:使学生会读能写。会读,指的是语言的朗读与感悟到位;能写,指的是基于语言积累及表达方法体验基础上能得心应手地行文。如何逐步达到使学生"会读能写"的课堂教学目标呢?笔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认为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智慧地生成读写结合的教学载体,生成语言读悟、内化、运用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练笔,在练笔中内化,实现读与写在共振中互补。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分析下初中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海霞 《成才之路》2009,(36):31-31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己,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试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动力。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凡能够轻松而又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老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一番功夫.这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物理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物理规律教学呢?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结出了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